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舉行首屆“滇西雨屏”特色菜肴烹饪暨“石斛宴”菜肴創新大賽。來自全縣十個鄉鎮、縣接待辦、縣邊境管理大隊、縣職業高級中學、松山幹部教育基地、邦臘掌酒店、龍陵賓館、凱龍假日酒店、金龜山莊、老梨樹酒店的19支隊伍精心烹饪制作的38道龍陵特色菜、石斛創新菜新鮮出爐,同台精彩“競技”。
菜品斛蹄湯
龍陵素有“滇西雨屏”的美譽,自然氣候适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勤勞智慧的龍陵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利用當地豐富的食材制作出許多有名的特色菜肴。良好的資源禀賦還孕育出了獨特的“石斛文化”,經過近20年的發展,石斛産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的特色支柱産業。已成功注冊了“龍陵紫皮石斛”地理标志證明商标、農産品地理标志和國家地理标志保護産品,先後獲得了“中國紫皮石斛之鄉”“中國滋養文化示範基地”“雲藥之鄉”等稱号,紫皮石斛已成為全國首個獲得“藥食兩用”準入的石斛種類。
參賽時,每支隊伍在規定的2個小時内完成兩道菜品制作。一道為具有本地或本單位的特色菜品;另一道是以石斛為原料進行創作的創新菜品。
菜品大滾鍋黃山羊
随着比賽開始,參賽選手們紛紛拿出看家本領,炒、煮、蒸、炸、烤、焖、炖……在一陣緊張有序的忙碌後,一道道特色菜肴和石斛創新菜新鮮出爐。評委們根據每道菜的菜名、色澤、口感、造型、難度、特色、營養衛生7個方面,結合評分标準進行現場評分,綜合後的平均成績為每個菜品的最終得分。
民以食為天,飲食文化是中國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各位選手把龍陵傳統淳樸、味道醇厚的生态食材搬上賽場并進行精心搭配。并把龍陵石斛與傳統食材科學搭配,使得龍陵“美食文化”“石斛文化”深度融合,很好地展示出龍陵石斛特色美食文化。神湯養生丸、如“斛”添“漁”、松山魂、鮮斛骨髓、琥珀石斛糕、大滾鍋黃山羊、翡翠蝦球等38道龍陵特色菜、石斛創新菜精彩紛呈,讓觀衆大開眼界。
觀衆周山山在菜肴展示區上看了又看、拍了又拍,她激動地說:“真是一場視覺盛宴,讓我見識到了很多龍陵特色菜肴。以前的話,我以為龍陵石斛,它是仙草之稱,作為一個藥用,但是今天通過來觀看這場比賽後,才發現石斛不僅是一種藥材,它還可以作為一種食材做出很多精美的食物,回去也想嘗試着做一做。”
菜品松山明珠
本次賽事旨在進一步培育具有龍陵特色的飲食文化,宣傳推介龍陵美食,提升餐飲業服務水平,助推龍陵旅遊文化和石斛産業發展。這樣以賽促文化發展的方式獲得了大家的紛紛贊譽和好評。“非常感謝縣上搭建這個平台,讓大家在一起交流學習。看着大家做出來的各種菜品,讓我深受啟發,回去以後我會不斷加以改進創新,取長補短,力争做出更多的龍陵特色菜。”參賽隊員唐邦治感言。
資深級注冊中國烹饪大師,中國滇菜傳承導師,雲南省第206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所長、首批雲嶺技能大師、中華金廚獎獲得者徐天榮是本次賽事評委會中的一員。他這樣評價說:“本次比賽舉辦得非常成功,各位選手通過精心地設計,利用現代的一些烹饪工具,把各道食譜菜品靈活運用,發揮到極緻。許多菜品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标準,可以運用到政務、商務接待的餐桌上。尤其龍陵石斛菜肴的發展空間非常大,值得進一步開發推廣。”
菜品松山魂
本次大賽賽出了風格,賽出了水平。最終按照特色菜品和石斛創新菜品兩類,分别設1等獎2名,2等獎4名,3等獎6名,其餘頒發參賽證書。其中,來自龍陵縣金龜山莊代表隊的“大滾鍋黃山羊”、龍陵賓館代表隊的“翡翠蝦球”喜獲特色菜品一等獎;來自龍陵縣邦臘掌酒店代表隊的“神湯養生丸”、龍陵縣職業高級中學代表隊的“如‘斛’添‘漁’”喜獲石斛創新菜品一等獎。比賽期間,還就接待禮儀進行了專題培訓。
雲南網記者 林雲冬 通訊員 徐靜 楊治文 賀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