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土”一詞
原本形容購物後錢包被掏空
如今卻成了真人真事
↓↓
有小衆群體喜食“土制品”
還将食用視頻分享至網絡
形成了“異食類吃播”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們一起來看看
“今天吃黃土……”一短視頻中,打扮靓麗的女子将黃色土塊放在嘴邊賣力地咬,發出“咔咔”的清脆咀嚼聲,讓人聽着很有“食欲”。
記者調查發現,在多個視頻平台均有這類食用泥土的視頻,其标題多帶有“異食癖”3個字。其中,有從國外搬運來的吃播,也有長期更新的中國博主,多是以不露臉形式進行展示。
不同視頻根據泥土種類還分出了不同類型,除常見的黃土外,還有“新疆白土”“煙熏土”“膠泥土”“紅土”等不同類型的土質,咀嚼起來的聲音也各不相同。此外,部分國外博主還用土塊蘸醬,給人“吃着很香”的感覺。
在視頻評論區,聚集了大量因好奇而圍觀的網友,有網友表示想體驗:
“越看越想吃,别勸我不要吃,我太想嘗試了”
“我也想吃”……
觀察其播放數據可知,較火爆的國内“吃土”視頻能達到36萬的播放量,有部分博主甚至憑借此類吃播收獲了不少粉絲。
這類食用泥土的視頻能過審嗎?一資深内容審核工作者說:
“要參考視頻的危險程度和重口味級别,如果是吃鐵釘、玻璃等肯定會攔截,但泥土類異食吃播處于灰色邊緣。”
在某網購平台搜索“黃土”或“異食癖”,便能發現不少商家在售賣相關“土制品”,月銷量較高的能達到200多筆。
其分類頗為廣泛,有棒狀、餅狀、球狀等多種形态。在商品的配圖部分,有不少土塊都堆積在牆角或直接晾曬在地面上,有的甚至直接在竈台旁挖。
該平台的這類商品均标注着“非可以吃的土”,同時又注明“異食癖”“食用土”。
有店家在詳情頁打出了“免責聲明”:
謝絕孕婦和未成年拍下,賣家不推薦吃土,認為屬于不良嗜好、不利于身體健康,如執意拍下産生不适後果自負。
記者以用戶身份,就這類“食物”的安全性及銷售問題咨詢了平台客服,相關工作人員建議舉報該内容由平台核查。
而在另外幾個平台,也有不少商家留下聯系方式。記者添加了一商家微信詢問價格,對方發來了一張價目表,其種類多達9種。該商家透露:
很多“土友們”是隻嚼不咽,“也有人咽下去,那肯定不好,又不是食物消化不了”。
記者浏覽相關貼吧發現,喜歡食用“土制品”的人不在少數,有人分享其經曆↓↓
此外,喜歡“吃土”的忠實愛好者就買來土塊的味道和口感做了詳細測評↓↓
對于這類
食用泥土、購買泥土的行為
相關評論區早已吵成一團
有網友認為将土作為食物屬于一種極度危險的行為,可能會引發消化不良、消化道出血等問題,且此類吃播視頻也易引發青少年模仿。
也有部分網友覺得此類行為可以理解,需要多加關懷:“這應該是異食癖,算是一種病。大家也對他們多一些關懷。”
記者調查發現,這類食用非正常食物的情況并非首次出現。據媒體報道:
陝西榆林一女子吃土長達30餘年,食用了近1噸的泥土。
湖南長沙一名7歲女孩喜歡食用頭發,腹部絞痛後送醫,在胃中取出了大團發絲。
對此,山東濟南二安心理咨詢中心莊衛東醫生介紹,這類行為屬于異食癖,需從心理和精神兩方面進行幹預和治療:
“異食癖在精神科領域有另一種稱呼,叫進食障礙。醫生們調查發現這類行為的出現,是由于身體缺少鐵元素、鋅元素、銅元素等必備元素。但也不排除有部分異食患者生物基礎就異于常人,除了補充常見元素外,還應穩定情緒,使用輔助藥物。”
“在心理領域,屬于個人的認知能力問題,有人存在這種需求,願意去吃土、吃垃圾甚至是頭發等。”
“這類行為是一個從精神到心理都可以去分析的疾病,應當從精神和心理兩方面進行幹預。”
專門售賣給異食癖患者的相關“特殊食品”,又由哪些部門進行監管呢?記者咨詢了濟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監管有關部門,工作人員表示:
“因異食癖購買土等産品來食用,沒有明确的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因為這并不屬于食品,所以也無法按照食物審批的流程來進行監管。”
對此,山東争渡律師事務所黃西文介紹:
“若商家明知購買這類産品的群體是拿來食用,還進行銷售則涉嫌違法。此外,如果吃出問題對身體産生傷害,維權過程會非常困難。電商平台也應對此類商品加強監管。”
來源:濟南時報(jinanshibao1996)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
來源: 浙江廣播電視集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