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否需要統一呢?
回答: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兩者皆是描述自然的。我們希望有一種對于自然的描述,它是能夠自圓其說的。這就是統一的含義:一個能自洽的理論。
從實際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統一或許是沒必要的。量子場論隻在彎曲的空間背景才能被較好的運用。而經典的引力學說精準的描述了彎曲的空間背景。
所以隻有當幾何不再僅僅被當做是背景,或相反的,當經典的學說不再精确時,是否需要統一的問題才會出現。在其他的場景下,一種被稱之為半經典引力的理論會有較好的運用:這種理論使用一種稱作量子場期望值的數值作為經典引力的來源,它能繼而推算出這些量子場的彎曲背景。
所以或許從實用的角度而言,這都是我們所需要的,因為絕不會有任何一個實驗能使我們超越半經典引力。但是即便如此,這種理論是一種不完美的存在,介于經典引力與量子場兩種理論之間,這是令人不滿意的(也許從哲學上講)。
可誰又知道呢?或許有一天,通過一些聰明的觀測或實驗,我們能發現量子引力的機制,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個問題才有了實際意義。或相反的,也許這兩種理論的統一可能導緻新的應用,甚至可能導緻新的工程類型。
廣義相對論(gr,又稱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或gtr)是愛因斯坦于1915年發表的關于引力的幾何理論,是現代物理學中對引力的最新描述。廣義相對論推廣了狹義相對論,并改進了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将引力統一描述為時空的幾何性質。特别是,時空的曲率與任何物質和輻射的能量和動量直接相關。這種關系是由愛因斯坦場方程(一個偏微分方程組)規定的。
圖解:行星繞恒星作公轉的經典力學軌道(紅)和廣義相對論軌道(藍)比較
廣義相對論的一些預言與經典物理學的預言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在時間的流逝、空間的幾何學、物體在自由落體中的運動以及光的傳播方面。這種差異的例子包括引力時間膨脹、引力透鏡、光的引力紅移和引力時間延遲。迄今為止,廣義相對論對經典物理學的預測已在所有觀測和實驗中得到證實。
圖解:一個卡拉比-丘流形的投影,由弦論所提出的緊化額外維度的一種方法
雖然廣義相對論不是唯一關于引力的相對理論,但它是最簡單的理論,并且與實驗數據是一緻的。然而,還存在着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最根本的問題是如何使廣義相對論與量子物理定律相協調,從而産生一個完整的、自洽的量子引力理論。
量子力學(簡稱QM;又稱量子物理學、量子理論、波動力學模型或矩陣力學),包括量子場論,是物理學中描述原子和亞原子粒子在最小能級尺度上的性質的基礎理論。
圖解:1927年第五次索爾維會議,此次會議主題為“電子和光子”,世界上最主要的物理學家聚集在一起讨論新近表述的量子理論。
經典物理學是在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形成之前就存在的關于物理的描述,它在普通(宏觀)尺度上描述自然界。經典物理學中的大多數理論都可以從量子力學中導出的,作為一種在大(宏觀)尺度上有效的近似。量子力學與經典物理學的不同之處在于,束縛系統的能量、動量、角動量和其他量僅限于離散值(量子化),物體具有粒子和波(波粒二象性),以及測量量的精度是有限制的(不确定度原理)。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forbes-313
如有相關内容侵權,請于三十日以内聯系作者删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