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阿裡巴巴人工智能手冊

阿裡巴巴人工智能手冊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08 21:46:14
來源:鳳凰網公益2019-12-08 16:10。

《易經》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警示。如何定義“善”?科技進步如何打造“科技善文化”?12月8日下午,由鳳凰網主辦、鳳凰網公益承辦,九大基金會聯合支持的行動者聯盟2019公益盛典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就“5G時代的科技向善與公益人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教授、善學文化中心首席導師、慈濟基金會主任何日生,北京郵電大學教授、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呂廷傑,北京沃啟公益基金會理事長、阿裡巴巴集團政策研究室主任朱衛國展開讨論。

在談到熱詞“科技向善”時,朱衛國坦言,這是數字經濟時代科技巨頭們首先提出的理念。無論是谷歌早就提出的“永不作惡”還是騰訊剛剛提出的“科技向善”,都表達了同一種态度和情緒,“與其說這是一種覺悟的表達,不如說這更是一種焦慮的表達,是基于強烈倫理焦慮的表達”。

阿裡巴巴人工智能手冊(科技向善的提出)1

圖:朱衛國談科技向善。


關于“善”,生活中提到用到的頻率非常高,但對其内涵和外延的定義,卻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随着時代和環境的改變,人們對“善”的理解也會有變化。三位嘉賓分别用“初心”“利于他人”和“義務”指代他們心中的善。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教授、善學文化中心首席導師、慈濟基金會主任何日生長期研究“善學文化”,他直言:“善是東西方文明的核心議題。對于西方,善是真理。對于中國,善是利益萬民、利益萬物。善,是以利他為動機,以和合為手段。和合是善。善的理想是‘與萬物合一’‘與萬法合一’的共善。”

來自阿裡巴巴的朱衛國,從數字技術角度強調,科技向善是數字技術時代的一種焦慮。“以AI和區塊鍊為代表的數字技術,不但在創造價值,而且在創造價值觀。與其說科技向善是一種覺悟的表達,不如說是一種焦慮的表達,一種來自科技巨頭的強烈倫理焦慮。因為意志的本質是人心惟危的半推半就,善惡都在一念之間,善惡都在自由的神秘性中,有其淵源。科技向善是數字時代的夕惕若厲。”

對于“科技”這樣一個中性詞,如何指引“向善”?朱衛國認為,“公益”和“人文”是擔保科技向善非常重要的導向,科學必須要有“廓然大公的精神,如果以科技去徇私的話,必然堕入惡的深淵”。而人文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庇佑科技向善,“成為一個人,并尊重他人為人,這是所有公益和公義最基本的原點。”法律制度的建設夠為科技向善提供紮實的規則環境,但科技向善最基本的遵循,是盡最根本的本分——道義,此外,才是基于美德的增加福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