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诏曰”該怎麼斷句?哪個朝代才有了“大人”這個稱呼的?“擊鼓鳴冤”是真的麼?大家不要輕易被古裝劇誤導!
奉天承運“奉天承運皇帝诏曰”這是古裝劇裡太監宣讀聖旨必然的開頭,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現在的古裝劇不論朝代都以此開頭,其實這是錯誤的,事實上隻有明清兩朝是這樣的。
聖旨開頭“奉天承運皇帝”六字是連續的,其餘的兩個字根據聖旨的内容和诏告對象的不同可分為三種,分别為诏曰,制曰和敕曰。
“诏曰”是诏告天下的意思,凡重大政事須告知天下臣民的,均使用“奉天承運皇帝诏曰”。“制曰”是皇帝表達皇恩、宣示百官時使用的,“制曰”隻為宣示百官之用,并不下達于普通百姓。“敕曰”有告誡的意思,皇帝在給官員加官進爵時均會使用敕曰,意為告誡官員要勤于政務。
大人稱呼當官的為大人,源于清代,大人前面一般會加上姓,比如劉大人。但是現在電視劇中稱呼和珅為和大人,這就不對了,他姓鈕钴祿,和珅是他的名字,所有按漢族人的習慣他應該叫鈕大人!
奴才和奴婢
宦官自稱奴才始于明代。清朝的滿臣和入了旗的漢臣也自稱奴才,沒入旗的漢臣隻能自稱臣。所有其他朝代沒有這種稱呼。
而影視劇中宮女們對皇帝和後妃都自稱奴婢,這也是不對的。奴婢的本意為奴隸,男稱奴,女稱婢,奴婢是沒有自由的。
太醫是如何給宮中女眷看病
宮中女眷可不是尋常的女人,這些都是皇帝的親人,太醫給這些人看病時,那是無法當面診脈的,那是必須在一個屏風外瞧病。那麼屏風外怎麼瞧病呢?相信大家都應該聽說過那就是懸絲診脈。所謂懸絲診脈指的是在古代男女授受不親的情形下,在醫生給女病人瞧病時,用一根絲線,絲線一端綁在女病人的手上,另外一端在醫生手中掌握着,然後判斷脈象,診斷病情。
當然,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根本診不到脈搏的。所以太醫隻有通過詢問病人,以及花錢賄賂伺候病人的宮女太監,來得知病人的具體病症,這樣才能夠對症下藥,治愈病人。在森嚴的宮禁制度中,太醫能夠給妃嫔當面診治并發生感情這種事,是不可能發生的。
擊鼓鳴冤
現在的影視劇中百姓向官吏擊鼓鳴冤的情節時常出現。然而衙門前的鼓最早并不是作如此用,而是官吏的下班鈴聲,鼓一敲就宣告下班了。而作為百姓鳴冤用則是始于明清,在此之前并非如此。因此這也是現代電視劇中經常出現的曆史錯誤。
(來源:CCTV國寶檔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