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白水平最高的一首詩

李白水平最高的一首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4 07:24:26

李白一首名詩惹争議,有人評“神變不可方物”,也有人說不該寫!

到底是怎樣的一首詩,評論反差竟然如此之大,這裡又有什麼樣的隐情呢?一起來看看!

李白水平最高的一首詩(李白一首名詩惹争議)1

李白這首引起後人争議的詩,就是《扶風豪士歌》,創作于天寶十五載(756)。

這個年份,熟悉唐史的都知道,是安史之亂的第二年。

天寶十四載(755)冬,安祿山以“清君側”為名,率十餘萬兵馬從範陽(今河北涿州)揮師南下,“安史之亂”爆發。叛軍一路所向披靡,很快攻陷東都洛陽。第二年正月,安祿山就在洛陽稱帝,國号大燕。

李白水平最高的一首詩(李白一首名詩惹争議)2

叛亂爆發時,李白正在金陵一帶遊曆,他得知消息後立即北上梁園接妻子宗夫人,随即一起南下逃難,在這期間他寫下了《北上行》、《奔亡道中五首》等詩篇,描繪了中原生靈塗炭的慘象。李白的目的地是剡中,他攜妻子一路奔波,于天寶十五載三月到達溧陽,在此地受到“扶風豪士”的殷勤款待,大醉一場,寫下了著名的《扶風豪士歌》:

洛陽三月飛胡沙,洛陽城中人怨嗟。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撐如亂麻。

我亦東奔向吳國,浮雲四塞道路賒。

東方日出啼早鴉,城門人開掃落花。

梧桐楊柳拂金井,來醉扶風豪士家。

扶風豪士天下奇,意氣相傾山可移。

作人不倚将軍勢,飲酒豈顧尚書期。

雕盤绮食會衆客,吳歌趙舞香風吹。

原嘗春陵六國時,開心寫意君所知。

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報恩知是誰?

撫長劍,一揚眉,清水白石何離離。

脫吾帽,向君笑。飲君酒,為君吟。

張良未逐赤松去,橋邊黃石知我心。

此詩跌宕起伏,音節铿锵,被贊為“歌行之極則,神變不可方物”(《聲調譜》),但是詩中的“快活語”“宴樂語”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明代學者胡震亨曾以李白、杜甫作對比,有一段經典評論說:

“洛陽如何光景,作快活語,在杜甫不會,在李白不可。”

言下之意,是說國難當頭,李白不該作此“快活語”。此論一出,贊同者頗多。

李白水平最高的一首詩(李白一首名詩惹争議)3

《扶風豪士歌》較長,可分四個層次來讀:

第一層是前四句,寫洛陽陷落、黎民塗炭的慘景。第二層到“來醉扶風豪士家”,寫詩人曆經艱辛來到主人家裡,被奉為座上賓,心情是亦悲亦喜。第三層是“扶風豪士天下奇”以下六句,主要寫賓主盡歡的場面,活脫脫的“快樂語”“宴樂語”,也是引起争議的地方。

然而,詩人并未過多渲染宴樂場景,而是自然轉向了最後一層,他把扶風豪士喻為“戰國四公子”,而自比為在孟嘗君手下彈劍而歌的馮谖。他“撫長劍,一揚眉”,“脫吾帽,向君笑”,又是一連串的“快活語”。最後一句以張良自況,表達自己的救世濟民之心。

李白水平最高的一首詩(李白一首名詩惹争議)4

全詩讀罷,所感受的,仍是李白式的豪情壯志與狂放不羁。我們可以想象,李白在此前的幾個月經曆了什麼?他在叛軍的鐵蹄威脅下冒死北上,又匆匆南下,餐風露宿,奔亡千裡,正是狼狽不堪之時,因此遇到那位好客的“扶風豪士”,他自然是感激不已,而在觥籌交錯之際,發洩更多的也是報國無門的痛苦之情。因此,對于詩中的“快活語”、“宴樂語”,應當作詩人的悲憤語、焦躁語來解,方能貼合李白彼時的心境。

“歎此北上苦,停骖為之傷。何日王道平,開顔睹天光。”這是李白《北上行》的結尾四句,是詩人心境的真實寫照。在《扶風豪士歌》裡詩人那種狂放不羁的表象之下,難道不是身心分裂的大悲涼?

李白水平最高的一首詩(李白一首名詩惹争議)5

李白和杜甫性格不同,同是寫亂世悲歌,杜甫是以一個儒者的“愁語”來寫,而李白是以一個縱橫家的“快語”來寫,盡管如此,那種以天下為己任、悲天憫人的情懷卻是相通的。

對于李白的這首《扶風豪士歌》,以及相關的詩評,您怎麼看,歡迎評價、轉發!

往期精彩:

李白一首怎樣的詩,竟被後人評為“隻存一片神光,更無行迹”?

李白一首奇詩,看前兩句像是打油詩,後兩句卻立現“神來之筆”!

“七絕聖手”王昌齡贈給李白一首詩,李白十年後終于讀懂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