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麻醉邏輯
面罩給氧是麻醉誘導非常關鍵的一步,患者在誘導後呼吸變淺至消失,先進行輔助呼吸,然後需要控制呼吸,麻醉醫生通過擠壓皮囊内的氣體形成吸氣相,松開即為呼氣相,此時患者的每次呼吸均由麻醉醫生掌控。
單人操作面罩加壓給氧是麻醉醫生的基本操作,實施在幾乎所有的全麻患者,看似簡單,但高質量的面罩加壓給氧并不容易,通氣過程中氣道壓過高易形成胃腸脹氣。
單人操作都是“EC”手法,形成“E”的三個手指提下颌,“C”的食指與拇指密閉面罩,另一隻手擠壓皮球,兩手配合形成每一次呼吸動作;很多初學者圖省事采用雙手控制面罩機控呼吸,并不提倡。
本文就來侃侃這其中的細節,說說面罩加壓給氧的“正确姿勢”,做好以下這些細節有助于提高通氣效率、避免胃腸脹氣:
面罩加壓通氣的目标是将氧氣送入肺内,但由于是正壓通氣,壓力過大就會有一部分氣體進入胃内、甚至腸管内,此現象在小兒患者尤其常見,在腹腔鏡手術時常可見到脹大的胃腔。
脹大的胃腸明顯增加誤吸、術後呃逆、惡心嘔吐等并發症發生率。避免胃腸脹氣的關鍵是降低控制呼吸時氣道峰壓,将吸氣壓力控制低于20cmH2O,手捏球囊能時時感受到氣道阻力可能受益。即使不慎形成了明顯的胃脹氣,也應在術中置入細胃管排出氣體。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隻要醫護通過努力就可以避免的并發症,就應該杜絕!面罩加壓通氣引起的胃脹氣就屬于此類,麻醉醫生更多一點細心與關注,胃腸脹氣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一點小感想,與您共享,希望予您收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