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太後
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宋太祖趙匡胤駕崩,按照杜太後早已約定好的“金匮之盟”,趙匡胤傳位弟弟趙光義,趙光義登基後,改名趙炅,史稱宋太宗。
宋太宗臨終前,在宰相寇準的建議下,立三子趙元侃為皇太子,更名趙恒,太宗死後,趙恒繼位,是為宋真宗。杜太後當年同兒子趙匡胤約定:“汝百歲後,當傳位光義,光義傳光美,光美傳德昭。”
說好的趙光義死後,應該傳位給弟弟趙光美,趙光義為何撕毀母後的“金匮之盟”呢?趙光美,本名趙匡美,後再改為趙廷美,趙匡胤和趙光義的四弟,生母耿氏。
趙匡胤
開寶九年(976年),宋太祖趙匡胤派曹彬、潘美等攻打南唐,遣魏王趙廷美出師勞軍。當年正月初二,趙廷美到了汴口,與南唐後主李煜相見。
兩人議詩論道,相談甚歡,因為這層關系,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宋太宗以欺騙手段,命趙廷美帶着牽機藥,毒殺了李煜。
太平興國年間,趙光美再度更名為趙廷美,初封魏王,後改封秦王,任開封府尹。趙光義即位後,公然撕毀“金匮之盟”,對弟弟趙廷美隐匿其中的内容。
趙光美
趙廷美向來專橫驕恣,多次遭到兄長宋太宗的訓斥,偶然得知“金匮之盟”詳情後極為不滿,于是暗中策劃,想武力奪取皇位。太平興國七年(982年),秦王趙廷美謀反之事洩露,被哥哥趙光義罷免了開封府尹,念及手足之情,加之他屢立戰功,宋太宗仍然讓弟弟趙廷美任職西京(今屬河南洛陽)留守。
此後,趙廷美舉家遷至西京,他不思悔改,頻繁與兵部尚書盧多遜暗中勾結,不久,密謀再度洩露,宋太宗大怒,将趙廷美免除一切職務,保留王爵,閑居西京,後廢黜王爵,改封涪陵縣公。
趙廷美
雍熙元年(984年),趙廷美一脈遷往房州,不久憂憤成疾,吐血而死,時年僅三十八歲。趙廷美就算是不謀反,以宋太宗的為人來看,也不會傳位給弟弟,趙廷美想拼一拼也可以理解,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