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膠州秧歌第一節

膠州秧歌第一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4 22:19:35

“紮固”“小嫚”“了都”“困覺”“夜來”……這些膠州話,嫩聽得懂嗎?提起膠州你會想到什麼?“三彎九動十八态”的非遺秧歌、通俗易懂的茂腔、流經五千年曆史的三裡河、一“白”一“黑”的特色美食.....膠州,從來不止一面。

6月25日23時,中國之聲沉浸式文化訪談《跟着聲音去遠方》将來到青島膠州市,跟随中國之聲主持人方亮、青島市廣播電視台主持人徐建一起,走近這座“千年古埠,海表名邦”,漫步于海灣之間,融進膠州灣的夏意裡。

膠州秧歌第一節(跟着聲音去膠州)1

膠州方言:大有來頭的“文化人”

“你别叨叨了,你别你别叨叨了……”2015年,膠州小夥宋洪飛操着一口地道的膠州口音,帶着家鄉味兒十足的原創歌曲《膠州話》,登上了央視的舞台。

著名的膠州方言屬于漢語北方方言系的膠東次方言,在本地也叫膠州土話,也有人戲稱為“膠普”,與普通話較接近,但是仍然保留着鮮明的地方特征。膠州方言内部也存在着差異,《增修膠志》記載:“膠僻處海濱,北境之人聲濁上,南境之人聲偃下,附城之人聲平簡。”

雖然聽起來平易近人,但實際上膠州話裡的很多詞彙可謂“大有來頭”——“昨天”叫“夜來”,出自宋代賀鑄《浣溪沙》“東風寒似夜來些”;“考慮”叫“尋思”,出自宋代李昉《贈襄陽妓》“夜深無睡暗尋思”;“舍得”叫“割舍”,出自元代白樸《牆頭馬上》“母親年高,怎生割舍?”;“得瑟”叫“紮煞”,出自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睡覺”叫“困覺”,出自清代李伯元《官場現形記》……由此可見,膠州話的确可以稱為“老學究”。

膠州方言既生動形象,又妙趣橫生。“修理”叫“紮固”,女孩叫“小嫚”,“喜歡”叫“稀罕”,“耳朵”叫“了都”。那麼膠州方言究竟和普通話有哪些不同呢?今晚《跟着聲音去遠方》為你揭曉答案。

膠州秧歌:三彎九動十八态

“誰不說俺家鄉好,幸福的生活千年萬年長……”這首《誰不說俺家鄉好》,是拍攝于1961年的電影《紅日》中的插曲。這首歌取材于膠東民歌《王二小趕集》,更具體地說,它的部分創作素材來自于膠州秧歌曲牌《扣腔》。2007年中國成功發射的“嫦娥一号”月球衛星搭載的30首歌曲,第一首就是《誰不說俺家鄉好》。現如今,它已經成為了膠州人扭秧歌的“标配”。

“聽到鑼鼓點,擱下筷子擱下碗;聽見秧歌唱,手中活兒放一放;看見秧歌扭,拼上老命瞅一瞅。”這幾句順口溜,說的便是膠州秧歌的魅力。

2006年,膠州秧歌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8年,首屆中國秧歌節在膠州舉辦;膠州市被授予“中國秧歌之鄉”稱号。

膠州秧歌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曆史,受港口文化影響,它彙南北風情,以“男剛女柔、螺旋擺動、三彎九動十八态”的獨特藝術魅力而著稱于世,又被稱為“三道彎”“扭斷腰”,與海陽秧歌、商河鼓子秧歌并稱為山東三大秧歌。

膠州秧歌

和其它地方的秧歌相比,膠州秧歌還有一大特點是被稱作小戲秧歌。它有劇本,有道具,有曲牌,演員有行當,包含着舞蹈部分和戲劇部分,戲劇部分在如今的稱謂也可以叫做秧歌劇。

傳統膠州秧歌擁有上百個曲調、七十多個劇目,演員一般為十人,分為六個行當(膏藥客,翠花、扇女、小嫚、棒槌、鼓子),兩種表現形式(小調秧歌和小戲秧歌),兩種流派(“武秧歌”和“文秧歌”),并有一整套演出習俗。表演形式有十字梅、大擺隊、正挖心、反挖心、兩扇門等。伴奏除唢呐外,還有堂鼓、大鑼、铙钹、小钗、手鑼等。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膠州秧歌也有自己的獨特風格,比如舞蹈動作大多為了刻畫勞動婦女的形象,更加突出女性的體态特征。膠州秧歌主要提取了小嫚、扇女、翠花三種典型女性人物形象的動态性格,可以用“擡重、落輕、走飄,活動起來扭斷腰”來形容它的特征與風韻,加以歸納總結出“扭、擰、碾、抻、韌”五個元素的動律特點。

可以說膠州秧歌最寶貴的内涵是詩、舞、樂、戲的綜合性藝術共融于一體,從它身上能窺探到農耕文明、海運文化和齊魯文化的諸多身影。

茂腔:最早的“說唱天團”

莫言曾在接受采訪時回憶,他曾經在久别歸鄉的火車站裡,無意間聽到了一段“老旦的、悲悲切切的唱腔”,頓時熱淚盈眶,感覺“聽到了故鄉的聲音,激活了童年的記憶”。莫言的故鄉在山東高密,這段讓他感動的唱腔,就是茂腔戲《對花槍》。

由花鼓秧歌發展、派生的茂腔,2006年與膠州秧歌一起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構成了膠州的“兩大非遺品牌”。

“茂腔一唱,餅子貼在鍋台上,鋤頭鋤到莊稼上,花針紮在指頭上。”這首膠州民謠,生動地描述了流傳在膠州一帶的地方劇種——“膠東之花”茂腔的藝術魅力。

茂腔的起源可以認為是來自于明、清的民間小調,并帶有說唱性質,初始為鄉間流傳的、口語化的、唱腔簡單的地方小調。後來,在民間說唱形式“肘鼓子”的基礎上,吸收花鼓秧歌的表演形式及劇目,逐步形成為“肘鼓子”聲腔系統。

1895年左右,蘇北人“老滿州”攜兒女沿臨沂向北演唱,将柳琴戲唱腔融合到“本肘鼓”中,形成了尾音翻高八度的新唱法。這種唱腔,當地群衆稱之為“打冒”或“打鳴”,取其諧音,“本肘鼓”逐步衍變成“茂肘鼓”,解放後定名茂腔。茂腔曲調質樸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且茂腔中女腔尤為發達,給人以悲涼哀怨之感。

在茂腔的傳統劇目中,代表劇目有“四大京”“八大記”等。其中,《羅衫記》作為傳統劇目之一,久演不衰,深受群衆喜愛。那麼,《羅衫記》究竟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今晚節目中為您揭曉答案。

今晚(6月25日)23點,中國之聲《跟着聲音去遠方》帶您漫步于海灣之間,夏意霁,風初靜。身處喧嚣,任一簾幽翠和深藍,順着思緒的走向,融進膠州灣的夏意裡。

膠州秧歌第一節(跟着聲音去膠州)2

《跟着聲音去遠方》

是2022年中國之聲重點打造的一檔

深入挖掘聲音魅力,

“展現中華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的沉浸式文化談話節目。

節目将通過尋訪聲音的形式,

探訪五十個“中國特色之地”,

讓更多人在聲音裡走遍大好河山,

聆聽中國故事。

監制|郭靜

主持人|方亮 徐建

編輯|陳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