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子.滕文公下》有雲:「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這段古文意指古時不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會受到整個古代社會的唾棄;而今看來,可謂陳腐。
随着時代的發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陳腐婚嫁理念逐漸的被時代所抛卻,但這其中的精華部分卻得以保留,并流傳至今。
保留的精華意指:「父母對兒女婚姻進行考察,并提供建設性意見,切身的幫兒女把關。」
父母既然是對兒女婚姻大事的考察、把關,那麼雙方父母第一次見面就顯得尤為關鍵,這關乎适婚男女未來的婚姻走向。因此,無論是父母還是适婚男女都需要重視此次家長見面,切不可馬虎大意。
雙方父母第一次見面,有什麼講究?或者說該注意什麼?對此,可參考如下3點:
01 見面禮儀:展現家庭素養,塑造良好形象
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家庭來說,禮儀不僅僅體現個人的素養,更能彰顯所在家庭的素質。
正如《春秋左傳正義》所雲:「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自古以來,在我們華夏大地一直盛行禮節之道,從整個社會到家庭都遵從“禮尚往來”。而對于我們“小家”來說,體現“禮儀”更是一種習慣。
尤其在關乎兒女婚姻大事的時候,禮儀的味道就更濃了,其中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六禮,在古時尤為盛行。
當然,随着現代社會的發展,一些繁瑣的“婚嫁禮儀”逐漸簡化,這也是我們時代的進步。
對于這些自古傳承下來的禮節,現今也是有所保留和演變的,比如我們接下來要講的「見面禮儀」。
以上5點「見面禮儀」基本囊括了此次會面的全過程,雙方家長及适婚男女需要特别注意。
除了禮節以外,我們在面對第一次見面,也需要事先知曉對方的習俗,也可以讓子女們自行傳達,以免該次會面産生不必要的尴尬。
02 見面習俗:尊重雙方習俗,延續良好傳統
清代夏燮在《<中西紀事>後序》有雲:「嗟嗟,習俗移人,賢者不免;是非所 判,行路皆知!」
在我國每個地域、民族的習俗各有不同,就像回族與漢族之間的飲食習俗就有很大不同。假如女方是回族,男方是漢族,那麼雙方家長第一次會面時,男方就要特别注意飲食習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總結起來,需要特别注意的「 見面習俗」無非以下3點:
關于「 見面習俗」還有很多,但是我們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中和,有些習俗需要尊重,有些則需要擯棄,切勿讓繁瑣的規矩讓雙方産生惡感,最終影響孩子們的婚姻大事。
03 注意事項:細節決定成敗,謹慎并不多餘
在前面,關于雙方父母第一次見面需要特别了解的見面禮儀和習俗,進行了着重的說明,也給出了相關的細節,在這裡就不再重複。
對于這一次重要會面,除了上述兩點以外,還有一些相關的注意細節需要我們明晰,并進行提前準備。總結起來,有2個重點注意事項:
婚姻大事是需要父母們來進行把關的,因為在父母眼裡孩子們的幸福永遠是擺在首位的大事。對于雙方父母第一次見面,有什麼講究?我們可以參考以上所述的三個重點,即:見面禮儀,禮儀代表家庭的整體素質,做好基本的禮儀,給予對方足夠的尊重尤為重要;見面習俗,相互尊重雙方的各種習俗,并進行适當中和,讓中國傳統文化貫穿整個會面;注意事項,雙方都需要注意相關細節,從細微之處着手,為這次婚姻商談營造良好氛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