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原陽大米那麼多

為什麼原陽大米那麼多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9 12:48:30

地處豫北平原的原陽,自古以來誕生過不少著名的曆史人物,無論是精于曆算的張蒼,還是奇計安邦的陳平,亦或是剛正不阿的韋思謙,都出自于人傑地靈的原陽縣。上世紀六十年代,有這麼一位鞠躬盡瘁的幹部,帶領原陽人民,創造了鹽堿灘塗變江南的奇迹,他就是喬永慶。

喬永慶,男,漢族,1938年7月生,河南原陽人,1938年7月出生于原陽縣韓董莊鄉賀廠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195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從事革命工作40年,被譽為“引黃稻改的創始人”、“原陽大米之父”、“水稻縣長”。

為什麼原陽大米那麼多(科普原陽大米之父)1

1965年,原陽縣委、縣政府決定,将師寨、祝樓、韓董莊、葛埠口等四個公社中鹽堿窪地最為嚴重的23個大隊,歸并為一個原陽特重災社——原武公社,并任命喬永慶同志擔任原武公社社長、主任、書記,這一幹就是十年。

“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遍地蛤蟆叫,出堿不出糧”。這四句順口溜,是當時原武公社的真實寫照,受黃河洪災的影響,原武公社三萬畝的耕田内澇嚴重,鹽堿成災,莊稼更是顆粒無收,全公社一半的人靠讨飯為生,一窮二白,讓人絕望。當時有一位領導到原武轉了一圈後說到:“這個窮地方,打的糧食沒種的種子多,别說種一葫蘆打兩瓢,我看種一葫蘆打一瓢,你們看看,全公社連個老鸹窩都沒有”。原武公社的處境,可見一斑。

為什麼原陽大米那麼多(科普原陽大米之父)2

然而就是在這麼一片讓人絕望的地方,喬永慶用自己的信心和決心,種下了一顆希望的種子,在日後結出了“原陽大米”這個金色招牌。

為解決原武公社的糧食生産問題,喬永慶對原武公社進行了深入調查,他發現1958年這裡曾經進行過稻改,但因為隻灌不排,導緻土地的鹽堿情況更加嚴重,稻改也以失敗告終。有位農民形容當時的稻改,“隻吃不屙,不憋死才怪。”喬永慶從這位農民的話語中受到啟發,找尋出根治鹽堿的規律,要有灌有排,才能有效降低土地鹽堿度。

為什麼原陽大米那麼多(科普原陽大米之父)3

于是,1968年,喬永慶開始在原武公社南關大隊試種水稻600畝,汲取前人的教訓,這次的稻改試驗更注重灌排結合,讓黃河水進得來,又出得去,為水稻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功夫不負有心人,這600畝稻田當年的畝産就達到了450斤。看到希望的原武公社人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在喬永慶的指導下,紛紛開始種植水稻。

僅兩年時間,原武公社的水稻種植面積就擴展到了7000畝,平均畝産304斤,“萬畝堿區變良田,黃水引來稻花香”的夢想終于變成現實,原武公社破天荒的從缺糧社一躍成為餘糧社,創造了黃河兩岸鹽堿地上的奇迹。1973年,《人民日報》在頭版用《引來黃河水 堿區稻花香》為題目,對原陽縣除鹽堿收稻米脫貧窮進行了高度評價和贊揚,喬永慶當居首功。

為什麼原陽大米那麼多(科普原陽大米之父)4

1965年到1975年10年間,原武公社在喬永慶的帶領下,逐漸改變貧窮落後的局面,依靠水稻解決了自己的溫飽。原武公社糧食畝産從1965年的190斤增加到1975年的1500斤,由“三靠”公社(吃糧靠統銷,花錢靠救濟,治病靠免費)變成了“地成方、樹成行,排灌暢通無阻擋”的豫北小江南,水稻成就深受河南省委和國務院領導的重視,甚至引起美國、巴基斯坦、伊拉克等國的土壤專家專程來考察、取經。

1980年,喬永慶被調至同樣貧困的封丘縣,幫助封丘縣人民脫貧。喬永慶借鑒原武引黃稻改的經驗,結合封丘當地實際情況,在沿黃河的7個鄉93個村進行水稻種植試驗,高渠引灌,低渠排堿,讓封丘的2萬畝水稻在第一年畝産就高達315公斤,結束了多年吃統銷糧的曆史。

為什麼原陽大米那麼多(科普原陽大米之父)5

1992年6月19日,喬永慶同志逝世,終年54歲。“為黨為國勤政愛民當做終生事業 斯人無處不建工/治沙治堿引黃稻改費勁畢生精力 百姓有口皆是碑”,這幅挽聯高度概括了喬永慶同志的一生。為紀念喬永慶的豐功偉績,1998年12月,原武村民自發捐款捐物,在原陽東街玲珑塔旁,為喬永慶同志立碑紀念,紀念他引黃稻改,造福一方的功績。時至今日,每逢過年過節,還會有老百姓自發地到碑前來祭奠他。

為什麼原陽大米那麼多(科普原陽大米之父)6

吃水不忘挖井人,喬永慶将自己的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原陽父老和原陽大米,他也用自己的一生,诠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含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