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練多年的我,受溜肩困擾多年。好在我的工作需要不斷求知和探索,在多年的學習和教學中,關于“溜肩糾正”積累了很多書上沒有的想法,本文分享其中的關鍵認知。
關于溜肩:不能練的動作,及一定要練的動作。
01什麼是溜肩“溜肩”其實是個大衆用語,描述的是肩膀和上斜方肌的坡度很大。
雖然看起來溜肩≠體态真的有問題,但在某些肩帶排列問題下,身體确實會看起來有不該有的溜肩。
這個問題主要是“肩胛骨下旋”。
▲肩胛下旋
肩胛骨在理論上的中立位,會有5~10°的上旋,這裡指的是肩胛内緣與垂直的角度。
▲肩胛中立
當肩胛骨上旋不足,發生了下旋,那麼肩膀的高度便下降,于是看起來溜肩。
▲溜肩
Ps:有的肩胛骨下旋異常不會出現肩膀高度變低,但是往往也會看起來溜肩,大家感興趣的話以後再深入分享。
02 溜肩不能練的動作由于肩胛骨“往下掉”,會存在動作模式的異常,若錯誤動作被高次重複,無疑會讓身體發生損傷和疼痛。因此主要有以下兩類動作不能練:
❎ 舉過頭頂的動作
❎ 加劇溜肩的動作
➤對于舉過頭頂的動作
“溜肩”意味着存在“肩胛骨下旋”,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就是“肩胛骨上旋不足”。
當肩胛骨上旋不足,各種需要手臂舉高的動作就會被限制,因為“肩肱節律”無法被展開。
“肩肱節律”指的是,手臂完全擡高,需要有約60°的肩胛骨上旋,外加約120°的盂肱關節外展,綜合實現180°的手臂完全高擡。
▲肩肱節律
這個在擡臂動作中的肩胛骨上旋,是配合着動作進程一點點展開的,如果存在溜肩的問題,肩胛骨的上旋會不足,于是盂肱關節會代償性地完成更多外展。比如肩胛骨隻上旋了40°,盂肱關節展開了140°。
▲肩肱節律異常
這個動作異常将直接引發“肩峰撞擊綜合征”,簡單理解為“擡臂時肩疼”。
隻有當擡臂時肩胛骨充分上旋,肩峰下才有足夠空間允許擡臂,避免軟組織的擠壓和磨損,疼痛才能得以避免。
▲肩峰下空間
反之,溜肩的人肩肱節律紊亂,無法執行無痛的擡臂,因此舉過頭頂的動作不能做。
這類動作以“推舉”類動作為主。如果你溜肩,是不是很久都不敢做推舉了?
➤對于加劇溜肩的動作
“溜肩”是一個靜态姿勢偏差,也是一個動态動作代償。簡單理解為:身體會傾向于用溜肩的方式完成動作。
有什麼動作會非常容易靠溜肩代償/借力呢?
一系列肩内收動作。
如果你想讓手臂在身體側方内收發力,溜肩的人會很喜歡靠溜肩借力,因為當肩胛骨下旋,會帶動大臂一起向内運動,哪怕盂肱關節沒有任何運動,也會造成大臂内收的空間變化。
▲肩胛下旋代償肩内收
相關的動作,比如練背時的“寬距下拉”。
一定是寬距下拉,不是窄距下拉。因為當采用寬距時,大臂的運動集中在身體側面,關節運動更符合“肩内收”,于是很容易靠“肩胛骨下旋”代償“肩内收”,讓溜肩惡化。
▲錯誤的寬距下拉
如果采用的是窄距則問題不大,因為窄距的下拉中,肩關節運動軌迹是前後方向(矢狀面),不是外内方向(冠狀面)。
相關的動作,比如還有練胸時的“高位夾胸”。
這個動作的軌迹也以肩内收為主,同樣易用“肩胛骨下旋”代償。同樣是将繩索拉至肚臍眼,但是靠的更多是肩胛下旋,而不是肩内收。
抛磚引玉到此,大家可用同樣的邏輯思考其它健身動作。
03 溜肩一定要練的動作溜肩一定要練的動作是:
✅ 舉過頭頂的動作
✅ 大臂内收的動作
上面你認為不能練的動作,都是你一定要練的動作。
原因很簡單:
永遠不練擡臂動作,難道一輩子都不再擡臂嗎?
永遠不練内收動作,難道一輩子都靠溜肩代償嗎?
如果你接受溜肩的事實并且沒有糾正的欲望,那麼這些動作确實不應該去訓練,因為你怎麼做都是錯的;
如果你不甘于溜肩,想試圖做出改變去實現糾正,那麼将這些動作做好,就是你應該有的目标。
能順利且自如的做好完全擡臂和内收抗阻動作,是溜肩得以糾正的關鍵指标,它意義深遠,因為它代表着你可以無痛擡臂,代表着不再借助溜肩來代償。
但是,如果你溜肩,并且你正在糾正溜肩,這些動作不應該是你優先訓練的,因為你尚未具備将這些動作做好的能力。
➤緻密化的筋膜需要得到松解
➤肩胛骨需要找到上旋運動的感覺
➤盂肱關節需要提高控制度
➤肩胛骨和盂肱關節能夠協同的配合好
然後你才能做無痛地擡臂、無代償地肩内收。并且你一定要将正确的動作重複訓練,直到它成為本能。
這個環節在我們糾正邏輯鍊的終端,叫“動作整合”,是糾正末期才能進行的訓練,沒有捷徑可走。
溜肩會做錯什麼,就将什麼做好;
在哪兒跌倒,就在哪兒爬起;
它們的邏輯是一樣的。
人的一生由無數個決定組成,每一個決定,都反應着你的心智模式。
所以,你決定好今天要練什麼了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