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科技金融融合發展若幹措施

科技金融融合發展若幹措施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18 22:52:11

湖北日報記者鄧雲 通訊員胡紹輝 周丹

9月開學季,宜昌市青島路小學的同學們樂滋滋地體驗着學校食堂的新變化——“刷臉吃飯”。通過建行“智慧校園”平台,學生們刷臉便能在關聯賬号上自動扣費,金融科技的覆蓋讓校園更加“智慧”。

長期以來,金融科技在宜昌的應用場景日益豐富、使用範圍穩步擴大、服務觸角不斷延伸……在宜昌8家市直醫院,患者通過“智慧醫療”先看病後付款;在宜都化工園,新材料企業通過“信用培植”打通融資渠道;在秭歸橙園内,農戶用手機掃“楚天貸款碼”即可獲得銀行貸款;在三峽物流園裡,小商戶通過金融平台,将宜昌特産賣向全球。

政策也在進一步支持金融科技的發展。2022年,央行印發《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人行宜昌中支召集21家金融機構,召開宜昌市銀行金融機構科技工作聯席會。多項金融科技應用成果在宜昌落地,為實體經濟和廣大群衆提供更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也為宜昌高質量發展不斷增添新動力。

科技金融融合發展若幹措施(金融科技為宜昌高質量發展添動力)1

建設數字鄉村,讓普惠金融‘貸’到田間地頭。

金融服務場景運用越來越廣

9月5日,宜昌市居民李女士來到宜昌市婦幼醫院就診,在導醫的幫助下,通過宜昌市政務平台“宜健通”申請惠民就醫,立刻有了4000元的就醫額度,“挂号、診治、檢查、開藥全都不用排隊付款,後期還款方式也很靈活。”親身體驗了惠民就醫的便捷後,李女士馬上幫父母在手機上提交了申請。

“‘惠民就醫醫後付’通過讓數據多跑路,實現讓患者少跑腿、不排隊、免操作,先就醫後付費,有效減輕市民就醫成本和資金壓力。”交通銀行宜昌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項服務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次創新突破,也是對“科技 金融 醫療”的合作新模式的積極探索。

“掃一掃”“點一點”,金融科技的廣泛應用,讓城市更美好,更智慧。

随着金融科技創新,多家銀行探索加速惠企利民新功能:三峽建行的智慧櫃員機上,市民可以辦理人社、醫保、公積金等十幾項政府服務;交通銀行宜昌分行打造的“醫後付”方案,讓市民輕松實現先看病,後付款。招商銀行與宜昌交旅集團開發”智慧旅遊“,讓“遠方”更易抵達。湖北銀行搭建的農民工工資代發系統,讓3.5萬農民工工資有了保障;光大銀行建設“宜昌市不動産交易登記一體化系統”,市民買賣不動産可全程線上辦理手續。

不斷探索和創新下,金融科技已融入生活方方面面。

大數據鋪就鄉村“緻富路”

目光聚焦鄉村,金融科技創新成果持續惠及農村居民。

“茶園擴建不愁了,通過建設數字鄉村,不用找人擔保,我也有了5萬元貸款額度。”宜昌市夷陵區鄧村鄉白水頭村四組茶農鄭大姐的茶園青翠欲滴,今年的秋茶收成很不錯。

過去涉農企業、養殖戶、村民等想要貸款,由于缺少抵押和擔保等原因,容易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三峽工行通過與村委會簽訂數字鄉村平台建設合作協議,采集村民産業、土地等信息,為全村開展建檔評級計劃。“‘數字鄉村’綜合服務平台以區塊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将普惠金融‘貸’到鄉村。”三峽工行機構部負責人說。

有明細的數據做支撐,銀行工作人員提供貸款等金融服務時就更有底氣。2022年度夷陵區鄧村鄉的“企銀政”對接會上,宜昌5家銀行對接近100家市場主體,授信融資1.52億元,其中12家茶葉企業現場獲得貸款授信3880萬元。

為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宜昌金融機構運用信息技術,因地制宜推動農村金融機制和模式創新,助力宜昌特色農業綠色發展。三峽農行推出2022年數字化轉型“十大工程”部署,将鄉村作為重點場景推廣應用。郵儲銀行宜昌分行推進實施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項目、涉農品牌合作項目和郵銀惠農合作項目,為鄉村振興提供“一籃子”金融服務。

信用培植打通小微企業融資渠道

“3000萬元銀行貸款已經到位,企業正在滿負荷生産。”這幾天,在湖北宜都化工産業園的華昊新材料新廠區,公司董事長林福平日夜盯守在車間。

華昊新材料于2019年整體搬入宜都化工産業園。新廠區,大投入,資金缺乏問題很快凸顯,林福平找到武漢農商行宜都支行,希望融資2億元。

“華昊前期與銀行打交道不多,相關貸款手續不完善,且申請金額較大,獲批很困難。”武漢農商行宜都支行行長潘芬說。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武漢農商行宜都支行對華昊進行了為期一年的“信用培植”,幫助他們完善相關貸款手續,并采取按投産進度授信的方式,最終順利辦理了貸款。

人民銀行宜昌中支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全市第二批信用培植工程推薦企業222家,其中72家企業獲得融資4.1億元。

金融科技對小微企業的幫助不僅體現在數量,還有效率和質量的提升。“隻用在手機上辦理,5天就貸到了500萬資金,貸款利率僅3.86%,節省了一大筆融資成本。”今年4月,湖北弘儀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遇到了資金困難,通過“楚天貸款碼”及時解決融資難題,僅用5天時間,就申請到5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已有4439戶市場主體通過“楚天貸款碼”申請融資,銀行辦結3896筆。

“一窗受理”模式、非接觸服務、手機銀行APP等,各種一鍵觸達的金融事項,全流程線上辦理的模式,不僅減少了操作環節,縮短了貸款審批時間,還降低了貸款利率,提升了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能力。

金融科技與金融服務的融合發展還創造了新的信貸模式。郵儲銀行宜昌分行創新“網商引流獲客 雙方聯合審批 銀行獨立放寬”模式,上半年投放線上貸款近10.7億元。

用金融科技為小微企業增信助貸。宜昌金融機構加快數據共享平台,各類金融科技場景應用,有力地提升中小企業服務質效,為宜昌高質量發展注入金融科技的引擎動力。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