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用範圍
人工挖孔灌注樁宜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黏性土、粉土、填土、中等密實以上的砂土、風化岩層,也可在黃土、膨脹土和凍土中使用,适應性較強。在地下水位較高,有承壓水的砂土層、滞水層、厚度較大的流塑狀淤泥、淤泥質土層中不得選用人工挖孔灌注樁。人工挖孔樁的孔徑(不含護壁)不得小于0.8m,且不宜大于2.5m;孔深不宜大于30m。當樁淨距小于2.5m時,應采用間隔開挖。相鄰排樁跳挖的最小施工淨距不得小于4.5m。
2、工藝原理
人工挖孔灌注樁是指在樁位采用人工挖掘方法成孔(或端部擴大),然後安放鋼筋籠、灌注混凝土而成樁。
3、施工工藝
(1) 施工機具
人工挖孔樁的機具比較簡單,主要有:
1) 吊架。可用木頭或鋼架構成。
2) 電動葫蘆(或手搖辘鏟)和提土筒。用于材料和棄土的垂直運輸以及施工工人上下。使用的電動葫蘆、吊籠等應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動卡緊保險裝置,不得使用麻繩和尼龍繩吊挂或腳踏井壁凸緣上下。電葫蘆宜用按鈕式開關,使用前必須檢驗其安全起吊能力。
3) 短柄鐵鍬、鎬、錘、釺等挖土工具。
4) 護壁鋼模闆。
5) 鼓風機和送風機。用于向樁孔中強制送入新鮮空氣。當樁孔開挖深度超過10m時,應有專門向井下送風的設備,風量不宜少于25L/s。
6) 應急軟爬梯。樁孔内必須設置應急軟爬梯供人員上下。
7) 潛水泵。用于抽出樁孔中的積水。其絕緣性應完好,電纜不應漏電,檢查是否有劃破。有地下水應配潛水泵及膠皮軟管等。
8) 混凝土澆築機具、小直徑插入式振動器、串筒等。當水下澆築混凝土時,尚應配導管、吊鬥、混凝土儲料鬥、提升裝置(卷揚機或起重機等)、澆築架、測錘。
(2) 工藝流程(圖1)
圖1:人工挖孔灌注樁
(3)主要施工方法
1) 混凝土護壁施工
混凝土護壁的施工是人工挖孔灌注樁成孔的關鍵,大量人工挖孔樁事故,大都是在灌注護壁混凝土時發生的,順利地将護壁混凝土灌注完成,人工挖孔樁的成孔也就完成了。人工挖孔樁混凝土護壁的厚度不應小于1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并應振搗密實;護壁應配置直徑不小于8mm的構造鋼筋,豎向筋應上下搭接或拉結。
混凝土護壁形式分為外齒式和内齒式兩種,如圖2所示。
圖2:混凝土護壁形式:(a)外齒式;(b)内齒式
開孔前,樁位應準确定位放樣,在樁位外設置定位基準樁,安裝護壁模闆必須用樁中心點校正模闆位置,并應由專人負責。第一節孔圈護壁井圈中心線與設計軸線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孔圈頂面應比場地高出100〜150mm,壁厚應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mm。
孔圈護壁施工的基本規定
孔圈護壁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護壁的厚度、拉結鋼筋、配筋、混凝土強度等級均應符合設計要求;
(2)上下節護壁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50mm;
(3)每節護壁均應在當日連續施工完畢;
(4)護壁混凝土必須保證振搗密實,應根據土層滲水情況使用速凝劑;
(5)護壁模闆的拆除應在灌注混凝土24h之後;
(6)發現護壁有蜂窩、漏水現象時,應及時補強;
(7)同一水平面上的孔圈任意直徑的極差不得大于50mm;
(8)當遇有局部或厚度不大于1.5m的流動性淤泥和可能出現湧土湧砂時,護壁施工可按下列方法處理:
(a) 将每節護壁的高度減小到300〜500mm,并随挖、随驗、随灌注混凝土;
(b) 采用鋼護筒或有效的降水措施。
2) 樁體混凝土灌注
挖至設計标高,終孔後應清除護壁上的泥土和孔底殘渣、積水,并應進行隐蔽工程驗收。驗收合格後,應立即封底和灌注樁身混凝土。灌注樁身混凝土時,混凝土必須通過溜槽;當落距超過3m時,應采用串筒,串筒末端距孔底高度不宜大于2m;也可采用導管泵送;混凝土宜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實。當滲水量過大時,應采取場地截水、降水或水下灌注混凝土等有效措施。嚴禁在樁孔中邊抽水邊開挖邊灌注,包括相鄰樁的灌注。
(4)安全措施
1) 孔内必須設置應急軟爬梯供人員上下;使用的電動葫蘆、吊籠等應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動卡緊保險裝置,不得使用麻繩和尼龍繩吊挂或腳踏井壁凸緣上下。電動葫蘆宜用按鈕式開關,使用前必須檢驗其安全起吊能力;
2) 每日開工前必須檢測井下的有毒、有害氣體,并應有足夠的安全防範措施。當樁孔開挖深度超過10m時,應有專門向井下送風的設備,風量不宜少于25L/s;
3) 孔口四周必須設置護欄,護欄高度宜為0.8m;
4) 挖出的土石方應及時運離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周邊Im範圍内,機動車輛的通行不得對井壁的安全造成影響;
5) 施工現場的一切電源、電路的安裝和拆除必須遵守現行行業标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範》JGJ46的規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