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學曆門檻?
10天速成取證?
崗位缺口大,拿證擁有金飯碗?
……
随着新職業的湧現
相關培訓日漸火熱
一些培訓機構為了招攬生源
誇大事實,虛假宣傳
相關投訴糾紛時有發生先來
看看這個案例
↓↓↓
職業資格證書≠職業培訓證書
邢某在某培訓機構報名健康管理師資格考試培訓
支付了3600元培訓費
通過一段時間培訓
邢某發現健康管理師已經退出國家職業資格目錄
最終考試和發證機構都隻是培訓公司發的證書
也隻是職業培訓證書
邢某訴訟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退還報名費并賠償經濟損失
法官介紹
我國民法典規定
當一方違約緻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時
另一方可以根據法定解除事由主張合同解除
邢某無法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合同目的無法實現
所以他有權要求解除合同
職業資格證書是勞動者從事某項職業的資格證明和準入門檻
而職業培訓證書隻是培訓憑證
兩者有着本質區别
法院最終支持某培訓機構退還邢某3600元培訓費的訴求
但邢某沒有盡到一般的合理注意義務本身也存在過錯
所以,其他賠償法院不予支持
邢某的情況并非個例
北京各級法院近一年來審理的涉及考證、培訓的糾紛案件128件
其中,占比最多的就是機構混淆培訓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
相關案件中
原告以剛畢業的大學生居多
占到了案件總數的72%
這主要是由于剛畢業的大學生求職心切
很容易被廣告中
“拿證月入過萬”
“不過包退學費”
等花言巧語誘騙繳費
如何避免考到“山寨證書”?
專家提示
避免考到“山寨證書”
首先要在人社部官網上查詢資格證書是否在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上
其次看培訓機構是否正規
涉及到欺詐甚至是詐騙行為的公司大部分牽涉許多司法案件
在“企查查”等小程序中會有風險提示
可以查詢到該企業的信用
法官提醒
選擇培訓機構前可以通過企業信用信息網或“企查查”“天眼查”等小程序查看
培訓機構是否存在經營異常是否有大量司法案件
不要在司法糾紛多的機構報名
近幾年時常有職業資格退出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導緻培訓合同無法繼續履行的糾紛案件
對此,專家提示
可以在相關培訓合同中約定
如果因為國家政策原因導緻無法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退還部分費用或全額退費
此外培訓繳費時最好采用轉賬等方式支付
注意轉到公司賬戶保留繳費、支付憑證并及時索要發票、加蓋公司印章以便日後維權
來源:央視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