人工智能技術在預測學領域的應用?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徐光宜,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人工智能技術在預測學領域的應用?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徐光宜
近日,關于“AR(增強現實)是否會成為下一代計算平台”的話題引發熱議。
對這個問題,其實可以換一個問法:智能手機之後,什麼設備能催生下一代計算平台?畢竟進入信息時代後,随着計算設備的算力提升、體積縮小、互聯網化、交互優化,我們已經見證了多次計算平台的叠代。未來當然也會有下一代計算平台出現,而它也必然将對電子信息相關産業帶來巨大甚至是颠覆性的影響。
我認為,除了AR,VR(虛拟現實)、MR(混合現實)穿戴設備等也都是下一代計算平台可能的答案。此外随着技術的完善,豐富的生産生活場景需求也會牽引出人型機器人、汽車機器人等需要未來計算平台的載體,它們也有望能催生下一代計算平台。
下一代計算平台最難突破的是應用場景
●隻有電池和芯片(比如量子芯片)、交互、顯示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才可能打造出比手機有更多應用場景、以可穿戴式設備為載體的下一代計算平台
回顧計算平台載體的進化,有一條很重要的主線:用更小體積完成更多任務。
消費者感知明顯的計算平台載體變化,大概是從個人電腦(使用Core i7、Windows等軟硬件計算平台)到智能手機和可穿戴設備(使用Snapdragon、iOS、Android等軟硬件計算平台)的過程。其進化路線總結起來,一是平台計算能力越來越強,而且對溫度、壓力、空間、色彩等現實世界的感知能力與日俱增,可以處理更複雜更多樣的任務。二是設備體積越來越小,“電腦”從桌面上變到口袋裡,特别是從3G到4G/5G時代的跨越,讓手機等設備形成龐大的全球化移動網絡生态,使得很少有人能“逃出這張網”。三是人機交互方式從鍵盤鼠标等外接設備到觸控、語音、手勢,越來越便捷。2007年發布的iphone開創了一個時代,多點觸控技術讓人和設備間的交互更自然,智能語音助手Siri(2011年)帶來更直接的交互方式,減少了用戶學習和時間成本。四是展示給我們的界面越來越精細、精美,畫面聲音對現實的模拟程度越來越高。20年前的手機用戶可能很難想象,我們戴副眼鏡就能觀看一部大制作電影。這些進化讓手機和可穿戴設備以更小體積完成更多任務,應用領域和場景越來越廣。未來的計算平台仍将在這些方面繼續優化。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要提供比智能手機更多的應用場景,在短期内打造出颠覆性的下一代計算平台載體并非易事。對很多人而言,手機仿佛長在手上,成為身體的一部分,人們可以用手機交流、閱讀、辦公、娛樂、打車、購物、付費,所以它是你的電話、報紙、電腦、遊戲機、電視、随身聽、出租車、超市、錢包……。筆者手機界面算清爽的,也裝了82個APP,這意味着幾十件事可以利用随身攜帶的手機完成。而根據國家工信部發布的情況,截至2021年底,我國國内市場上監測到的APP數量有252萬款之多,其中蘋果商店(中國區)APP數量就有135萬款。目前在可穿戴設備或者其他計算平台載體中,還沒有能向下全部兼容手機應用場景,并實現更多功能的消費級産品,比如還很難随時随地用AR或VR眼鏡發朋友圈,或者用智能手表去玩大型遊戲、看電影。隻有電池和芯片(比如量子芯片)、交互、顯示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才可能打造出比手機有更多應用場景的,以可穿戴式設備為載體的下一代計算平台——因為這在某種程度上意味着,我們将把一部手機戴在頭上或手上一整天,而目前的手機對這個任務而言顯然還過于沉重。
可能會形成更豐富的計算平台矩陣
●除了火熱的AR可穿戴設備,人型機器人、汽車機器人等獨立移動設備,也是催生下一代計算平台的載體。高度集成化、智能化、能夠自主開展行動服務人類的機器人,其複雜程度和功能是包括手機在内的計算平台無法比拟的
當創業者談下一代計算平台時,普通消費者别以為這是要革智能手機的命。就像智能手機并沒讓個人電腦消失一樣,據IDC統計,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約13.5億部,個人電腦出貨量約3.5億部,個人電腦增速還高于智能手機。未來的計算平台,更可能拓展出全新應用場景,打造增量市場,在現有基礎上形成更豐富的計算平台矩陣——很可能是分别服務固定設備、随身設備(手持/可穿戴)、獨立移動設備的計算平台三足鼎立的狀态。
AR的機會在哪裡呢?首先AR并不完全是硬件,而是“硬件 軟件”的概念。作為一種軟硬結合技術/産品,AR技術可以應用在頭戴設備,也可以應用在智能手機(比如前幾年很火的《寶可夢GO》遊戲,大家就是用手機來玩),應用在桌面設備(比如汽車的擡頭顯示系統),又或者通過頭戴或者桌面設備,把遠程參會人實時影像投射在我們對面,也是一種AR技術的應用。目前頭戴式AR設備宣傳比較多的應用場景,是在遠程工作協同上,比如呼叫技術專家實時指導現場人員檢修設備,達到技術專家親臨現場的效果。未來,在辦公(遠程全景式會議系統)、購物(亞馬遜剛推出鞋類虛拟試穿工具)、數字旅遊(更有現場感的虛拟講解)等等領域,相信AR技術會為我們帶來更多驚喜,形成一批細分增量市場。當這些市場足夠大時,就可能會催生大規模應用的專用芯片和系統,也就是新的計算平台。
按照前述固定設備、随身設備(手持/可穿戴)、獨立移動設備分類,除了火熱的AR可穿戴設備,人型機器人、汽車機器人等獨立移動設備,也是催生下一代計算平台的載體。高度集成化、智能化、能夠自主開展行動服務人類的機器人,其複雜程度和功能是包括手機在内的計算平台無法比拟的。人工智能技術、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正慢慢把這些機器人帶入我們的生活,起初是功能簡單的機器人,比如掃地機器人、送餐機器人、倉庫機器人,而波士頓動力的機器狗在防疫和安防領域已經大放異彩,能夠自主實施比較複雜的任務。
人型機器人。人型機器人發展迅速,去年7月,優必選發布了我國首款可商業化的仿人型服務機器人Walker X。上個月,特斯拉CEO馬斯克宣稱,将在9月底的特斯拉人工智能日上發布Tesla Bot(特斯拉人形機器人)原型機,并有望在明年投入生産,其售價可能低于Model 3。應用在家庭的話,人型機器人會方便充電,也有清潔整理、搬運、照料等相對固定的場景需求,利于用現有技術打造成熟産品,如果将來價格夠低,将極大改變人類家庭生活方式。
汽車機器人。即自動駕駛汽車,汽車機器人是一個比較有噱頭但也比較貼合的稱呼。在北京、廣州等城市,人們已經能打到百度、小馬智行等企業的自動駕駛出租車。随着訓練數據的積累,以及車路協同、高精度地圖等基礎設施的完善,汽車機器人會迎來比較快的發展,将為未來出行帶來革命性變化。汽車這個載體的内涵也會發生改變,未來的汽車機器人将不再僅僅是個出行工具,也可以成為一個個移動電影院、會議室、遊戲室、旅館,催生更多商業模式創新和市場機會。
建議四川從三方面發力布局下一代計算平台
●夯實基礎、超前布局、營造生态,避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為創業者營造大膽試錯的創業環境,遴選培育具有新賽道感的高成長企業;加強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相關産業的協同和布局,形成發展合力
四川在電子信息制造和軟件領域都有很好基礎,電子信息産業是四川首個突破萬億産值的支柱産業。根據工信部數據,四川省2021年完成軟件業務收入4555億元、居全國第七,其中成都完成4456億元、居全國副省級中心城市第五。抓下一代計算平台機遇,建議四川圍繞三方面着力。
夯實基礎、超前布局、營造生态,避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下一代計算平台屬于未來産業,哪個領域會率先爆發仍具有不确定性。建議重點夯實各領域都離不開的人才、軟件等産業基礎,揭榜挂帥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增強産業創新能力,不急于集中發力細分領域;超前布局人工智能芯片、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吸引相關人才、機構和企業;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打通供應鍊體系,打造适應性強、自成長的産業生态,把剩下的事交給企業和市場,增強産業抗風險能力。
為創業者營造大膽試錯的創業環境,遴選培育具有新賽道感的高成長企業。核心是激發人才和企業的創造性,培育海量企業主體,政府從産業規劃者向賽道遴選者、支持者轉變。在具體方式上,北京中關村通過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面向全球選拔擁有全球首創、世界領先前沿技術初創團隊和企業,推動優質成果及企業落地轉化;安徽合肥通過實施“掘金”計劃,發掘打造“爆品企業、爆品産業”,圍繞優勢領域集聚和調配内外部服務資源,激發内生發展活力,這些經驗值得借鑒。
加強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相關産業的協同和布局,形成發展合力。重慶近年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在智能汽車、智能終端、工業軟件等方面發展迅速。建議四川加強與重慶協同,共抓下一代計算平台機遇,如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川渝均建有智能網聯汽車試驗場,下一步可探索推動川渝政府産業引導基金圍繞相關領域共同支持、共擔風險、共享發展。
(作者系川觀智庫特約研究員、長城戰略咨詢成渝總監)
延伸閱讀
下一代計算平台會在什麼時候出現?
川觀智庫研究員 熊筱偉 蒲南溪
随着科技發展,沒人會否認下一代計算平台必将出現。更讓人好奇的問題是:什麼時候出現?川觀智庫梳理了國内外機構報告中的相關觀點。
臉書母公司Meta認為,等待時間不會太長。其在報告《AR/VR:連接新維度》中表示,AR/VR“即将成為”下一代計算平台。報告進一步給出了支撐這一判斷的4個信号:一是AR/VR應用領域正快速擴張,從遊戲等早期領域擴張到效率、教育、醫療保健和服務等各個領域;二是人們對聯系互動的新方式有明确需求。報告引用一項調研說明,74%受訪者将AR等技術視為連通線上線下世界的橋梁;三是AR/VR應用開發時間大大縮短。幾年前需花費數月來開發的AR和VR體驗,如今隻需要幾周;四是由于技術的新發展和産品價格的降低,AR/VR變得比過去更加親民。
國際投資銀行高盛同樣認為,AR/VR有可能成為下一代計算平台,也認為它們實現爆發式增長不會用太長時間。在報告《虛拟與增強現實:理解下一代計算平台之争》中高盛認為和手機相比,AR/VR為人機交流創造了一個新的甚至更本能的方式,這是它可能成為下一代計算平台的重要理由。報告進一步分三種情況給出了發展時間表:一是在正常情況下,即相關頭戴式設備得到較好普及,但仍存在攜帶性差、續航時間短等問題。這種情況下2025年AR/VR營收或達到800億美元;二是在快速發展情況下,預計2025年營收或超過1800億美元;三是在緩慢發展情況下,如相關技術遇到明顯挑戰,在安全或隐私上存在問題,預計2025年營收或為230億美元。報告認為未來AR/VR技術能否普及的關鍵因素在于:用戶體驗的改善、技術壁壘的攻克、内容和應用程序的發展。而電子遊戲、房地産、零售業和醫療健康将是AR/VR技術将要攻占的第一批行業。
在時間預測上,《經濟學人》雜志給出了更為審慎的回答。其今年4月9日刊登文章《矽谷尋找下一個大型科技平台》認為,不要指望下一代計算平台會馬上到來。上世紀90年代末,互聯網手機面世,但卻沒有能在辦公室以外的地方流行起來。文章特别提到目前的AR頭戴設備,認為它處在和當年互聯網手機類似的階段——體積龐大、價格昂貴,目前主要在工業領域使用。但文章也提醒,一旦技術突破臨界點、合适的産品出現,未來可能很快就會到來。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