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聲十裡出山泉》是齊白石九十一歲時,為中國文學家老舍畫的一張水墨畫。齊白石用焦墨畫了兩壁山澗,中間是湍急的急流,遠方用石青點了幾個山頭,水中畫了六個順水而下的蝌蚪。青蛙媽媽在山的那頭呢,蛙聲順着山澗飄出了十裡。
《蛙聲十裡出山泉》後來收入《齊白石全集》中,且印成了郵票。成為齊白石的代表作之一,名揚海内外。
1951年夏天, 老舍 到齊白石家做客,老舍從案頭拿起一本書,随手翻到清代詩人查慎行一首詩《次實君溪邊步月韻》,有意從詩中選取一句“蛙聲十裡出山泉”,請齊白石用畫去表現聽覺器官感受到的東西。齊白石經過幾天的認真思考,根據老舍寫給齊白石的信件内容(蛙聲十裡出山泉,蝌鬥四五,随水搖曳,無蛙而蛙聲可想矣。)的“出山泉”三字得到了啟示,就在“泉”上作文章。齊白石憑借幾十年的藝術修養,對藝術的真知灼見,經過深思熟慮,畫成了《蛙聲十裡出山泉》
齊白石把“蛙聲”這一可聞而不可視的特定現象,通過筆墨表現出來。畫面上沒有蛙,而有如聞蛙聲之感,這是絕妙之至的構思。在四尺長的立軸上,用簡略的筆墨在一遠山的映襯下,從山澗的亂石中瀉出一道急流,六隻蝌蚪在急流中搖曳着小尾巴順流而下,蝌蚪們不知道已離開了青蛙媽媽,還活潑地戲水玩耍。人們見到搖頭擺尾活靈活現的蝌蚪遊蕩在溪水的源頭,自然會想到蛙和蛙的叫聲。可以從稚嫩的蝌蚪聯想到畫外的蛙媽媽,因為失去蝌蚪,蛙媽媽還在大聲鳴叫,似乎那蛙聲随着水聲由遠而近。雖然畫面上不見一隻青蛙,都使人隐隐如聞遠處的蛙聲正和着奔騰的泉水聲,演奏出一首悅耳的樂章,連成蛙聲一片的效果。真是畫中有畫,畫外還有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聲情并茂,惜墨如金,使人産生無盡聯想!
看完别忘記點贊和收藏啊,可以動動您的小手指來轉發,讓更多的準媽媽知道這方面的信息。感謝您的分享與理解!最後祝好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