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老水廠?曾為結束無錫沒有自來水曆史作出重要貢獻的梅園水廠,2008年8月19日被列入第二批工業遺産保護名錄,如今廠址上雜草叢生,如一片破敗之境民建無錫市委向本報“人民建議征集”欄目反映,我市在工業遺産保護利用的過程中還存在不少缺憾,政府職能部門應協調配合,梳理檢查工業遺産,因地制宜制定措施,保留底蘊忌過度開發,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以前的老水廠?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曾為結束無錫沒有自來水曆史作出重要貢獻的梅園水廠,2008年8月19日被列入第二批工業遺産保護名錄,如今廠址上雜草叢生,如一片破敗之境。民建無錫市委向本報“人民建議征集”欄目反映,我市在工業遺産保護利用的過程中還存在不少缺憾,政府職能部門應協調配合,梳理檢查工業遺産,因地制宜制定措施,保留底蘊忌過度開發。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梅園水廠建成供水,從此錫城百姓喝上清澈甘洌的自來水。在炎夏依舊清涼的管社山莊,有一個思源亭,之前是梅園水廠取水口,這是無錫第一個自來水取水口。如今,梅園水廠完成曆史使命,走在廠區,可見一些設備長年累月裸露在風雨中,斑駁發鏽。自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工業遺産保護名錄,梅園水廠近9年來似乎被漸漸遺忘。對此,網友們也感歎不已,在論壇上貢獻金點子。如網友“beargrylls”提議,可以考慮和無錫數字電影産業園合作,建個外景基地;網友“yds”提出,水廠具有廣泛的利用空間,可以考慮與商業、辦公相結合進行改造,向商業、辦公等現代服務業轉型,實現同一空間下的功能轉換。
無錫的工業建築遺存豐富,業内很多人把無錫稱為“中國工業遺産保護的象征地”。目前我市工業遺産再開發利用主要有三種用途:轉型為文化産業園區、成為公共文化設施、局部保留成為市民娛樂休閑服務街區。從全國來看,随着文化創意産業的興起,廢棄的工業廠房受到藝術家們的青睐,大量工業遺産被改造成文化創意園區。無錫也進行了一些工業遺址改造實驗,位于古運河畔的蠶絲業倉庫舊址改為北倉門文化創意産業園,原雪浪鋼廠改建成華萊塢……但從各文創園區目前的建設、招商、發展及銷售稅收産出情況來看,和上海、杭州、武漢等地發展成熟的文化創意産業園相比,無論從規模定位、品牌效應、産業規劃、産業鍊的形成、公共服務平台的建設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距。
一些研究者反映,目前我市缺乏明确的工業遺産保護政策和統一的文化創意園區發展規劃和立法。園區無法形成自有的創意品牌,更無法形成具有拉動效應的文化創意産業鍊。各級政府在園區建設方面各自為政,園區定位混亂導緻重複競争、資源浪費,還缺乏相關産業扶持政策及公共服務平台的有力支撐。
民建無錫市委相關人士認為,工業遺産保護涉及多個部門,應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确立牽頭部門,從市級層面制定統一的工業遺産保護政策和文化創意園區地方性法規,從源頭上規範園區的規劃、審批及建設程序。政府應在文化創意産業發展中積極制定各類産業扶持政策,“在财政政策上可以出台專項的文化創意項目資金,在稅收優惠、投融資、土地政策上也要有所扶持。”一些民建會員建議,政府應完善公共服務平台的搭建,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讓全市的文創産業發展規劃布局更科學、更合理,形成産業規模效應。他們共同呼籲:“将工業遺産與創意産業相結合,讓‘沉睡’的工業遺産煥發第二次生命,轉化成為推動城市發展的新的增長點。”(邵益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