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一部手機的使用變得舒适,大概需要在兩方面花費一些心思。
過去幾年,尤其是中國手機廠商,在手機外形硬件的設計上一直在進行你追我趕,做出了不少大膽創新的工藝設計,這些設計也算是引領了手機行業的向前發展。但俗話說得好,在我們這個制造大國裡,作出一些硬件的改動是很容易的,我們擁有着世界上最先進的制造解決方案,但想要真正在整體體驗上拉開差距,最終總會落到由軟件定義的系統方案上。
但是,在系統軟件上實現引領就沒那麼容易了。
這樣的感觸其實在去年就有過一次,當時正值vivo OriginOS的發布——我們在它身上,第一次看到了那個耳目一新的手機操作系統,我們也期待着在這之後我們的系統層面也能有所改變。
比如如果你過去使用過OriginOS,就會發現在主屏格局上,OriginOS已經在嘗試突破Android既有的桌面設計框架,通過“原子”帶來更多的靈動變化的功能選擇。這确實更貼合我們中國本土化app的“國情”,這點其實在其他幾家國産手機廠商中,也算是走得比較靠前的。
時隔一年,vivo的全新OriginOS Ocean在12月9日正式發布,我們也有機會在發布會後進行了比較詳細的上手。平心而論,vivo這幾年在系統上的進步是肉眼可見的,而這一次,也算是vivo在OriginOS系統層面的又一次蛻變。
這次我們先不去講那些設計理念,體驗一個系統最好是從解鎖的那一刻開始。
打開屏幕,解鎖界面被幾個功能元素重新組合,乍一看,其實我們可以率先發現Origin Player原子随身聽被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這種感覺有點像是将手機整合成為了一個音樂播放器。
我一直認為交互設計的初衷,就是讓用戶日常高頻的功能交互,能更快捷和簡單地完成。
看起來這兩年,手機音樂的使用頻率已經在用戶碎片化的時間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原子随身聽也化身成為了一個可以随時啟動的全功能播放器。
但原子播放器本身是一個工具,它需要連接的内容由QQ音樂、網易雲音樂等第三方公司提供,所以原子播放器需要自己走出去,與主流的音樂内容App溝通。這方面,目前QQ音樂、酷狗音樂、網易雲音樂、喜馬拉雅、i音樂已經達成了深度合作。
在原子播放器上,音樂列表和收藏列表經過了全新的設計,在播放音樂的過程中,音樂面闆上的色彩、形狀還會随着音樂類型和播放狀态顯示不同的樣式。
比如舒緩的音樂,它們像兩個遊離的原子;而稍顯節拍的音樂,它們會随着鼓點扭動:而音樂音量也被細膩地設計在了模塊底部。
僅僅在這個原子播放器上,已經可以看到OriginOS Ocean此次UI更新的大半元素。通過多彩色塊和淡雅的畫面呈現的OriginOS Ocean身上,其實是一套數字革命的設計體系。
在理念上,vivo認為,數字世界的呈現和交互日漸趨同,但它本應是更為多變而充滿樂趣的。為此,Origin Design重新思考并重構了這一切,帶來了一次全新的變革。
比如在電話中,色塊和動效的引入就可以自動區隔出聯系人與陌生人,兩者在來電時分别顯示動效較為“舒緩”和稍顯“死闆”的不同圖形。
鎖屏界面上另外一個更大的變化在于,超級卡包與小窗進行了完美融合,無需離開當前頁面,也能順暢支付。在搭載大面積超聲指紋技術的機型上,甚至無需解鎖屏幕,隻需滑動将圖标放進指定區域就可以在鎖屏界面即可直接調出支付二維碼,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鍵支付。
實際使用一周後,在呼出效率上确實有所提升,于我而言,确實也有一種“但用難回”的體驗。
我們都知道,這些看似酷炫就完事兒了的各種動效,其實背後需要有一套統一的動效的處理和設計邏輯。而在設計師的手中,其實就是一個将系統顯示分層的過程。
自從去年OriginOS亮相後,我們也在期待原子服務可以繼續開放組件能力,與更多的優秀的互聯網公司深度共創,帶來更多在同一畫面實現“多層級”交互的服務體驗。
但聯合共創的重點在于,vivo需要拿出統一的動效設計邏輯去支撐這些功能設計。
從OriginOS Ocean整體來看,除去它的鎖屏體系,主屏體系、系統架構和原子通知等人機交互模式迎來了全新的進化。主要分為這四部分進行重新設計。
在主屏體系中,此前被“變形器”區分的A、B桌面本次進行了融合,用戶不需要再自主做選擇需要哪種風格,直接帶來了A 桌面,可以同步控制大小、形狀、自定義顔色。看起來用戶在逐步實應了原子服務之後,其實有必要在設計上更進一步。
其次,vivo這次重新設計了圖标和文字的布局,并提供了大中小三檔圖标尺寸。當你調整到小時,發現内部的圖标和文字也都能完美契合到華容網格之中。
對于喜歡同屏堆疊同色app的“收納強迫症用戶”來說也有一個小的優化細節,文件夾可以承載不同尺寸的變形圖标和原子組件,并且支持自定義色彩和名稱。
實際體驗下來,我非常喜歡日程安排以及滴滴等原子組件相關的優化,在桌面層級就可以直接看到我需要的信息,無需進行二級操作。很多原子組件也對比上個版本進行了更精密的優化設計,通過不同色塊顯示不同狀态。隻有和廠商深度定制才能達到這種效果。
vivo在發布會上提到,在控制中心、通知中心、全局搜索、負一屏界面都進行了全新的視覺設計。而在控制中心中,原來的很多控制功能,包括電池、網絡狀态、敏感權限使用現在可以變得更顯性,vivo将隐私安全也提到了更高的顯示層級。
從去年的OriginOS到今年Ocean版本,我感覺整個系統朝着更注重“細節設計”的方向在優化。
我發現,很多功能也被提到一個新高度。
比如在此前,我壓根沒太用過手機官方自帶的閱讀功能,原因也很簡單,如果官方閱讀不能體現區别于其他“今日頭條”app所能提供的差異化體現,相信現在也沒有哪個用戶去重新接觸一款信息流的軟件。
直到遇到原子閱讀。
當然,原子閱讀在内容上和那些信息流app還不能匹敵,我發現其實在内容供應上應該也是同其他app簽訂的合作協議。不過經過原子閱讀重組内容架構後,呈現的是如“雜志”一般更舒适的閱讀界面。
我比較喜歡當閱讀内容結束後,直接向上滑動呈現的是回到上一層的操作——而非左滑,或是繼續下一個可能我不感興趣的話題。
從設計上也體現出了“性能”提升,“斷點續接”也讓用戶感受到閱讀本身帶來的力量,留下閱讀記憶。
而膠囊通知引入了進度條式的設計。比如app的下載安裝類通知,最小化之後會在左上角以膠囊進度條的樣式顯示;而當你在任意界面閱讀浏覽時,無需離開當前頁面,也能實時看到重要的通知内容。
另外一個非常喜歡的功能是原子筆記,在此之前,我最喜歡的一個便簽類應用是“錘子便簽”。而原子筆記有着非常優秀、美觀且邊界的内容編輯系統,并且使用手指來進行長按、拖動、滑動等指尖操作,也可輕松編輯編輯,并且支持量子套件同步到PC。
此外,專業健康服務也來到了OriginOS Ocean。打卡、睡眠、吃藥、經期等健康監測類組件将行為習慣數字化。原子服務也不光是軟件定制,OriginOS Ocean還攜手大健康領域領導品牌歐姆龍合作了全新的血壓管理方式。而與小天才的深度合作,當孩子帶上小天才手表以後,家長可以在組件上看到孩子所在的位置和設備信息,方便家長判斷孩子是否處于安全位置。新增的環境健康類組件,實時獲取環境、噪音狀況,為用戶的戶外活動提供參考。
此前在OriginOS上比較受歡迎的行為壁紙,OriginOS Ocean則帶來了“登峰造極”、“明日之城”和“光之遇見”三種全新版本——用戶在物理世界中行走的每一步,都将以攀爬珠穆朗瑪峰的形式表現出來,真實世界中的時光流轉、陰晴雨雪也被帶入了行為壁紙中,呈現更為震撼和沉浸的攀登過程;“明日之城”則将物理世界的城市建築帶入數字世界,帶領用戶遊覽山水之城重慶的奇妙美景;“光之遇見” 更是将行為壁紙與人際社交進行了新的融合演繹,讓溫暖的遇見從現實生活延伸到數字世界。
當然,上面介紹的主要是在交互層面的一些設計變化,OriginOS Ocean也在緻力于不斷提升系統流暢體驗,據稱,OriginOS Ocean通過了vivo多項針對底層的優化與調教:内存管理大幅提升了後台多應用場景下的體驗,原子動效引擎幫助許多動效難題取得了突破,瞬時啟停器則讓更多的應用實現常駐後台,真正做到多任務無縫切換,實現流暢與功耗的完美平衡。
我比較關注的用戶隐私安全方面,也迎來了原子隐私系統:一套系統級的隐私安全解決方案。在手機底部左滑通過指紋驗證,即可進入專屬隐私空間,并且擁有便捷、透明且可控的本地化存儲與管理能力。
幾天的使用下來,對比OriginOS,Ocean版本的變化是巨大的,但仍然是一脈相承的。
它仍是簡單的,是舒适的,也是可靠的。
這也是我在這款新系統上的主要感受:過去很多app塞滿了我的手機屏幕,它們往往擁有各式各樣的UI,以及設計成各種各樣的畫面,在操作邏輯上難以統一,不管是内容、設計還是交互層面有一種割裂的感覺。
但在OriginOS Ocean上,似乎可以找到那種“統一”的感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