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張圖看懂山頭茶

一張圖看懂山頭茶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08:09:01

一張圖看懂山頭茶(走進莽枝山頭茶)1

莽枝山頭茶

莽枝茶山東接蠻磚茶山,西南與攸樂茶山相連,東北鄰革登茶山,古茶園主要分布于秧林、紅土坡、曼丫、安樂、江西灣幾處。莽枝茶山在元朝時已有成片的茶園,莽枝山腳的曼賽、速底等村寨已有上千年的曆史。明朝末年有内地商人進入莽枝茶山販茶。清康熙年間,莽枝茶山的牛滾塘已成為六大茶山的茶葉集散地之一,傳說諸葛孔明南征至此地,埋銅(莽)于此,因而取名為“莽枝”。莽枝茶山雖然面積不大,但茶葉質量較好,清代倪蛻的《滇雲曆年傳》(雲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中記載“雍正六年(1728年),莽枝産茶,商敗踐更收發,往往舍于茶戶,坐地收購茶葉,輪班輸入内地。”可見當年入莽枝茶山收購茶葉者與今人到此收茶葉者相仿,都寄宿于茶農家中,等行待收齊所需茶葉後,運往加工地加工成成品後,再運至市場販賣。清朝時期外來的生意人和茶商主要集中居住于牛滾塘街,當時牛滾塘街是象明“四街”之中最繁華的一條,今天的秧林村就是當年莽枝茶山培育茶苗的地方,而大寨是種植茶葉的地方。今大寨已無人居住全部搬遷到秧林村與曼丫去了。

秧林山頭茶

一張圖看懂山頭茶(走進莽枝山頭茶)2

秧林村隸屬于安樂村村委會,有農戶26戶,人口180人。從象明鄉出發沿象侖公路西行約12.7千米,至曼賽村轉入安樂通村公路行駛約16千米即到達秧林村。途中要穿越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路面為彈石路,比較濕滑。沿路各種奇花異木映入眼簾,不時有各種珍禽從車前、車側掠過,走出森林後便可見路兩側全是古茶園。在進入秧林村之前的公路兩旁的山坡上有一片古茶園,當地人稱為“大荒地茶園”。這裡的茶樹粗大蒼老,大部分樹齡在400年左右茶園裡伴生雜木繁茂,生态環境優良。茶園裡有多株喬木型的紫芽古茶樹,專家說是古茶樹的自然變異,紫芽古茶樹葉片所含的花青素比一般茶葉要高。茶園大、中葉種混生,茶樹受人工幹預少,基本上呈自然生長狀态。此茶園與革登茶山隔箐相望。村東還有一塊當地人稱為“大茶園”的古茶園,全村年産毛茶約2噸。秧林山頭茶湯色橙黃透亮,香氣柔和飽滿,苦澀味微弱,回甘強勁,喉韻深厚。

紅土坡山頭茶

一張圖看懂山頭茶(走進莽枝山頭茶)2

紅土坡小組歸安樂村村委會管轄,從秧林村向西行2千米至牛滾塘左轉,向南行走3千米後即可到達紅土坡小組。農舍建于兩山之間的垭口上,林木蔥茏,常年雲霧缭繞,土質大部分為赤紅壤,因而得名紅土坡。村中有農戶33戶,人口120人,基諾族有10戶,其餘為彜族。茶園就在垭口坡下兩側,右邊為茶園梁子,左邊是阿他家鵝梁子,一直延伸到莽枝大寨。生态較好的茶園包括阿他鵝冬葉箐、芒果樹梁子、強特茶園、甲鵝茶園、對門山茶園等,總面積約700畝,茶樹幹徑不算大,大、中、小葉種混生,生态環境非常好,伴生林木郁郁蔥蔥。由于近年來茶價不斷攀升,茶農做茶愈發認真,不少農戶都自建初制所,進入此地收購茶葉的商販也越來越多。紅土坡山頭茶湯色橙黃透亮,茶湯黏稠潤滑,入口甘中帶澀,舌面刺激感較強,茶氣足,香氣飽滿,回甘強,生津快。曼丫小組、江西灣、竜奪也有不少古茶樹,約250畝,生态環境茶品與紅土坡茶相近。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南茗佳人高級評茶員微号:6480348(長按複制)交流學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