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自然條件其實并不是很好。幾十年來,韓國經濟迅速崛起,主要依靠加工和出口貿易,這點和日本很像。
由于我國的市場龐大,韓國又離我們很近,所以“韓流”一度在國内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其中包括:汽車、家電、化妝品、服裝、電子産品和韓劇等。
但近些年,我們會發現在日常生活中,好像越來越少看到韓國商品的影子了。
這期我們就來聊一聊,韓國商品在我國怎麼樣?為什麼越來越不行了?
“哈韓”這個詞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曾經特指那些熱愛韓國文化的人群,他們從穿衣打扮,到生活習慣,都喜歡模仿韓國,這一現象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
21世紀初,韓國大力發展文化産業,讓韓國的綜藝、影視、偶像火遍亞洲,其中就包括中國。
韓國的化妝品和電子産品,迅速成為年輕人的最愛,比如化妝品牌悅詩風吟、伊蒂小屋等。
2016年後,随着韓劇的預冷,韓國文化也從我國市場慢慢退出。這些護膚品牌的實體店也紛紛倒閉,知名度也大大降低。
十幾年前國内手機市場中,三星也是如日中天,一度占據國内20%以上的市場份額。
不但在中低端手機市場吊打其他品牌,在高端市場也是唯一能和蘋果抗衡的品牌。
如今的三星手機,雖然在國外仍然銷量很好,并且經常在出貨榜上位居第一。
但在國内幾乎已經沒有什麼存在感了,即便每年的新機型發布也很少有人關注,市占率隻能維持在0.5%左右,甚至連生産線都關掉了。
情況差不多的還有韓國品牌的汽車。
以現代和起亞為代表的韓系車,一方面特點是顔值普遍不錯,另一方面性價比也很高。
所以韓系汽車在我國銷量也不錯,2016年在我國甚至銷售了114萬輛,占據當年7.4%的市場份額。
我們都知道,我國汽車市場外資品牌居多,主流包括德系車、美系車和日系車等,甚至還有英法意大利等國家的品牌。可謂是競争激烈,所以有這麼多的市占率也确實不易了。
但巅峰期過後,在我國的韓系車銷量卻迅速下滑。
到2021年,現代全年累計銷售下降到38.5萬輛,韓系車整體在我國市場份額還不到2%。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韓系車銷量在未來幾年裡還會不斷地萎縮。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上文我們說過韓系車最大的賣點之一就是性價比,而這點正好也是我們國産車的主要賣點。
原本我們國人,對國産車還是不夠認可的,汽車怎麼地也得是個合資品牌。
如今随着經濟的發展,我們的年輕人更願意接受國貨了,并且發現國産品牌在很多領域也并不比外國品牌差。
如果說在高端市場,德系車仍然占據絕對優勢。
那韓系車和國産車打性價比,那無疑是沒有任何優勢的。所以國産汽車品牌市占率的逐步上升,主要搶占的就是韓系車的份額。
也不光是在我們國内市場,其實2021年我國汽車的出口總量,已經超過了韓國,更是驗證了這一觀點。
還一個原因就是,韓系車向來不怎麼重視中國市場,這從車型的定制上就能看出。
且不說像其他合資品牌一樣,為中國市場需求專門修改車型配置,韓系車就幾乎沒怎麼針對本地市場進行過研發。
其實同樣的問題,還出現在三星手機身上。正是因為幾年前三星手機在電池問題上的雙标,一方面對歐美消費者進行賠償,另一方面卻對中國消費者不管不顧,才引起後續市場份額的一再降低。
最近,另一個韓國食品品牌,同樣也是犯了類似的錯誤,那就是“好麗友”。
過去的10年,不但在我國市場上的日本産品紛紛退市,連韓國産品也逐漸地減少了。
(相關閱讀:獨特情懷的“日本産品”,在中國怎麼樣了?)
如今,韓國無論從領導層,還是民間,都對我國産生極高的仇視心理。
當然,韓國商品在我國市場走低,不代表在國際市場也不行了。
由于多年的積累,無論是在造船行業,還是芯片技術等領域,韓國還是有優勢的。
所以可以預見,未來韓國産品在我國市場還會逐漸淡化,并且在國際上中韓商品的競争也會越來越激烈。
同時,也希望我們自己的品牌,能夠不斷地進步,發揮自身優點和特點,盡快搶占外國品牌的市場份額。
歡迎點擊關注,留言互動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