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山東話讀論語是一種什麼體驗?近日,央視《典籍裡的中國》節目第五期《論語》,主持人與演員用“山東話讀論語”的後台花絮引發網友熱議,稱仿佛看到了“孔子每天用山東話帶着弟子們讀書”的樣子。
山東方言曾因“倒裝句”“極簡”“洗腦”等特點多次出圈,在網友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被調侃“沒人能躲過山東話的魅力”。
山東話還可以非常、非常、非常簡短。比如,“我沒聽清,你再說一遍。”用山東話可以這麼說:
“我的東西怎麼找不着了呢?”用山東話來說就是“yái?”
“昂”的不同音調,也代表着不同的意思:
但其實,作為孔子、孟子的家鄉,山東方言的用詞、腔調中,有許多是古語的延續,深藏着濃濃的古典美!
山東方言“土”?其實是很典雅的古語!
小說家莫言自述創作生涯時曾提到:“我們山東話的許多方言土語,一旦寫到書上,是非常典雅古樸的古語,反而能夠被人理解。我們說一把刀鋒利,不說鋒利,而說‘風快’。說一個姑娘漂亮,也不說漂亮,我們講‘奇俊’。說今天天氣很熱,我們不說很熱,而說‘怪熱’。這些方言土語,寫到小說裡,完全可以看得懂,而且有非常強的感染力。”
濟南話如今還保留着一些古代的語言,如宋代的“夜來”(昨天),明代的“崴拉”(歪)“倒達”(倒)“仰擺”(躺)等等。一些古代少數民族的語詞和外來語,在濟南話中更是俯拾皆是,如“賽(蒙語,好)”“關饷(滿語,發工資)”等。
臨沂人和濟南平陰人說“吐了”叫“哕”(yuě),就是一種古漢語的發音;臨沂人說“吵得慌”為“聒死了”(聒guō),聒噪也是古漢語發音;說“香菜”為“芫荽”(yán sui),這是張骞出使西域帶回香菜時的叫法;說“院子”為“天井”,《水浒傳》第一○一回:“一日在家閑坐,此時已是五月下旬,天氣炎熱,王慶掇條闆凳,放在天井中乘涼”,可見古人也稱“院子”為“天井”。
同樣,在淄博,很多正在使用的方言都在古籍中出現過。淄博人叫蟋蟀為促織(cuzhazi),該詞可在蒲松齡《聊齋志異》中見到;稱玉米粥為饘粥(niánzhu),在清代方文《賣蔔潤州邬沂公有詩見贈賦此答之》中“所求升鬥供饘粥,不向侏儒說姓名。”稱餓為饑困,該詞在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一回:“吾觀子衆饑困,且飽食,乃可戰耳。”
在煙台話中,放筷子的地方,叫“箸籠”,“箸”是古語,筷子之意,“籠”是編織的盛物器物。把煙囪叫做“釜台”,“釜”古代指鍋,“台”是高的建築物,“釜台”指釜上之台。孔子在《論語·憲問》中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在黃縣話中,現在仍有“到于今”一詞,意思是“直到現在”。
都是山東人,我們說的話可不一樣
有外地小夥伴想着學會幾句山東話,走遍齊魯都不怕?山東話的内部差異絕對超乎想象。
按照《中國語言地圖集》,山東内部可以細分出三種方言:以濟南為代表的冀魯官話,以菏澤等地為代表的中原官話,以青島為代表的膠遼官話。
濟南話,特點好爽快直,日常語言交流也相當坦誠相見,無須拐彎抹角。而且唯恐詞不達意,每個音節都發成重音。
濟南話常用語:
杠賽來=很好玩,有意思!
木亂=心裡很煩。
緊(jǐ)自=有進一步加重語氣的作用。例:“我緊自就沒錢了,你又買麼!”
将将(jiāng jiāng)的=剛剛的、剛好。例:“我跳起來,将将的夠着籃闆。”
青島話,舌音比較重,普通話的聲調被削減不少。說青島話的竅門就8個字:“一三互換,二四歸四”。
青島話常用語:
揍什木=幹什麼。
海兒多了=很多。
不欲做=不舒服。
煙威話,沒有卷舌音,zh、ch、sh、r分别被j、q、x、y代替。
煙威話常用語:
知(jī)道:你知(jī)道俺是誰?
吃(qǐ)飯:該qǐ飯了,快點兒!
俺們都認識(yìn xi)!
别(bái)看我輸(xǖ)了,其實我是在樣福你!
濰坊話,大多來源于古語,但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後鼻音重、合音詞。
濰坊話常用語:
擁=推。例:你白擁我!
困毛浪了=睡迷糊了
奇好=非常好
囔可不行=那樣可不行
臨沂話,輕聲音節顯著,并且喜歡“子、頭、巴、漢”做名詞後綴。
比如普通話:鼻孔、光棍兒、菜園就可以形容一個事物了。而臨沂人偏偏要:鼻孔眼子、光棍子、菜園子……
臨沂話常用語:
白慌=别着急
白虎龍俺=别糊弄我
木了木了=用嘴嘗一下
布嘎=鴿子
菏澤話,菏澤方言讀句子,裡面如果有“的”,一般讀作“嘞”,如“曹縣666我嘞寶貝”!
菏澤話常用語:
喝肥=喝水
紮瓜=幫着别人打扮
拾搗=收拾
濟甯話,是古代魯國方言的發展,古代魯國的領土,大多全在濟甯。濟甯話最大的特點是平翹舌不分,zh、ch、sh、r作聲母一律念作平舌音。
濟甯話常用語:
倍兒倍兒哩=好
兒滴喲=語氣詞,表示驚訝
扁食=水餃
當熟悉的方言變成文字躍然紙上,竟變得有些新奇?山東方言的背後濃縮了市井草根的語言文化,蘊藏了祖祖輩輩山東人的點滴生活。山東人的持重、果敢、樸實、堅韌,在方言裡得到完美展示。來,典雅的山東話,說起來!
鄉音無改方言讓你記住來處
(聽方言up主講山東話)
在短視頻平台,山東各地都有不少圈内知名的方言up主。他們操着地道的本地“土話”,用土語還原各類日常生活場景,引得大量粉絲懷舊、共鳴。臨沂的“90後”大男孩王子濤,就靠說家鄉方言收獲了上百萬粉絲,他的“班主任系列”解說曾在微博上爆紅。王子濤說,目前除了創業,也進行山東方言的傳承。
“普通話可以讓你走得更遠,可以讓你走得更方便,但是方言可以讓你不要忘記你從哪裡出發。”2015年7月,汪涵自費465萬元發起了一項湖南方言調查“響應”計劃,保護正在消逝的鄉音。
教育部和國家語委2015年啟動了“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方言保護進入實施階段,調查範圍涵蓋全國所有省區市的123個語種和全部漢語方言,目前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語言資源庫和展示平台。
此外,商業力量也加入方言保護行列。訊飛輸入法聯合蘇州博物館探索的人工智能方言保護計劃,日前入選人民日報《中國文創典鑒2020》。2019年,阿裡AI labs成立方言保護小組,投資1億元建立線上方言博物館,用科技來保護方言。
月是故鄉明,話是鄉音親。方言是現代人最後的鄉愁,是地域文化的根基。對方言最好的保護是傳承。
文化傳承,方言留聲,守護方言土語,傳承鄉村文明。
(大衆網·海報新聞編輯 張玉清 王錦川 包春玲 綜合北京日報、就愛山東、文旅山東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