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隻想簡單易懂的搞明白:品牌推廣的策略是什麼?
那你可能不太容易做好品牌營銷這件事,所以我準備告訴你點核心方法,這是很多品牌主忽略的細節常識,但對于做好品牌推廣,反而是非常必要的步驟。
我想告知你的是:
90%的企業品牌推廣行為會輸多赢少。
什麼?!這麼多企業都敗掉了品牌推廣?那我還做不做品牌推廣?
我從不敢說品牌推廣是一個簡單活計。如果有人告訴你:砸廣告費、寫軟文、鋪地鐵廣告和刷存在感就是做品牌推廣,要麼是沒入門的下三濫招數,或是單純想騙預算、插播廣告。
原先品牌推廣可能真不怎麼難,但被這麼多入局者攪渾了水,反而怎麼做好品牌、推好品牌,成了熱點話題。
那現狀呢?以前做品牌的人為什麼也做不好這門生意了?
簡單的說,就是2個根深蒂固的病因構成。
1、多數企業的品牌推廣是有樣學樣,照搬硬抄巨頭品牌推廣策略。
如果你的領導不太靠譜,他可能就說過“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這樣的荒唐話語。
那品牌推廣也該去抄嗎?
如果你心存疑慮,就更容易誤解了——
要抄就抄最好的
他怎麼做,我就怎麼做
抄着抄着我就會了...
巨頭做開屏廣告,我也去申請費用做曝光展示
巨頭寫文案做活動營銷,我也去購買禮品做事件策劃
巨頭鋪地鐵廣告,我也去做地鐵廣告投放
先不說有沒有驚人成效,隻靠驚人成本就足以吓退90%的中小企業主。
你相信企業會因為品牌推廣費破産嗎?聽起荒誕,但這樣的企業不少見。
說到這,有點營銷思維的同學應該聽明白我的語意,照搬硬抄巨頭品牌推廣策略,是作死行為。
不是說不能模仿巨頭,而是要深入考慮内外部環境、品牌定位、受衆人群、價格等多方因素,不要隻抄結果,不抄過程。明明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都屬于碳酸飲料的巨頭品牌,它們的戰略卻也有很大的差别,隻看電視廣告就能感受得到。
2、多數品牌主認為高頻付費曝光,才能形成消費者心智中的“品牌印象”
90年代的腦白金、恒源祥、茅台等馳名品牌,在顧客腦
海裡形成“品牌印象”的方式簡單粗暴,但卻好用見效。
他們的方式的确适用那個年代,比如:占用黃金時段插播電視廣告、贊助春晚插播廣告、洗腦廣告語重複回放...
20年過去,在把舊招用到新時代,效果甚微當然顯而易見,但還是有很多品牌主沉迷于這些老套路中,不得不說固有觀念讓人悲哀。
“新互聯網時代”,又會有哪些新的品牌曝光玩法呢?
在互聯網時代,品牌推廣與流量的契合度愈高。
過去的品牌更貼近于産品,現在的品牌更容易被理解為口碑。你會在消費者口中更容易聽到:這個品牌好不好?看看網上有沒有差評?買家秀點開看看...這類明顯與人、與流量相關的口碑評價。大家對口碑的褒貶,就囊括成了品牌。
那高頻付費曝光,就能形成品牌印象嗎?
對于互聯網時代,金錢能形成的效力越來越弱化。反而,用戶主動傳播的口碑評價、自發性分享的“買家秀”,糅合在一起,就變成了多數人眼裡的品牌了。
你會發現:優質的産品,良好的用戶體驗,對品牌印象的影響力變得愈加明顯。甚至免費的口碑影響力,比起刷屏式硬廣來得更給力。
品牌推廣的策略都有哪些?
撇開誤區,那如何正确認知到品牌推廣的核心?
一、從品牌的功能來看,是為了幫助消費者區分同品類的其它産品,産生明顯的辨識度。
比如碳酸飲料下的小品類可樂,産品就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非常可樂、黑松可樂、健怡可樂等數十種産品,
其中最知名的當屬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消費者曾一度把可口可樂認同為“正宗可樂”。
那百事可樂是如何走出“巨頭”可口可樂的光環下,占領自己的一隅之地呢?
可口可樂作為老字号可樂,一度強調口味正宗、多數人的選擇和曆史悠久,常理說,這是可口可樂的優勢,也是打動消費者的賣點。但百事可樂就偏偏想到一個“以己之短,攻擊之長”的金點子,既然你總是說,你可口可樂很正宗,爺爺、爸爸、叔叔還有很多人的選擇,那我百事可樂就當成年輕人的選擇,隻有年輕人來買百事可樂。
百事可樂:年輕人的可樂
百事可樂快速幫消費者做出選擇,年輕人買可樂,就買百事就好了。所以,百事品牌産生了明顯的辨識度。
二、從品牌的長效來看,厚積薄發才是品牌戰的基礎。
先問你一個問題:你知道做互聯網品牌營銷最厲害的品牌是什麼嗎?
有很多,比如杜蕾斯、樂純、999感冒顆粒...
那它們最厲害的品牌營銷案例是什麼?
我想不起來......
我們會很輕松的說出把營銷做到非常牛的品牌,但想要說出具體事件,就變得不容易。
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這不怪我們的記憶衰退,反而是品牌的過度營銷造成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多的品牌做出刷屏式案例,我們很難對品牌形成完整的印象,隻能靠多次的重複沖擊力來保持品牌的認可度。中國聯通已經做到了移動通訊巨頭,仍然不斷做高頻廣告曝光,麥當勞還在找機會一次次的搞事情,還有OPPO/VIVO,又請了新的小鮮肉代言投放LED廣告...
那品牌推廣都有什麼渠道策略呢?
坦白說,做品牌推廣4年時間,我一緻認為品牌推廣沒有具體的推廣渠道限定。
而現有的渠道,無非分為線上渠道、線下渠道、口碑渠道三類。那作為品牌推廣操盤者,應該如何選擇渠道呢?
我的核心方法論是:1、确定用戶層
2、圈取流量渠道
3、高頻率重複轟炸
所有的品牌推廣,都應先做好用戶畫像,确定用戶屬性,包括年齡、性别、收入情況、有無小孩、所在地域、消費偏好、興趣屬性、關注媒體... 大緻對目标用戶貼上不少于30個标簽,利用大數據做精準推送。
要記住,凡是無差别投放的廣告,無異于拿錢砸水漂
另外,圈取流量渠道要多關注流量的集中度,比如最近抖音很火,就很值得關注。但如果你的目标用戶都不玩抖音,那投放在抖音也是白花銀子的浪費行為!
做品牌推廣,其實是個精耕細作的長期積累活動,10天半個月不見效是很正常的情況。但對産品來說,好口碑,響亮的品牌,都是在積累中形成擴散的。
文章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