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曆史上,山東省是一個名人輩出的省份。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墨子、軍事家吳起等,均出生于魯國。截至2017年,山東省有2個副省級市(濟南、青島)、15個地級市。其中,就牟平區和茌平縣這一縣一區,都擁有非常悠久的曆史。但是,對于牟平、茌平這兩個地名,卻非常容易被讀錯。
一
一方面,就牟平區的“牟”字,存在(móu,mū,mù)這三個讀音,在這裡的正确讀音為(mù)。牟平區隸屬于山東省煙台市,位于膠東半島東部,因處牟山之陽平川地而得名,北瀕黃海,南臨乳山市,東接威海市,西臨煙台市萊山區,西南與煙台市栖霞市、海陽市接壤。在中國古代曆史上,西漢初期在該地區設東牟縣,為青州東萊郡隸。三國時魏仍設東牟縣,青州東萊郡隸。隋朝建立後,該地區屬文登縣。
二
唐朝建立後,今牟平區一帶仍屬文登縣。五代十國到北宋這一曆史階段,均沿設牟平縣及登州。公元1182年,金國在該地區設立甯海州,治所仍在牟平縣,轄牟平、文登二縣,為山東東路隸。元沿設甯海州,仍治于牟平縣城,轄牟平、文登二縣。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今牟平區一帶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萊州府。1928年,牟平縣直屬于山東省。1994年7月2日,撤銷牟平縣,設立牟平區和萊山區,隸屬于山東省煙台市。如今,牟平區總人口約為47萬人。
三
另一方面,就茌平縣的“茌”字,很多人也容易讀錯,其正确讀音為(chí)。茌平縣隸屬于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位于黃河下遊魯西平原,西南距聊城35公裡。因黃河多次在境内的改道中沖積,形成微度起伏的崗、坡、窪相間地貌,屬黃河沖積平原。茌平曆史悠久,人傑地靈,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後,正式設立茌平縣,屬東郡,治茌平(今韓集鄉高垣牆村)。在山東省各個縣中,茌平縣的建縣曆史可謂最悠久的。
四
最後,晉、南北朝時期,茌平縣治鼓城(今樂平鋪鎮土城村)。隋朝建立後,茌平縣治興利鎮(今杜郎口鎮杜郎口村),屬貝州清河郡;隋末并入聊城縣。公元1130年,恢複茌平縣這一建制,治今城,屬山東西路博州。元屬東昌路總管府,明、清屬東昌府。1914年屬東臨道,1925年屬東昌道,1928年,茌平縣直屬山東省。如今,茌平縣下轄14個鄉鎮、街道,總人口約為55萬人。
文/情懷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