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多人不怪”,但教師節的禮可不好收。
9月9日,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某小學一名老師在社交媒體曬節日禮物,引起了廣大網友的争議。
據報道,網名為“美麗裙子”的女老師發布朋友圈,說她收到的禮物為一束鮮花、一盒月餅及一箱飲料,配的文案是“當老師的好處就是處處都被偏愛着,非常感謝王xx媽媽送來的教師節禮物,您真有心。”對此,有網友認為老師的炫耀行為不妥,也有人認為學生家長送老師鮮花無可厚非。
9月10日,涉事女老師回應稱圖片和配文是她發布的,鮮花是她閨蜜送的,其他禮物是學校發的。
9月11日,河南周口鄲城縣教育體育局發布消息稱,經核實,鮮花系學生家長贈送給鄲城縣甯平鎮才英小學教師王某的教師節禮物,有關物品是學校發放的中秋節慰問品。已對涉事教師進行了批評教育,并責成其向學生家長退還鮮花等額費用。
對教師進行批評教育、要求退還鮮花等額費用,意味着“鮮花也不能收”,這給教師節教師收禮劃下了新的紅線。
除了此事之外,還有一件關于給老師送禮的事情登上了熱搜,要說今年也趕得巧,中秋節和教師節剛好在同一天,在廣西某地,家委會提出,今年的中秋節和教師節,給班裡的三位老師送蘭蔻化妝品禮盒,并要求家長們均攤費用,每位家長40.72元。
40.72元固然不多,但給老師送名牌化妝品禮盒,卻讓很多家長感到不适,一位家長在家裡率先回應“我不參與”,家委會的倡議者卻表示“鑒于您不願意參加,就沒必要一直在群裡說我們打擾了,家委會在這裡禮貌的請您退群”。
對于家委會倡議者的回應,這位率先發言的家長感到很不理解,難道就因為意見不合,就必須退群嗎?有了這位家長的帶頭,随後越來越多家長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其實,大部分家長都不贊成花重金給老師買東西,買一些鮮花表示心意就好了。
得知該名家長的經曆後,當地相關部門向全市家長發出呼籲,希望家長們自覺樹立清正廉潔、兩袖清風形象,為孩子廉潔自律做好榜樣;并建議大家以“一條祝福語、一聲親切問候、一次家校互動”等方式表達對教師的崇敬感激之情;建議參與家長委員會廉潔建設,主動抵制請客送禮歪風邪氣,義正言辭拒絕“變相行賄”違規行為。
作為老師,其實最想獲得的是家長們發自内心的尊重和認可,而不是一些禮物,家長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是老師們開展教育工作的動力,與其購買昂貴的禮物,倒不如送老師們一些代表心意的手工品。
強調“絕對不收禮”,背後折射的是當前家校不平等地位所帶來的家長焦慮。這也是一直以來送禮的“囚徒困境”,家長不願意給教師送禮,但擔心其他家長送、自己不送,會影響到教師對待孩子的态度,因此就不得不送。禁止一切形式的送禮,大家都不送了,也就消除這一“囚徒困境”,但并沒有解決根源性問題。
根源性問題是,如何構建平等的家校關系,約束教師不能利用職權對學生進行差别化、歧視對待。構建平等的家校關系,關鍵在于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建立能真正代表家長維護學生權利的家長委員會。
教師節不應該被“送禮和收禮”污名化。為了更好讓教師節返璞歸真,回歸“弘揚高尚師德,潛心立德樹人”的教育初心、教師本心,需要政府、教師、家長等多方共同行動,嚴格規範送禮行為,不收禮、不送禮,才能令教師節風清氣正。(單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