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什麼要說一個“弱水”呢?如果說泉水萬千,隻取一瓢,又有什麼不足?兩者應該是有區别的吧。
“弱水”象征困難,泉水就沒有這個意思了,所以“弱水三千”有利害轉換的概念,倘若不提“弱水”,那“隻取一瓢”就剩戒貪的意思,兩層含義就少一層了。
古人把好東西都放在“弱水”後邊,比如仙境呀,寶藏呀,美食呀,永生呀……凡是人們想擁有的好東西,那都得渡過“弱水”以後才能得到。
可“弱水”是那麼好渡的嗎?不,它難渡啊!《山海經》有雲:“昆侖之北有水,其力不能勝芥……”啥意思?就是說這玩意兒連芥子都不漂,也就是說弱水是沒有浮力的。
“芥”又是啥玩意兒呢?所謂草芥草芥,芥是指非常輕微的菜籽兒,它多大?隻有芝麻粒兒那麼一小點兒,是粒圓形的小球,芥殼又薄又脆,裡面包着很輕的種子,就像一個空心的小球兒似的,但就這麼輕的東西,它落在“弱水”裡,也是浮不起來的……
當然,如果認真,你就輸了,這是古人的形容,就為表達一下意思,實際上生活中并沒有這種能讓芥子不浮,絨毛下沉的“弱水”,都是古人用來形容困難的說法,純為說理而編的。
既然把“弱水”說成沒浮力了,那自然就沒法泅渡,所以“弱水”它代表難以跨越的阻礙和困難。
沒法泅渡是不是代表不能飲用呢?這倒沒有,水是生命之源,“弱水”也不例外,它同樣具備滋養萬物的功能,所以它才能“隻取一瓢飲”,“弱水”能飲不能渡,這種屬性,也是古人編的[呲牙]。
你看,新的概念,這不就出來了嗎?即:沒什麼利害是永恒的!矛盾的形式也是可以轉換的!
如同新冠疫苗一樣,疫苗本身就是病毒,但經過處理,它又可以使人産生抗體,從而變成了解毒的妙藥。
所以“弱水三千,隻取一瓢”它不單有不貪的含義,同時還有個利害轉換的概念。
如果拿它來比喻“情”,那“弱水之情”可不是美女如雲,秀色可餐,能任由人們大快朵頤的保健品;相反,它是情欲砒霜,是新冠病毒,是對人有害的東西,但這東西同時又是一把雙刃劍,能通過轉換形式,把它變成對人有裨益的“疫苗”。
所以“弱水”本是困擾,不如泉水既适合飲用,又能載舟載人。
但如果有人擅于利用,那即便是這困擾人的障礙,也可以化作滋養生命的水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