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為什麼在愛情裡糾結

為什麼在愛情裡糾結

情感 更新时间:2024-07-20 09:27:33

從去年韓國明星具惠善和安宰賢那句著名的分手宣言,“他好像隻是非常短暫地,愛了我一下”;到今年羅志祥、周揚青分手、佐佐木希被出軌的消息——那些備受矚目中的親密關系,似乎總是出人意料地走向分崩離析。近來,愛爾蘭小說家薩莉·魯尼小說改編的劇集《普通人》則細膩地處理了關系背後的暗湧——當他們全神貫注想要從愛情中獲得慰藉時,得到的卻總是挫敗。

親密關系的掙紮,是現實與創作的永恒話題。墜入愛河是容易的——任何人都能做到。不過,愛情關系中的擦傷與磨損卻是可怕的,日複一日在持久的愛中漫步更是艱難。現代人彼此疏遠,也與大自然疏遠,我們在浪漫愛情和婚姻中求索,以期免于孤獨,卻又陷入貌合神離的關系,與難以修複的親密。

哲學家弗洛姆

(Erich Fromm)

在代表作《愛的藝術》中提到,愛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隻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達到一種創造傾向性,那麼每種愛的努力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

為什麼在愛情裡糾結(為什麼你的愛情貌合神離)1

《普通人》劇照。

如何改變愛無能的現狀?如何實現真正的親密關系?如何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心理學家也有自己的路徑。在《假性親密》一書中,三位經驗豐富的心理健康專家小馬克·B·博格、格蘭特·H·布倫納、丹尼爾·貝裡提出以“假性親密關系”的概念,來理解那些看似親密、實則充滿防禦性和虛假模式的親密關系。

陷入假性親密關系的兩個人,往往會共同創建的一種心理防禦系統,他們會不斷重複固定的行為模式,以保護自己免受親密關系之中恐懼和焦慮的影響。三位作者将這種相處套路稱為“歌舞套路”。

假性親密關系的代價大于好處,好在這不是疾病、綜合征或病理性的,而隻是适應不良的關系。常常陷入假性親密關系的人,往往從幼年就開始因焦慮和恐懼而産生表面親密的關系。比如父母忽視兒童的需要,導緻兒童無意識地試圖穩定照料環境,設法使照料者感覺良好,從而使自己感到更安全。因此,要恢複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就要梳理假性親密關系的起源、模式及解除技巧,學習将個人的孤立狀态轉化為形成真正的、開放的親密關系的能力。

原作者丨小馬克·B·博格、格蘭特·H·布倫納、丹尼爾·貝裡

摘編丨董牧孜

1

為什麼我們會疏遠,

那些本應最親近的人?

人類的愛有不同的原因,其中一些比其他運作得更好。

我們對愛和愛是什麼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這些想法從何而來?選擇伴侶時,它們是如何引導或誤導我們?如果我們問自己我們在伴侶身上尋找什麼,我們可能會回答說,我們在尋找激情、同理心、新奇感和安全感。這聽起來明智且成熟,甚至可能是真的。但随着時間的推移,我們中的許多人内化了從童年時期學到的愛的概念,它隐藏于我們的内心深處,那實際上不利于尋找和培養令人滿意的關系。

為什麼在愛情裡糾結(為什麼你的愛情貌合神離)2

《假性親密》,小馬克·B·博格 格蘭特·H·布倫納 丹尼爾·貝裡 著,張磊 譯,趙蓉 審校,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年6月

就像生活在美麗老家的白蟻一樣,這些想法可能已經徹底滲透到我們的愛的方式中,以至于在不知不覺中,它們破壞了我們對親密的渴望和接受親密的能力。這會導緻我們在親密關系中反複地感到失望、挫敗,并且奇怪地疏遠那些我們認為與我們最親近的人。

盡管我們有意識地決心“這一次将有所不同”,但我們最終再次因為所有錯誤的原因而終結了愛。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親密關系,與其說是脆弱、自發性和自由的論壇,倒不如說可以用作一種心理防禦。用來描述這種欺騙性陷阱的術語是“假性親密關系”。

假性親密關系潛意識地創造了虛假的關系,以防止他人太親近,保護我們不受感情混亂的影響,以及親密關系的回報——然而,這些都是真正親密關系的一部分。

在假性親密關系中,給予和接受被認為是威脅,并且與他人的聯結是不令人滿意的。期望和要求永遠不會得到滿足,因為雙方都不夠坦誠去接受或揭示自己的真實需要或願望。在這種令人窒息的環境中,健康和愛的相互關系無法發展。

我們為愛而生

你的蒙昧大過你,

它像白色死神帶走你

沒有嘈雜

毫無痛苦

它将讓你生活

在空空的房間

不知你本來的樣子

——L.M.

這首詩,在很多方面揭示了假性親密關系的核心:與自己隔絕,與他人隔絕,我們隻能以預先确定的方式互動,産生模拟關系,這種關系隻能經得起膚淺的審視。當假性親密關系無法給予我們所尋求的安全感時,我們就會不知不覺地陷入危機模式,被沖突和恐懼籠罩。然而,由于深信我們自己的正直,我們不知不覺地重新投入到使我們終生所困的隔離狀态。這種孤立帶走了真正的個人的完整感和力量感。

2

假性親密關系的産生:

“歌舞套路”

為什麼識别假性親密關系如此困難,更不用說修複了?為什麼我們不能變得更仁慈,更慷慨,或更寬容來消除痛苦?

答案是假性親密關系是對童年模式,我們的原生歌舞套路的強化。

何為歌舞套路?

我們與世界的第一次接觸

(即與父母或照顧者的接觸)

,以及帶有遺傳和表觀遺傳因素的先天體質,形成了我們早期對親密關系的預期。兒童早期的生存機制和創傷最終決定了我們以後如何處理每一種關系。這些互動實際上深深地根植在我們的大腦處理與他人聯結的信息的過程中。

掃描兒童大腦中與依戀有關的差異進行成像,可能會發現,由于親子關系的動力不同,活動模式也會不同。

為什麼在愛情裡糾結(為什麼你的愛情貌合神離)3

電影《秋日奏鳴曲》細膩刻畫了多年來處在假性親密關系中的一對母女。

一些父母想控制他們的孩子所做的一切,而另一些父母則把他們的孩子扔在一邊,以至于他們不得不在還不相稱的小小年紀做出某種決定。這可能會導緻孩子對愛有不同的理解。

在童年時期,我們默默地同意遵守我們父母的規則來照顧他們,這樣他們就會照顧我們。如果父母感到沮喪、焦慮或不開心,我們會盡我們所能使他或她感覺更好。不知不覺地,我們把自己塑造為父母分配給我們的角色,并在未來的成人關系中繼續扮演這些角色。

我們把這些模式稱為我們的“歌舞套路”。這種糾纏不清的照顧模式

(即,假性親密關系)

悄然成為我們如何與他人産生關系的決定性動力,最終阻止了真正的聯結和親密。

在歌舞套路中有兩個主要角色,他們似乎承諾了聯結,但實際上形成了一種虛假的夥伴關系或親密感。一個是表演者,公開的,明顯的照顧者。這個人試圖幫助别人,但他的動機往往是出于潛意識的原因需要矯正某人。另一個是觀衆,他通過需要被照顧來巧妙地照顧表演者,表現渴望被治愈或被拯救,但最終卻根本不希望被矯正。

這種奇怪的夥伴關系的結果是相互欺騙。這種所謂的聯結是一種相互欺騙的形式,實際上消除了真正的溝通或人際關系的可能性。結果通常是表演者和觀衆都感到被孤立、被貶低、被誤解并且都非常憤怒。

3 安全型、回避型、焦慮型:

你是哪種依戀類型?

高功能的人可能會對自己和其他人都表現出情緒穩定和安全,然而在現實中,假性親密關系的影響會封閉他們的情感,他們所做的一切就是不斷努力去掩飾一種不安全型的依戀模式,這是精神分析師和研究人員使用的一個術語,用來描述人們在親密環境中如何相處的分類模式。

依戀理論,将成人關系與幼年時和最初的照顧者在一起的成長經曆聯系起來,描述各種不同的依戀類型。受假性親密關系影響的人所造成的表面現象往往被證明是一個過度補償,意在轉移他們自己和别人對他們的注意的焦慮,這種焦慮源于父母對他們照顧不周,一生折磨着他們。正如人們所預料的那樣,由假性親密關系造成的表面現象通常會被暴露出來,并導緻具體的問題,需要更有效地應對潛在焦慮。

依戀模式通常被分為安全型或不安全型

(例如,回避型或焦慮型)

,取決于兒童和照料者之間照顧的質量;孩子出生的先天因素;兒童與照料者的依戀模式的契合。具有安全依戀模式的人在生命早期就有了内在的基礎,使得他們能夠在情感受挫時,甚至在嚴重的生活危機中保持基本平衡的心态。他們能夠讓自己感受到情緒和沮喪,但不會受到很大的困擾,并相對較快地恢複平靜。

相反,具有不安全依戀模式的人常常覺得生活中正常的起起落落如此令人焦慮,以至于他們隻能通過不理睬或回避這些情況才能應對。不安全的依戀模式分為幾個亞型,包括回避型,他們避免或忽略關系;矛盾型,他們喜歡親密,但又害怕被抛棄,對關系感到焦慮,以及那些具有混亂型依戀模式的人。

為什麼在愛情裡糾結(為什麼你的愛情貌合神離)4

電影《婚姻故事》劇照。

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到依戀是如何快速滾雪球的。

例如,如果一個處理親密關系用回避方式的人,和一個焦慮、先占的人卷入一段關系,采取回避方式的人會從對方的示好中退卻,從而引起焦慮的人對這種關系的擔憂。這使得回避者更加退縮,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一直會持續到出現戲劇性的問題解決辦法——通常是不愉快的。

相似地,如果兩個回避者相遇,最終會發展到關系淡漠,造成長期的不滿,在很長時間内都不能改善。在這種情況下,失望和怨恨會變成長期的剝奪和壓抑的蔑視。如果溝通不能改善關系,那麼傷心和悲痛之情隻會深深地交織在一起。

4

“我對,你錯”:

一種自我保護策略

在陷入假性親密關系的個體身上,我們看到一個明顯的矛盾:他們對某些類型的痛苦情緒,尤其是對孤獨的高度容忍。這可能與對感受的意識遲鈍有關。事實上,假性親密關系是對真正聯結的一種防禦,它驅使個體用照顧他人來填充他或她的意識和時間。悖論在于,為他人“忙碌”保證了他人沒有深刻的體驗——沒有信任或親密——可以發展。

下面的對話說明了一對夫婦陷于假性親密關系中的出神狀态。表面上,談話圍繞着簡單的失望。

他:你對我真的不是很好。

她:什麼?好吧,我是。你在說什麼?

他:不,你對我不好。你就是對我不好。

她:我就是這樣。你就是不欣賞我。

他:欣賞你?就你一直對我這麼嚴苛?

她:對你嚴苛?我為你做了那麼多事,你覺得我對你嚴苛?

很明顯,每個人都對這種關系的動力感到不滿,但兩個人都不願意後退一步,并試圖找出實際發生的事情。相反,每個人都指責對方的未經檢驗的觀點,而沒有質疑他們對假性親密關系的責任;他們寸步不讓,争論一些不明确的“好”的概念;他們甚至忘記了——解離了——對他們過去共同的美好回憶,隻選擇回想那些痛苦的回憶,以及對方所說所做過的刻薄的事情。這使得每個人都相信他或她已經證明了對方是多麼“壞”。

陷入假性親密關系的人經常與配偶、合作夥伴、孩子、朋友和同事使用這種自我保護的“我對,你錯”的策略。他們不叫暫停抽出時間來找出到底發生了什麼,而是重新使用頭腦閉鎖并保持解離。

為什麼在愛情裡糾結(為什麼你的愛情貌合神離)5

電影《婚姻生活》劇照。

因為當我們處于與壞事第一次發生時的同樣的情緒狀态時,我們會更容易記住一些不好的事情

(狀态依賴性記憶)

,當我們在打架或感覺不好的時候,也更容易記住不好的事情。不久以後,我們所有的互動都變成了争鬥和糟糕的回憶。最終,所有關系似乎都很糟糕,這促使我們發誓不約會或也不發展其他社交關系。

阻礙我們檢查自己溝通的焦慮使我們更不願意去分析别人的溝通。相互信任——除了無意識的信念,認為其他人将遵循一個沒有出路的腳本,讓我們感到孤獨——是無法被看到或聽到的;雖然如果被指責有這樣封閉的觀點,雙方可能都會感到震驚。然而,雙方都是如此投入認為對方是錯誤的,他們完全願意審判、定罪,并處決對方。對他們的溝通模式的簡單質疑足以在他們的關系中打開一扇新的大門,但他們對假性親密關系現狀的投入使這種建議不可想象。

在頭腦閉鎖的人中經常看到的低層敵意,使得他們無法準确地解釋别人對脆弱的表達。相反,每個人都很容易将脆弱視為一種消極的性格特征,并将忽略或拒絕此類信号,為隔離提供另一個機會。

5 真正的親密關系,

不會掩蓋獨立或耗盡自主性

假性親密的舊習慣,是一種你在意識到必要時學會的适應辦法。現在,你可以用愛和溫柔重塑它們,而不必反抗、責備或害怕被騙。你正在學習在這個世界上占據一個新的、更有思想的位置,對自己慈悲,對别人所能提供的東西持開放态度。

新的自我理解允許你這樣做:

改變你對生活的看法:過去、現在和未來;

改變你對他人的看法和聯結方式;

改變你對待親密關系的方式和行為;

探索與他人合作的成長和變化的可能性;

改變舊習慣,

讓自己活在一個不會讓你有不滿意、内疚或怨恨的模糊感受的世界裡。

一旦我們開始有勇氣并願意去關心他人,敞開心扉接受來自他們的同樣的饋贈,我們就開始改變自己強迫使用假性親密關系的無效機制來保護我們和彼此的方式了。

慈悲的共情産生聯結,導緻我們既希望又恐懼的東西:親密。沒有共情,傳遞給愛情的僅僅是對感情和人際關系的文化混亂的拼湊,電影和電視産生的錯覺。

不過,你根深蒂固的防禦不會在一夜之間解除,舊的行為可能會重新出現,就像人們從上瘾或虐待關系中恢複一樣。讓熟悉的事物失去控制需要時間,包括你熟識的和别人聯結的方式,以及使自己感到舒服的方式。

随着你繼續練習時,你自我暴露和練習反應預防的能力就會加強。你會更加覺察到那些會促使你選擇假性親密關系的潛在情緒狀态。

脆弱性,會伴随着這種變化而來。脆弱,是你一直試圖用假性親密關系去逃避的東西。雖然這很可怕,但脆弱能讓你獲得力量,因為它會創造情緒和精神上的靈活性,這反而會鞏固你在現實世界中的地位。随着你對世界的姿态的改變,你的大腦實際上也将改變,以适應這種整合更好的生活方式。

曾經讓你與自身意識思想隔絕,并且隔絕你們彼此的那些部分,将變得開放并分享信息。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你會開始接受并伴随生活的本來面目,而不是被它所威脅或感到害怕。當這一切發生的時候,帶着洞察力和自決力,你變得能夠接納别人所提供的。你的生活将會蓬勃發展,這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發生——也許從來沒有發生過。随着你共情能力的加深,你的世界将變得更大、更舒适。

當你越來越善于将焦點集中于自己——你的優點和你自己的感受——在你焦慮時,越來越善于對恐懼帶給你的一切負責,把一切都做好,隻要你告訴自己真相是什麼。用這種方式創造的改變比正面的對抗、批判和憤怒更有效。

當你能夠讓伴侶在你的心裡和你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帶來的大概就是互惠的最大回報。奉獻自己不用害怕遭到拒絕,接受對方也不用害怕自己的付出被抵消,這些就是親密關系的标志——真正的親密關系不會掩蓋獨立或耗盡自主性。相反,它建立全新的東西:一種真正的關系,關系的雙方都不感到孤獨,雙方都想照顧和支持彼此。

與另一個人真正的從情感、身體、精神和智力上相遇,讓人從孤獨的痛苦中得到暫時的緩解,從這個角度看,愛本身就是一個互相作用的事件。通過愛,我們能夠克服孤獨感,通過與他人協調的方式,讓我們能夠體驗同時具有多面和一面性——“包容多元化”。

本文經出版社授權刊發。原作者:小馬克·B·博格、格蘭特·H·布倫納、丹尼爾·貝裡;摘編:董牧孜;編輯:木子;校對:王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