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顆光輝燦爛的明珠,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傳誦不衰。古典文學研究名家羊春秋先生,沿着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詩歌演變的軌迹,精選篇幅短、韻律美、格調高,足以代表唐詩最高成就的絕句和律詩,并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評譯。
文 | 羊春秋
我曾多次為大學本科的學生和古典文學研究生開過“詩歌欣賞”和“詞曲欣賞”的課程,頗得到受業諸生的贊譽,以為“生公說法”、“金針度人”,不是過也。他們曾多次要求我把它寫成教材,公開面世,以嘉惠來學,擴大社會效益,弘揚傳統文化;甚至有的在卒業後,還殷殷以此意相叮咛、相期望。推許之誠,慰勉之切,感人至深。我雖以蝟務叢脞,無暇及此,而耿耿此心,固未嘗忘懷也。新近告老離休,索居多暇,辄欲整理舊稿,償還此一心理上之債務,以餍莘莘學子求知之雅望。又以生性疏慵,授課時從無成文的講稿,隻在篇端記上前人之卓識,時賢之妙悟,以及個人之淺見,零羅碎錦,不成片段,隻能喚起某些記憶,而不能作為整理的粉本。工程浩大,作而又辍者屢矣。今年春,嶽麓書社選中了此項出版課題,并多方予以鼓勵和支持,使予迎難而上,窮十閱月之力,得以償還這一拖欠多年的心債,确有“如釋重負”之感,喜上眉梢,快可知也。
《唐詩精華評譯》一書,既然源于“詩歌欣賞”的課程,從接受美學的原則上考慮得較多,因而凸現如下的幾個特點:
第一,在選材方面,選的都是篇幅很短,韻律很美,格調很高,足以代表唐代詩歌最高成就的近體詩。這不僅因為近體詩是唐人的革新和創造;而且因為我手無教材,便于闆書,非敢薄古體而厚近體也。我們知道近體詩分為絕句和律詩。絕句濫觞于南北朝,經過聲律化的漫長過程,到了唐代才正式定型,并且出現了像李白、王昌齡那樣的“七絕聖手”,正如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說的:“七言絕句,王江甯(昌齡)與李太白争勝毫厘,俱是神品。”田雯在《古歡堂集雜著》中亦說:“太白、龍标(王昌齡),無以加矣,它如旗亭雪夜,畫壁鬥奇,非其自信者深乎?”律詩亦導源于齊、梁的俪句,定型于唐初的“四傑”和沈、宋。初唐、盛唐間,運用五律形式者多,如摩诘之恬潔精微,浩然之亦整亦暇,至老杜而登峰造極,諸法俱備。運用七律的形式就比較少了,《孟浩然集》隻有七律二首,《李太白集》也隻有七律三首,可見它還沒有被時人所習用。七律在杜甫手裡,才極盡變化之能事,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但這種形式并沒有引起詩人們足夠的重視,白居易公開聲稱律詩“非平生所尚”,元稹甚至流露輕蔑的口氣說“律詩卑庳,格力不揚”(《上令狐相公詩啟》)。張籍、王建,則勠力于樂府;孟郊、賈島,則屬意于五言;韓愈以其深厚之學、桀骜之才,馳騁其筆力于古體之中,直到李商隐出來,創作了一百二十首極為秾麗、極為精審的七律,這個形式才百美畢備,風行一時。清代袁枚在《随園詩話》中說:“七律始于盛唐,如國家締造之初,宮室初備,故不過樹立架子,創建規模;而其中之洞房曲室,網戶罘罳,尚未齊備,至中、晚而始備,至宋、元而愈出愈奇。”趙翼在《瓯北詩話》中說得更加具體:“少陵以寂寞窮愁之身,藉詩遣日,于是七律益盡其變。”“其後劉長卿、李義山、溫飛卿諸人,愈工雕琢,盡其才于五十六字中,而七律遂為高下通行之具,如日月飲食之不可離矣。”它們有力地說明近體詩乃唐人真正的創造,唐詩真正的代表,則是編皆選近體,至少亦不失為一得之見,一家之言。
第二,在作家小傳方面,我認為小傳不僅要“傳人”,即記載一個人的生卒仕履;而且要“傳道”,要“傳衣缽”,即要将傳主的思想傾向、藝術特點,以及前人對他的詩歌評論,擇其尤要者加以介紹;将傳主在詩歌創作中的理論導向、實踐經驗,以及表現的方法和技巧,擇其尤要者加以闡述。這才叫作“傳道”、“傳衣缽”,才叫作“金針度人”。古人以“小傳”名者,若李商隐的《李長吉小傳》,陸遊的《姚平仲小傳》,皆以極其經濟的筆墨,略述其生卒仕履,而以重彩濃墨傳其特立獨行。如說李賀“苦吟疾書”,“未嘗得題然後為詩”,“恒從小奚奴,騎巨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說姚平仲功成不受賞,隐居青城山,朝廷多次訪求他,都不肯出山。“時為人作草書,頗奇偉”。這才是“小傳”應寫的内容。所以我從接受美學的角度出發,舉凡詩詞中習用的掌故,如“奪錦袍”、“旗亭畫壁”、“詩家天子”、“五言長城”、“趙倚樓”、“鄭鹧鸪”、“八叉手”、“一字師”等,以及曆代詩話對詩人的重要評論,都寫進了作家的小傳,以提高趣味性、可讀性,擴大讀者的知識領域。
第三,在今譯方面,我以為唐人的近體詩審美價值很高,但比較含蓄,比較典雅,言近而旨遠,言少而義多,不易為讀者所理解、所接受,因此運用現代漢語這個載體,采取今譯的辦法,進行藝術的再創造,忠實地把它的内容和風貌傳達出來,以充分發揮接受主體在整個藝術活動中的積極作用。近人對于翻譯提出“信、達、雅”三原則,“信”就是要忠于原作;“達”就是要文從字順,流暢爽朗;“雅”就是要淺而不俚,言之有文。以詩而言,就是要有詩味、詩境。為了更好地體現原詩的精神,傳達原詩的藝術技巧,我在翻譯時基本上采取格律詩的形式,用整齊的句子,押口頭的韻腳,律詩的中間兩聯盡可能用對偶,以求其不但譯出内容,而且譯出詩味。因此,對于詞語的轉換、韻律的調諧、情志的吞吐、意象的印合、結構的安排、形象的刻畫等評說,都不敢出以“怠心”、“浮心”,而是經過反複的推敲,反複的錘煉,才定的稿。雖面目已改,而韻味猶存;擲地無聲,而涉口成趣。在處理“信”和“達”、“達”和“雅”之間的關系和矛盾上,還算是得心應手的。
第四,在評析方面,我以為提高鑒賞者的審美素質和審美水平,可以美化讀者的精神世界,使讀者牢牢把握我們時代詩歌的主旋律,形成一種健康的、向上的、積極進取的時代審美風尚,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唐代的詩歌就是在不斷提高審美的原則和标準中,糾正各種各樣不良的傾向和誤導中發展起來的。唐初的陳子昂在《修竹篇》中,尖銳地批評了統治詩壇近五百年的形式主義詩風,說它們“采麗競繁,而興寄都絕”,即片面地追求華麗的詞藻,而忽視反映現實生活的内容,以緻造成“文章道弊五百年”的局面,從而提出恢複“漢魏風骨”、“正始之音”的現實主義傳統。主張詩歌要“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即既有現實的内容,又有真摯的情感。這個審美的标準,對于改變唐初的詩風起了積極的作用。所以宋代劉克莊推崇他說:“獨陳拾遺(子昂)首倡高雅清淡之音,一掃六代之纖弱,趨于黃初、建安矣。”李白和杜甫都是開創“以詩論詩”的先導,是内容和形式高度統一論的倡導者。李白是在複古的旗号下,提出革新詩歌的理想和抱負的。他竭力推崇“風雅”為“正聲”,主張恢複“風雅”的現實主義傳統,而對于建安以後的詩歌,則采取否定的态度,所謂“自從建安來,绮麗不足珍”,就是他對六朝文學的總的評價。杜甫對于六朝的詩歌則是采取具體分析的态度,無論對庾信、鮑照、謝朓、陰铿,以至“初唐四傑”的藝術經驗,都給予了曆史的肯定。如他認為庾信兼有“老成”和“清新”兩種藝術風格,所謂“清新庾開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就是他對庾信詩歌藝術風格的概括。後來楊慎在《丹鉛總錄》中解釋“老成”時說:“子山(庾信)之詩,绮而有質,豔而有骨,清而不薄,新而不尖,所以為老成也。”過去的許多評論家,一提到庾信,就用“绮麗”兩個字把他框住,而沒有發現他的藝術風格是“老成”和“清新”的結合,這便是老杜高人一等的地方。在創作上,李白主張獨創,反對模仿;主張自然,反對雕琢。他用“醜女來效颦”和“壽陵失故步”兩個寓言來嘲笑那些以模仿為能事的人;又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來表明他對詩歌的美學觀點。這對于促進唐代詩歌的藝術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杜甫的道路更加寬廣,他既主張“親風雅”,又主張“轉益多師”;既“不薄今人”,又“愛古人”;既欣賞“挈鲸碧海”的雄渾、豪放風格,又贊美“翡翠蘭苕”那樣纖秾、绮麗的作品。因而能夠“海彙百川,兼涵衆長”,成為詩歌史上的“集大成”者。其後白居易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為君、為民、為物而作,不為文而作也”(《新樂府序》)的總綱領;特别是在這個總綱領下,又提出“但傷民病痛,不識時忌諱”(《傷唐衢》),“欲開壅塞達人情,先向歌詩求諷刺”(《采詩官》)的要求,以達到“補察時政,洩導人情”的目的,為中唐以後詩歌創作的主旋律定下了基調。至于以皎然、司空圖為代表的詩歌理論家,則主要總結陶、謝、王、孟一派的藝術經驗,寫出了《詩式》、《詩品》那樣的詩歌理論,比較注意于詩歌形式的探讨,包括煉字、修辭、協律、造境以及各種傳達手法,雖有偏至,然而如果沒有《詩式》、《詩品》那樣的審美理論,就沒有滄浪的“以禅喻詩”,漁洋的“唐賢三昧”,更沒有後來的“性靈派”、“神韻派”了。為了提高讀者的審美素質和審美水平,我在每一首詩之後,作了三五百字的評析。對同一題材、同一意境、同一表現手法的篇什,作了比較,并指出其優劣高下的關鍵,試圖以此來揭示出詩人的匠心。還盡可能引用自宋以來的詩歌理論家對某詩的評論,或肯定其審美的妙言要道,或指出其審美視角的偏至之處,企圖以此來提高讀者的審美修養。總之,從煉字之微到立意之大,從布局之妙到創格之奇,都盡可能從審美的角度來加以賞析,讓讀者能夠較多地領悟到詩歌作者的崇高理想、優美感情和強大的藝術魅力。
第五,在注釋方面,我也不敢掉以輕心,總想多少體現出自己的一些特色。我不敢希冀郦道元之注《水經》,裴松之之注《三國》,李善之注《文選》,成為“不朽之盛業”,但對于錢锺書注《宋詩選》之用心,頗亦有志焉。當然,像錢先生那樣的博通中外,腹笥充溢,随手拈來,都成妙谛,我亦不敢心存奢望。不過我在注釋中,除了詞語的解釋力求準确,典故的出處力求探源外,還有兩點是我始終把握得緊緊的。一是前人對某詩的一字之妙,一韻之奇,一句之警策,一意之深沉,有所評論,必加甄錄,把它當作“詩眼”和“文心”介紹給讀者。二是某詩某句的立意相似,手法相近,或脫胎前人,或沾被後世,必明其因襲之迹,以此來疏瀹讀者的靈根,叩開讀者的心扉,提高讀者的審美能力和寫作水平。雲亭山人在《桃花扇凡例》中說得好:“桃花扇譬則珠也,作《桃花扇》之筆譬則龍也。穿雲入霧,或正或側,而龍睛龍爪,總不離乎珠。”我在整理這部舊稿時,總是把提高讀者的審美素質和審美水平當作“珠”來看,選材、注釋、今譯、評析以及作者小傳的撰寫,都始終沒有離開這顆“珠”的。但由于個人的“睛”“爪”不利,是否真的得到了“珠”,則連我自己也不敢自信。主觀的願望和客觀的實際總是有距離的,如果我在吸取前哲和時賢的成果方面,有不夠鄭重、不夠準确的地方,尚希廣大讀者有以是正。
楊春秋于湘潭大學之迎旭軒
一九九六年十月
相關圖書
葉嘉瑩主編
“詩詞名家講”系列叢書 10卷本(12冊)
悠悠千年的經典名篇
詩詞曲精粹風雅傳家
點擊東方出版中心頭條小店即可購買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