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認為兔子好養,其産仔多、長得快,養上幾隻種兔用不了多長時間便可以發展成一大群,可真開始養兔之後才會發現,兔子原來這麼愛生病,而且生病後特别容易死亡。今天小編便給大家介紹一下兔子幾種常見病,以及相應的防治方案。
1、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瘟)
說兔病毒性出血症可能有人不知道,如果說兔瘟可能大家都不會太陌生,這是對兔子危害非常嚴重的一種急性、熱性、敗血性和毀滅性傳染性疾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沒有明顯的季節性,但是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換季時發病更多,3月齡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不過近年也有幼兔發病案例,不過症狀和死亡率相對于青年兔、成年兔較輕。本病發病較急,兔子常常沒有任何症狀便會出現死亡,死前有尖叫、掙紮、奔跑及抽搐等症狀表現,部分患兔死亡前鼻孔還會流出泡沫樣的血液。病程稍長的患兔則會有精神不振、食欲減退、快速消瘦及體溫升高等症狀表現。
對于本病并沒有特效治療方案,隻能加強預防,成年兔每年至少免疫2~4次兔瘟疫苗,幼兔30日齡首次免疫兔瘟疫苗,到45日再次加強免疫一次兔瘟疫苗。
2、兔巴氏杆菌病(鼻炎)
兔巴氏杆菌病是造成兔子鼻炎、肺炎的罪魁禍首,也是兔場頑疾,可以說國内絕大多數兔群都攜帶有兔巴氏杆菌。本病的發生無明顯的季節性,但冷熱交替、氣溫驟變、悶熱、潮濕、通風不良、空氣污染等因素都可以成為發病誘因,兔子發病後會有流鼻涕、氣喘、體溫升高、食欲減退等症狀表現,嚴重的患兔常因呼吸衰竭而出現死亡。另外兔巴氏杆菌還可以造成兔子中耳炎,并使兔子出現歪頭的症狀。
青黴素、鍊黴素、林可黴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泰樂菌素等藥物,對兔巴氏杆菌病都有不錯的效果,發病早期一般用藥2~3天便可以收貨不錯的效果。兔巴氏杆菌雖然也有相應的疫苗,但是疫苗保護效果不佳,注射疫苗後隻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發病率,并不能完全杜絕發病。預防兔巴氏杆菌病重要的是做好日常飼養管理,比如兔舍衛生消毒與通風、冬季保溫、夏季降溫等,對于病兔應及時隔離,避免緻病菌在兔群中擴散。
3、兔金黃色葡萄球菌病(母兔乳房炎、仔兔黃尿病、膿包)
兔金黃色葡萄球菌病是母兔乳房炎、仔兔黃尿病及膿包的罪魁禍首,同樣屬于兔場頑疾,幾乎每個兔場都會有着幾種病的出現。母兔因仔兔咬傷、籠底刺傷等原因使乳房出現傷口後,金黃色葡萄球菌便會入侵,使母兔出現乳房炎,患病乳房部位出現硬塊。而仔兔吃了帶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奶水後,便會出現仔兔黃尿病,會有漲肚、嚴重腹瀉等表現。膿包則多在傷口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後發生,例如頸部注射部位、咬傷部位等。
對于金黃色葡萄球雖然有很多治療方案,慶大黴素、土黴素及青黴素等均有不錯的效果,但是從實際養兔生産過程來說,并沒有太大的治療價值,建議直接淘汰。母兔發生乳房炎後治療難度較大,即便治好了,下胎哺乳時仍有較大可能複發,而仔兔患黃尿病,母兔肯定有乳房炎,這種情況下隻能寄養或人工哺乳,寄養可能感染其他母兔及仔兔,人工哺乳則太麻煩且成本較高。
4、兔拉稀
幼兔比成年兔更容易出現拉稀,特别是剛斷奶的幼兔拉稀的發病率非常高。兔子拉稀并不全是腸道感染大腸杆菌、沙門氏菌或魏氏梭菌等緻病菌,更多的時候則是由于飼料品質或飼喂不當所緻。
首先考慮飼料品質,如果兔群出現出現大量拉稀症狀的患兔,特别是在剛剛換料之後,則要考慮飼料有沒有黴變,或者考慮兔子不能适應。這種情況下一般不需要刻意治療,提高飼料品質之後兔子便會好轉。
其次考慮飼料喂量,幼兔拉稀,特别是剛斷奶的幼兔拉稀,很多時候都是撐的,由于其消化功能還比較弱,如果一次性吃進太多的飼料便可能出現腹脹、拉稀等症狀。對于幼兔應少喂多餐,每天飼喂3~4次,并讓其保持七八分飽的狀态。
最後考慮兔子感染大腸杆菌、沙門氏菌或魏氏梭菌,細菌性腹瀉一般多發生于普通腹瀉之後,健康兔子很少直接出現細菌性腹瀉。
兔子拉稀後的治療,一定要先減少飼料喂量以減輕消化負擔,可喂乳酶生或乳酸菌素片等益生菌制劑增加胃腸有益菌數量,從而達到增強消化能力、抑制緻病菌的目的,同時還要給兔子注射慶大黴素、恩諾沙星等藥物防止或治療細菌感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