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8日訊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與群衆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它既是曆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的文化資源,是一個國家、民族曆史文化的主要載體,被譽為“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民族記憶的背影”。龍燈扛閣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舞蹈,發源并流傳于臨沂市河東區九曲街道三官廟社區一帶,至今已有兩三百年的曆史,是一種民間舞龍和扛閣結合在一起表演的廣場舞蹈。龍燈扛閣一般在春節至元宵期間表演,過去多用于祀神和求雨。
“我們村緊靠沂河,每年汛期沂河裡都發大水,相傳那時候有一個水獸把水攔住了,漫過來了。村民商量咱紮一條龍。敬一敬河神吧。紮好了龍開始舞龍,村民在下面看,小孩也想看,大人沒辦法把小孩扛在肩上去看,有一個李氏鐵匠說小孩看不到怎麼辦,咱做一個鐵架,他琢磨着做一個鐵架卡在背上,把小孩扛過大人頭頂一米多高。我們的舞龍有鼓點伴奏,大人扛着小孩也随着鼓點扭起來了,就把扛閣加入到了舞龍隊裡去一起表演。”龍燈扛閣傳承人楊貫秋介紹了龍燈扛閣的由來。
大人把孩子扛在頭頂的鐵座椅上,就是所謂的扛閣。三官廟社區最初隻有舞龍,後來把扛閣加入其中,成為了固定的表演形式。孩子們穿上色彩鮮豔的表演服裝,扮演八仙過海等神仙角色,穿梭在舞動的長龍之間,更加豐富了表演内容,使之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表演隊伍。
龍燈扛閣傳承人楊貫秋表示,村每年逢年過節都要把龍燈扛閣舞起來。到了83年以後,因為十裡八鄉的村民都要求他們去演,逢年過節都要求去喜慶喜慶,隊伍就慢慢擴大,那時候的場面就是每到村莊,村民都去村頭迎接,當時的心情是很高興。
舞龍表演在全國各地都很盛行,并不稀奇,但是“龍燈扛閣”把舞龍和扛閣交織在一起,實為罕見,為當代民間龍燈表演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藝術特色鮮明,在全國獨樹一幟。201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三官廟社區的居民也一步一步登上了更大的舞台,把龍燈扛閣帶到了全國人民的面前。
“2000年我們受重慶銅梁邀請參加了舞龍大賽,獲得了一等獎,也獲得了‘齊魯神威獎’的榮譽稱号。2008年奧運火炬傳遞,在臨沂我們參加了迎接奧運火炬;到了2009年的時候我們又參加了第十一屆全民運動會,到了2010年我們參加了上海世博會,同時也獲得了最高榮譽 。”龍燈扛閣傳承人楊貫秋說。
龍燈扛閣的傳承不僅僅是在于居民們日常的排練和演出,還在于他們對紮制長龍這項手藝的不懈追求。他們傳承着紮龍的傳統手法,又不斷尋求創新,先後紮制了“竹節龍”、“草龍”、“荷花龍”等新花樣,色彩明豔、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威武霸氣。
龍燈扛閣傳承人楊貫秋向記者介紹道,龍燈扛閣的龍跟其它都不一樣,這個龍頭又粗又大,舞個三五年都不會壞,無論多忙,每年還是必須紮一條整龍。
相較于很多地方的舞龍都是清一色的男壯丁,三官廟社區的舞龍還加入了女性的柔美之風,豔麗輕巧的荷花龍就是專門為女隊員研制的,讓女性也能加入到這一項盛大的歡慶活動裡。
荷花龍比較小巧,比較秀氣,适合女同志舞,荷花龍的身體就一節,适合玩造型。大青龍,又稱蒼龍,這個龍頭比較沉比較重,它本身的重量就在十五斤左右,舞起來得五六十斤,七八十斤,尤其要遇到風的時候就達到一百多斤沉,這個适合男同志去舞,本身它的軟節就接近三米長,再加上它的硬節,這個硬節一米多長,舞起來也得有二三十斤沉,都得是青壯年才能舞這個大龍。楊貫秋是龍燈扛閣第九代傳承人,從小到大,耳濡目染,對龍燈扛閣有着深厚的情感,對舞龍和紮龍都有很深的研究。
龍燈扛閣傳承人楊貫秋說:“我今年56了,我從小就愛好這個,我們村老人舞龍我就跟着看,到了18歲的時候我就正式加入了龍燈扛閣表演,從83年我就開始舞龍,到現在已經38年了,當時我是舞龍頭,領導重視,我就當了隊長,打那以後我更加喜愛這一行。舞龍、排練,到了後期紮龍,我從那以後就一手操作起來了。”
龍燈扛閣不僅是楊貫秋一個人的愛好,更是全體三官廟人的情懷。他們在三官廟旁邊設立了傳習廳和展示廳,鄉村們閑暇時都會來轉一轉,聊聊共同的回憶。
“我從年輕,小的時候,小孩就很喜歡,就跟着看景,我們村龍燈扛閣還有高跷,我從小就跟着看,等大了有機會就能參加。不光我, 我們村大部分群衆社員都怪愛好這個事,所以說三官廟對龍燈扛閣一直也沒撂下,都圖玩個高興。”龍燈扛閣鑼鼓隊員李效印說。
龍燈扛閣舞龍隊員沈常磊說:“我從嫁入這個村開始就開始舞龍,已經有十五六年的時間了,我們舞龍其實也是活躍我們村的氣氛,也鍛煉我們的身體,我感覺挺好的。”
采訪時,三官廟社區居民告訴記者,沒事的時候看看莊的龍燈扛閣,年年都是一種娛樂的形式,歡歡喜喜、歡歡樂樂過大年,非常熱鬧,也是比較好的文化形式。龍燈扛閣在三官廟社區沿襲三百年未曾斷絕,深深融入進了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血脈裡,一代又一代的人加入表演又年邁退休,全村參加過演出的群衆不計其數。
龍燈扛閣傳承人楊貫秋介紹道:“龍燈扛閣現在已經到了三百多人參加這個節目,我們七條龍,最多的時候有16個扛閣,坐扛閣的小孩現在都當了爺爺奶奶了, 最小的都當了爸爸媽媽了,現在又把他們的孩子帶到隊伍裡來,就是這樣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大美不言在民間,民間文化是人民大衆的文化,生活的文化。它生于民間、興于民間、藏于民間,最接地氣,最好地保留了中華文化的根脈,留下了中華文化的特殊印記,傳播、弘揚着民間智慧,具有廣泛持久的影響力和生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