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七是喪祭中的第一項,也是最頻繁的一項。是在葬禮完成後為懷念死者而舉行的儀式。
做七,亦稱“齋七”、 “七七追薦”、“理七”、“燒七”、“作七”、“做一日”、“七七”等。從死亡當天算起,每隔七天舉行一次儀式,至七七四十九天為最後一次做七。
做七大約興起于南北朝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佛教向民間傳播,道教開始介入殡葬的時期,所以有人認為,做七源于宗教。
也有人認為做七習俗源自先秦時代的“魂魄聚散說”:人之初生,以七日為臘,一臘而一魄成,故人生四十九日而七魄全;死以七日為忌,一忌而一魄散,故人死四十九日而七魄散,做七的意義就是祭送死者。
還有人認為,做七與“七”這個字的本意有關。早在造字時,“七”的本義為切斷,而不是數字。因而包含了往複的意義,以七為界,周而複始。《易·系·複》中就有“七日來複”之句。在陰陽學說上,七就是由陽轉陰的分界,故人死後,每七天一祭,俗稱“做七”,至七七四十九日,稱為“滿七”
做七并不是儒家傳統,自唐宋時期之後,做七一直受到官方和士人的反對。唐朝的李翺在《去佛齋說》中對“做七”習俗予以駁斥,其根據便是“傷禮”,不合儒家喪禮要達到人情哀戚的理念。但在民間,做七儀式卻一直流行,并且全國多數地區的葬禮中都有這一儀式。
舊時代的做七,有錢人家會舉行盛大的水陸法會,大做水陸道場。而貧窮的百姓則會舉行簡化的祭奠儀式,以家庭為單位燒紙祭祀。
按照民間的說法,死人的靈魂在死亡後并不能夠馬上升天。每七天要過一關,家人的祭奠和僧道人的齋會幫助逝者過關。
第一個七也稱頭七,第七七稱為斷七、滿七。
東北二人轉中《哭七關》的唱詞生動地描述了東北地區的“做七”習俗:
哭到了一七關,一七關是望鄉關,爹爹上了望鄉台,女兒我跪在下邊;
哭到了二七關,二七關是餓鬼關,大小二鬼把路來攔,兒女們多包幾包錢
哭到了三七關,金雞兒把路來攔,拿起五谷撒平川,爸爸過了第三關;
哭到了四七關,餓狗它把路來攔,爹爹拿起打狗棍,餓狗讓路爸爸過關;
哭到了五七關,五七關是閻王爺的關,爸爸最難過的這一關,兒女們紮上五盆花,爸爸過了第五關。
哭到了六七關,六七關衙差關,女兒我扯塊布,給我爸爸披在了肩,爸爸舍錢别舍布,做件衣服讓他穿;
哭到了第七關,第七關是黑水河,兒女送船爸爸過關。祝願您老西方大路,一路多保平安。
從這首歌中我們能夠了解到,在關東人的觀念中,死者第七天(一七)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他會在陰間裡登上“望鄉台”眺望陽間的家室,會見親友。所以家人要搭“望鄉台”。
“做七”并不是每“七”都要做,通常是做單不做雙,即隻做一、三、五、七共四次,最簡單的隻做“一七”和“五七”。
做七雖然是全國各地通行的習俗,但對每一個七的理解和做七的方法上是有差異的。
東北地區的七關分别是望鄉關、餓鬼關、金雞關、餓狗關、閻王關、衙差關和黑水河。
在南方地區流行的七關則分别是:第一關鬼門關,第二關黃泉路,第三關三生石,第四關望鄉台,第五關忘川河,第六關孟婆湯,第七關奈何橋。
頤福陵園是經河南省民政廳批準的靈寶市唯一一家各項全手續合法的經營性公墓。占地176畝,總投資約1.5億元。頤福陵園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文化為主體,采用傳統墓葬與國家提倡的生态環保葬相結合,以七大君子美德的傳統文化打造不同特點的主體區墓園,形成不同文化的七大主體園區,滿足不同群體需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