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永年 通訊員 盧 婷
中心城區新聯盟物流園内京東快遞員工在整理快遞。
這幾天,在“6·18”網絡促銷活動中,人們下單的快遞已經陸續到手了吧。
或許有了今年4月份快遞停業風波,人們才會着實感受到快遞正常的重要性。
5月初全市快遞行業複工複産至今,市委、市政府科學部署,主管部門認真落實,特别是工作專班強力推進,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推進快遞行業保通保暢、複工複産。
目前,全市快遞行業複工複産已一個月,發展态勢良好,日進出港件數量基本達到去年同期水平,重返近年來快遞行業發展的“快車道”。
“633211”,做細疫情防控
“請在這邊登記一下,掃場所碼。”記者剛到中通典發速遞公司鹽湖區東阜苑分公司門口,負責人喬永春就及時提醒道。
公司門口的桌子上,擺放着消殺物品及登記冊,門上還貼着場所碼和主管部門加蓋公章的通知,每個進入人員都要履行疫情防控的手續。
京東快遞件有序通過防疫消殺間消毒。
為了吸取4月份快遞行業出現疫情的教訓,市郵政管理局全力壓實疫情防控措施,實施了“633211”的防控工作辦法——
“6”,即每個郵快件實施6面消殺。以前的消殺是除了底部的其餘5面,如今經過設備改造,實現了對每個郵快件的360度無死角消殺;
兩個“3”,即所有從業人員疫苗必須打完3針,同時查驗健康碼、行程卡和場所碼;
“2”,即快遞行業生産作業場所每天進行兩次環境消殺;
兩個“1”,即所有從業人員每天做一次核酸檢測,第一落點分撥中心每周進行一次環境檢測。
市郵政管理局要求各郵政快遞企業嚴格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執行好“實名收寄、收寄驗視、過機安檢”三項制度,按照國家郵政局《疫情防控期間郵政快遞業生産操作規範建議(第七版)》要求,牢記“633211”疫情防控口訣,切實做好行業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市郵政業安全中心工作人員在“綠盾”工程視頻巡查監管系統,查看快遞公司實時影象。
另外,市郵政業安全中心進一步加強視頻巡檢力度,充分發揮“綠盾”工程“千裡眼”監管作用,助力郵政快遞業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在該中心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打開視頻巡查監管系統,随機點開了一家公司,公司操作區、安檢區、分揀區的實時影像便在屏幕上顯示了出來。
該中心工作人員說,通過這個系統,可以采取自動抓拍和人工巡視相結合的方式,重點針對行業從業人員未佩戴口罩手套、紮堆聚集、未按規定對郵快件和場地進行消殺等違規類型進行巡查抓拍,并将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報市郵政管理局處置,有效阻斷疫情傳播風險。
1000多個營業網點全部恢複正常
6月1日下午5點多,記者來到順豐公司鹽湖區紅旗營業部時,工作人員正在清理場地,隻等最後一趟快遞出港,就算完成一天的工作了。
該營業部共有18名工作人員,承擔着老城區中心區域的快遞業務,每天進出港各3趟。
“現在差不多已經算是正常的量了。主要是外地還有一些疫情,向外發貨受到了影響,本地收件已經基本正常了。”營業部負責人馮帥介紹說。
我市共有快遞品牌11個,分别是京東、郵政、順豐、中通、圓通、申通、韻達、德邦、極兔、建華、中鐵快運。包括45家寄遞企業,1000多個營業網點,4000餘名從業人員。
正是這些網點與從業人員,支撐着人們的現代網購生活與消費習慣。
當前人們越來越習慣于收發快遞,快遞行業也逐漸從一個産業變身為社會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快遞停業,不僅給普通百姓帶來生活上的不便,更給快遞行業帶來直接損失。
運城申通公司有工作人員40多人,另外還有快遞員60多個。“停業的時候,工作人員工資依然照發。當時的确很焦急,但好在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現在我們公司每天的進出港件基本恢複正常了。”公司負責人楊元德說。
快遞行業的高效複工複産,除了經營機構良好的信心與預期的支撐外,也離不開主管部門疫情常态化防控和保通保暢的“兩手抓”“兩手硬”。
為了打消民衆的擔憂,推動快遞行業盡快複工複産,根據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市成立了運城郵政快遞業保通保暢工作專班,明确了九大主要任務,建立健全工作機制,保障骨幹節點運轉,優化申訴處理工作,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嚴格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為各郵政快遞企業恢複正常運行打好了基礎。同時,加強部門協調聯動,成立了運城市郵政快遞物流行業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優化郵政快遞車輛通行管理,積極開展相關政策宣傳,推動各區域内幹、支線和末端運輸有序恢複。
市郵政管理局還成立了兩個複工複産督導組,由局領導親自帶隊,對六縣一區第一落點分撥中心建設情況、複工複産情況進行督導,解決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同時,組織開展監督檢查,對疫情防控措施層層加碼,擅自阻斷運輸通道,封停郵政快遞分撥中心、營業網點的,主動溝通協調,推動郵政快遞業保通保暢工作的開展。
“目前,全市11個快遞品牌、45家寄遞企業全部正常營業,1000多個營業網點(包含末端網點)全面複工。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市郵快件進出港數量已基本達到去年同期水平,郵政快遞業全面恢複正常運行。”市郵政管理局局長胡福海說。
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快遞,作為一個城市的“脈動”,已經恢複勃勃生機。
攝影記者 陳方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