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不看不聞不問什麼境界?王充(27—約97年),字仲任,東漢著名思想家他自幼勤奮好學,博通百家之言,用30年精力寫成無神論著作《論衡》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稱:“王充《論衡》實漢代批評哲學第一奇書”《論衡》是王充反對迷信、祛除虛妄的代表作,其中反映出他在治學方面敢于質疑、求真務實的精神,對我們今天依然有重要借鑒價值,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不聽不看不聞不問什麼境界?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王充(27—約97年),字仲任,東漢著名思想家。他自幼勤奮好學,博通百家之言,用30年精力寫成無神論著作《論衡》。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稱:“王充《論衡》實漢代批評哲學第一奇書。”《論衡》是王充反對迷信、祛除虛妄的代表作,其中反映出他在治學方面敢于質疑、求真務實的精神,對我們今天依然有重要借鑒價值。
勤學好問
人的能力、知識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後天的學習獲得的,而後天的學習,需要“學”,更需要“問”。王充在《論衡·實知篇》中指出:“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學,學之乃知,不問不識。”人的才能有高有低,隻有學習才能懂得世間的道理,不請教發問就難以獲得更多的知識。
“學之乃知”,強調的是學習的重要性。“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王充強調人應該勤奮好學,“且死不休”。他在《論衡·感虛篇》中說:“寒不累時則霜不降,溫不兼日則冰不釋。”寒冷不積累一段時間,不會下霜;溫暖持續一段時間,冰雪才會融化。做學問同樣也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會達到一定的高度。
“不問不識”,則強調在治學中“問”的重要性。“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即使聰明智慧的人,不學習也不會懂得,不求教也不會明白。王充在《論衡·量知篇》中提到,“人之學問知能成就,猶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人通過勤學好問獲得知識并取得成就,就像骨頭、象牙、玉、石需要經過精心的切磋琢磨,“乃成寶器”一樣。做學問需要不斷地向他人請教研讨,不能閉門造車。
博涉古今
王充主張做學問要博覽百家、海納百川。在《論衡·别通篇》中,他說:“人含百家之言,猶海懷百川之流也。”強調學習要涉廣博通,倘若“海不通于百川,安得巨大之名”?人做學問尤其如此,隻有博涉古今、兼通百家,才能成為博學鴻儒。
“人不博覽者,不聞今古,不見事類,不知然否,猶目盲、耳聾、鼻癰者也。”王充認為,不博覽群書的人,不了解古代和現代,看不到事物的整體,不知道是對是錯,就像眼睛瞎、耳朵聾、鼻子失去嗅覺的人一樣。治學者隻有了解古今,今以古鑒、古為今用,才能明曉事理、學以緻用。王充還強調治學不僅要學得廣,還要學得深。他在《論衡·别通篇》中說,“涉淺水者見蝦,其頗深者察魚鼈,其尤甚者觀蛟龍”,足迹達到的地方不同,所能見到的事物也是完全不同的,治學一樣也需要學得廣、鑽得深,才能獲得更深厚的學問。
據《後漢書·王充傳》記載,王充年少時受業太學,師事班彪,勤奮好學,“家貧無書,常遊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辄能誦憶,遂博通衆流百家之言”。在熟讀經史之餘,王充還兼及百家,通諸子之學。他喜歡遍覽群書,但是不死記章句,反對信守一家之言。他認為“章句之生,不覽古今,論事不實”,不曆覽古今聖哲的著作,講論事情就不能切近事理,隻背誦經傳、死記章句,不通古今,是做不出真學問的。
敢于“距師”
做學問應該有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批判精神。王充主張破除對所有老師和古人的迷信,要勇于“距師”,敢于問難求解。他在《論衡·問孔篇》中指出,做學問困難的是規避老師錯誤的教導,正确辨别是非曲直。
漢代儒生治學流行“好信師而是古”的盲從迷信學風,緻使“前儒不見本末,空生虛說;後儒信前師之言,随舊述故”,其中很多是無知的“庸庸之輩”。對此,王充提出要有問難精神,學會“距師”。問難不是一般的提問或請教,而是質疑,是經過潛心思考之後提出個人主張。“距師”則是對老師的見解不盲目附和,不泥古守舊,要敢于力排衆議,經過讨論争辯來核定道理,從而做到明辨是非、去僞存真。王充指出:“苟有不曉解之問,迢難孔子,何傷于義?誠有傳聖業之知,伐孔子之說,何逆于理?”即使是聖賢也不可能每句話都正确,如果弟子不知問難,後人又盲目附和,使義理不明,損害的正是聖賢之道。
王充堅持治學要獨立思考,絕不能盲從和迷信。在《論衡》中,他對當時流行的充滿谶緯迷信的神學化儒學進行了抨擊和批判。在當時漢儒學者将先聖先賢的學說奉為金科玉律,不敢稍有非議的境況下,王充敢于問難、“距師”,顯得尤為可貴。
學為世用
王充主張學為世用、學用一緻,尤其強調寫文章要務實尚用,有補于世。他在《論衡·自紀篇》中稱:“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章無補。”認為寫作應有益于社會,文章必須有補于世用,起到積極的社會教育作用。
學問貴在能用。王充反對墨守經文章句,主張學習百家之言是為了應用,因為“聖人之言,賢者之語”都是“治國肥家之術,刺世譏俗之言”,有助于治家治國。在《論衡·超奇篇》中,他說:“凡貴通者,貴其能用之也。”凡重視通融的人,可貴之處在于能與實際融會貫通,解決實際問題,如果文章僅僅能夠誦讀,沒有“實際效用”,“雖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類也”。
王充特别強調文章要有為而作、因事而發。他在《論衡·對作篇》中指出,賢聖之為文,“起事不空為,因因不妄作。作有益于化,化有補于正。”“聖人作經藝,賢者傳記,匡濟薄俗,驅民使之歸實誠也。”聖人賢者所做的文章,可以匡正挽救不良的風俗,使民衆的品行變得質樸淳厚,這正是“作有益于化,化有補于正”。他反對舞文弄墨之作,在《論衡·佚文篇》中指出,“夫文人文章,豈徒調墨弄筆為美麗之觀哉?”寫文章不應是為了玩弄筆墨、堆砌辭藻,而應是為“載人之行,傳人之名”,這樣才能真正起到“文人之筆,勸善懲惡”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