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作釣時,切線跑魚的現象屢有發生。中魚時的興奮被跑魚的沮喪瞬間淹沒,釣友們常常會自我安慰這條魚真大,然後換上子線繼續做釣。除此之外,我們不會去思考為什麼會切線,什麼原因會切線,我想這是除了猜測魚大之外,來源于對自我釣技的絕對信任。我的懸墜釣法是在水庫作釣時學習的,曾經遭遇過一天切線十餘付的慘痛經曆,那是大草魚留給我的噩夢。所以痛定思痛,在長期的庫釣中,慢慢總結出了切線的問題所在并不斷的尋找解決辦法。本篇,我們就來共同探讨懸墜釣法切線跑魚的原因以及解決辦法。
它包括:魚線的質量問題、釣具線組對應切線原因、抛竿與起竿的運用、起魚時的細節等。(本篇文字約3200字,閱讀時長約6分鐘)
魚線屬于釣魚裝備中的必備品,魚線的質量好壞是保證漁獲的重要因素。市面在售的魚線品牌有很多,國産比較知名的産品均具有很高的品質。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打着進口原絲的旗号販賣廉價的魚線且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
我在初學釣魚的時候也購買過廉價的魚線,尤其是海竿紡車輪需要裝備大量魚線的時候。這種魚線的通病是漲号、打卷、起毛。漲号的意思是比标注線号要粗,這樣可以保證魚線具有超強的拉力,給消費者結實耐用的錯覺。比如标注是1.5的道系主線,實際線徑可以達到2.0以上,這就給作釣的釣竿帶來巨大的壓力,操作不當會有斷竿的可能,而子線漲号則影響魚汛的傳導。打卷、起毛是廠家隻追求強度與價格,受生産成本限制而采用低端材質制作的質量問題,也是頻繁切線的原因。
解決辦法:購買品牌魚線,不使用沒有包裝的成卷軸的散裝魚線,不使用活動贈送的魚線。
段落總結:随着個人釣技的增長,我對魚線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但也僅限個人承受之内。當然,這裡并不是推薦所有釣友去購買品牌魚線,質量稍差的線隻需要頻繁的更換同樣也可以使用。
抛開魚線質量不談,釣具的選擇與主線、子線的錯誤運用也會産生切線跑魚的現象。具體分析如下:
一、釣竿過硬或過短
軟竿護線是釣魚人的常識。市場在售的5H、6H、8H的釣竿被商家定位為大物竿、巨物竿或者戰鬥竿,這種類型的釣竿具有局限性,僅适合黑坑、大物塘使用。一些釣友在野釣或者庫釣中會錯誤的使用它,且搭配粗線大鈎進行作釣,在中魚時隻憑一股蠻力生拉硬拽或者直接飛魚,是導緻切線的因素之一。
釣竿尺寸短,在作釣中也會出現切線的現象。原因是使用短竿去作釣或遭遇大個體魚類,因竿身短、控魚距離小而跑魚,此多發生在3.6米以下的釣竿上。
在漁具發展的現在,産品細分化是整個行業的進步,但是産品自身的屬性決定了使用方式,所以在庫釣中應選擇4.5米以上的綜合竿作釣,而在野釣中使用3.6米魚竿作釣是為了速釣或練竿,在此基礎上要有承受切線跑魚的預判。
二、主線結節力
主線是釣魚人常備的線組。通常一根主線上會有兩個打結處,主線頂端綁竿處、八字環連接處。理論上主線上的結節越多,主線的拉力損失越大,在作釣中常常出現在結節處斷線的現象。二個解決辦法:
三、子線的運用
子線是懸墜釣常用的耗材。子線在中魚後會産生瞬間拉力,頻繁的使用會有暗傷,如起折、打卷等現象,一些新手朋友為了節約線材而反複的使用同一子線,如此會導緻切線跑魚,建議随時更換。
子線的長短也是切線的因素。短子線在發力時不如長子線耐沖擊大,所以我們在作釣大個體魚類時可以選擇制作長子線。
使用長子線作釣,會有搭橋的現象也會導緻切線。搭橋即我們所指的魚兒在吃鈎後,另一枚鈎子因其掙紮也紮在了魚的身上,搭橋時手感沉重,魚兒随時都有發力的可能。解決辦法如下:
四、綁鈎的強度
在我們中魚時還會出現鈎柄處脫線的現象,這是源于在綁鈎時沒有綁緊的緣故,多發生在購買成品子線或者綁鈎技術不熟練。解決辦法:雙鈎子線在使用前将雙鈎對拉一下,測試強度。
五、子線的存放
我們平時會批量制作子線然後挂在子線盒裡,長期會導緻氧化影響強度。另外,在挂子線時錯誤的方法是将其拉的緊繃,這樣做會失去線材的延展性(大力馬線除外)。
段落總結:主線、子線應采取多綁制、勤更換的策略避免在作釣中出現損失。有的小夥伴習慣購買成品子線與主線,卻不知,綁制線組也是釣魚人閑暇之餘的小樂趣之一。
與傳統釣、抛竿釣相比,懸墜釣法的切線跑魚是最頻繁的。除以上所述外,懸墜釣在作釣中錯誤的抛竿與起竿方式同樣可以造成切線跑魚。
一、抛竿手法
在懸墜釣中,我們都曾遇到過秒切的現象。即起竿的瞬間能夠感到竿頭拉力劇增,還有沒有反應過來就已經切線跑魚。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抛竿時抛的太滿,起竿時魚竿與魚兒形成瞬間巨大的對拉力導緻切線。另一種現象是起竿後,竿體豎立不起來,魚兒在水中掙紮向深水區或障礙區遊動造成拔河。二個辦法可以适當解決拔河的問題,而秒切的現象就要從起竿方式入手。
二、起竿手法
中魚後的暴力起竿也是導緻切線的原因之一。很多新手釣友在起竿時會使用很大的力量揚竿,這是一種錯誤的操作方式。大力揚竿遇到小個體魚類會撕裂魚唇導緻跑魚,遇到大個體魚類會直接切線。
解決辦法:短竿或者軟竿用手腕的力量去刺魚即可,長竿或硬調竿可以借助胳膊的力量刺魚,但也要控制有度,參考方式可以根據換餌抽竿時以鉛墜不漏出水面的力道去練習。
段落總結:個人認為懸墜釣的抛竿與起竿才是釣技的表現,抛竿練習的好,餌料入水的落點精确度高聲音小,漁獲自然有較好的保證。而起竿是考驗釣魚人的反應,在作釣中不僅要考慮起竿時機還要做到合理的放口。
在一系列的操作中,我們終于迎來了起魚的環節。起魚是作釣中的重頭戲,也是釣魚人腎上腺素迸發的激情時刻,但是這一環節做的不好同樣會導緻切線跑魚。以下我們将從飛魚、控魚、抄魚三個方面探讨。
飛魚:飛魚即我們常說的直接起魚,在野釣中我們遇到小個體魚類會直接飛魚上岸,而在接魚時操作不慎就會切線,這一現象多數是抓住了子線而不是魚體,魚兒的掙紮與手向上提力,使子線承受了雙重拉力導緻切線。正确的操作是在不使用抄網的情況下盡量輕觸魚體,帶入魚護再解鈎。
遛魚:遭遇大個體魚類吃鈎,需要持續的遛魚來卸掉魚的力氣,拔河往往在此期間發生。遛魚時可以采用八字遛魚法或坐定抱竿法,通過竿身的腰力使魚類在可控的範圍之内。如果魚兒産生不回頭的狀态,可以搖擺竿身使其吃痛而被領回,或者直接放失手繩。
抄魚:抄魚入戶絕對是個技術活,抄魚時跑魚的現象頻發,多數釣魚人都有過懊惱的經曆。魚兒在見到抄網時會害怕,往往會做最後一博。如果是從魚尾方向抄魚,正給了魚兒前竄的角度導緻切線跑魚,正确的抄魚方式應是從魚的頭部抄入網中。
段落總結:遛魚是釣魚人追逐的終極目标。我在作釣中會采用長竿坐定抱杆的方式遛魚,這也是從化老師的視頻中學到的,但是這種遛魚方法不适合短竿,短竿作釣比較适合跟随的遛魚法。即魚兒超出可控範圍内起身跟着它遊走,如果魚兒往深水區遊動,此時可以采取降低身體的姿勢将其領回。
理論知識隻是參考,還需要通過實踐來積累。寫了這麼多忽然覺得魚兒還是挺可憐的,我們為了娛樂而作釣,魚兒為了保命而奮力相博,所以切線跑魚什麼的還是随緣吧。
我是樂園之失,一個釣魚領域創作者。如果文章對您有所幫助,請加個關注。本文為原創頭條首發,站外轉載需授權,感謝閱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