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酸奶就能降血壓
想要實現這樣的神操作
背後需要一系列複雜的基因重組技術支持
其中最大的技術難題就是
如何把降血壓肽基因串聯并轉移到乳酸菌中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化生學院教授張麗君、楊劍和14名學生
經過近一年的奮戰實現了技術突破
并憑借這一項目
在與世界頂級名校學生同台競技中
榮獲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iGEM)金獎
深職院師生在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iGEM)上留影
近日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強調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
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
在中國南方的“創新之城”深圳
就有一所“高職中的清北”
他們培養的“工匠精英”
進入華為、騰訊、比亞迪等“創新大廠”
以自己的智慧、汗水與雙手
助力“中國制造”邁向“中國智造”
世界本就不是隻有一條路
隻要踏實專注、勇于進取
每條路
都有大展身手的空間
一技之長
足以改天換地
1993年成立的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被稱為“職校中的清華、北大”
從第一屆隻有59人
到2021年在校生突破3萬人
這間學校的畢業生備受各大企業歡迎
初步就業率常年高達96%以上
10%的畢業生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工作
在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最難畢業季”
甚至有企業早早就來到學院提前下手“搶人”
是什麼讓這些學生擁有了飛翔的翅膀?
“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
緊跟産業發展需求和技術發展趨勢
動态調整專業和課程設置
與産業脈搏同頻共振
讓深職院成為“時代弄潮兒”
深職院黨委書記楊欣斌說:
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最大障礙莫過于“慣性思維”
“産業發展日新月異
如果課程體系滞後于産業主流技術标準
那畢業生知識技能也将滞後于企業需求”
換腦筋、轉頻道
主動對标對表、求新求變
從建校之初的為傳統制造業培養“灰領人才”
到現在的為人工智能等新興産業培養“工匠精英”
深職院将“産業所變、企業所急、學生所需”
作為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的指南針
對發展勢頭良好的專業傾斜資源
對發展後勁不足的專業進行預警或減招、停招
倒逼傳統專業“老樹開新花”
2014年VR(虛拟現實)技術進入消費級市場
深職院計算機學院2017年開設該方向并招生
2018年9月教育部宣布增設“虛拟現實應用技術”專業
據統計
目前,深職院共設置專業81個
超過80%的專業圍繞城市支柱産業、未來産業等布局
校企合作一直是職業院校的辦學特色
辦學伊始
面對深圳急需大批高素質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局面
深職院喊出
“深圳的經濟增長點在哪裡,我們的專業就辦到哪裡”
緻力于培養“大學水平的能工巧匠”及“能工巧匠型的大學生”
近年來
深職院立足深圳區域優勢
瞄準世界産業發展前沿
與世界500強企業或行業領軍企業共建特色産業學院
及時将新技術、新工藝等融入課程内容
推行行業和企業認可的“X”證書
實現“課證”融合
打通“專業”與“職業”的鴻溝
深職院與華為共辦的特色學院
雙方将面向華為在崗工程師的培訓認證
轉化為适合零基礎在校生學習的課程體系
探索出課證融通的教學模式
助推“電信小白”進階為“IT高手”
深職院學生多次獲得華為ICT(信息與通信技術)大賽獎項
像這樣的特色産業學院在深職院已經開辦了12個
通過探求校企合作“最大公約數”
為産業鍊培養“來即能戰”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打破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兩張皮”的困境
解決以往存在的“校熱企冷”的“老大難”問題
深職院學生在“特色産業學院”比亞迪應用技術學院實訓
“淺理論、強應用、重技能、抓實戰”
相較于本科教育
職業教育采用“倒序”的課程設置方法
通過先學會怎麼玩,再教授原理的方式
培養學生具象的思維模式
并通過實訓固化知識,培養技能
邊操作邊學習,遠離“紙上談兵”
2018年,深職院學生參加廣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第一屆新能源汽車技術與服務賽項,獲得第一、二名。
通過參加各類大賽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賽教融合
将行業最前沿的标準、知識、技能應用到實際教學中
2020年,深職院汽車學院“魅影”方程式賽車隊作為唯一參加中國大學生方程式大賽的高職院校隊伍,獲得大賽“蔚來黑馬獎”和“最具影響力車隊”。
近三年深職院在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
中國國際“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
學生技能大賽中
共獲得國家級獎項40項。
除了新增前沿産業專業
深職院還緊貼社會需求
開設學前教育、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消防工程技術等專業
服務公共事業
深職院正積極推動中國職業教育走出去
建立一批職業教育國際平台
在馬來西亞、德國等國以多種方式建立培訓中心
應邀為柬埔寨、蒙古等國家職業教育代表團舉行專題培訓班
各行各業
都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應用型人才
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
結合自身興趣愛好
選擇一條适合自己的跑道
精進技能
就能以自己的名義
展現中國力量
記者:趙瑞希、孫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