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角:米魚&鳓魚
對于吃貨來說,吃魚也是有講究的。不同時節吃不同的魚,一年四季都要吃什麼,你知道嗎?跟随小編一起來跨越春秋共赴美食吧!
秋天要吃米魚01 米魚簡介
鮸魚(音miǎn),又叫米魚,形似鲈魚,但肉質略粗糙,體色發暗,灰褐并帶有紫綠色,腹部灰白。鮸魚的背鳍鳍棘上緣黑色,鳍條部中央有一縱行黑色條紋。鮸魚胸鳍腋部上方有一晴斑。鮸魚其餘的各鳍灰黑色。大米魚體形為兩側扁平向後延長狀,背、腹部淺弧形。鮸魚産自東海舟山洋面,是甯波海漁特産之一。
02 米魚的生活習性
米魚屬于暖溫性底層海魚,栖息于水深15—70米,底質為泥或泥沙海區,白天下沉,夜間上浮,喜歡小股分散活動,不集成大群。米魚為小區域性洄遊魚類,産卵季節魚群相對集中。大米魚屬于捕食性魚類,以小型魚類、關足類和十足類為食。
03 米魚的産地
米魚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包括中國的渤海、黃海及東海,朝鮮和日本南部。中國沿海主要産大米魚的漁場有:廣東潮汕魚場福建平潭島和兄弟島,浙江岱山和舟山群島,江蘇大沙漁場,山東沿海和渤海,尤以東海的舟山群島産量最大,是甯波一帶的海漁特産之一。
04 米魚的價值
米魚魚肉味鮮美,為海産經濟魚類之一,也是經濟價值較高的魚類。除鮮食外,肉是作魚丸、敲魚面的上等原料,在溫州頗有盛名;全魚還可制作罐頭或加工成米魚鲞;魚鳔可制魚膠,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具養血、補腎、潤肺健脾和消炎作用;魚鱗可制鱗膠;内髒、骨可制魚粉、魚油;耳石有清熱去瘀、利尿的作用。大米魚還是我國的出口魚類品種,每年通過浙江、上海、江蘇、遼甯等出口口岸大量輸往日本、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
米魚怎麼吃?01 紅燒鮸魚頭
1.将洗淨的鮸魚頭,用熱油煸一煸。
2.放上生姜、黃酒、米醋、醬油、白糖、食鹽,喜歡吃辣的,再放上幾個小辣椒。
3.燒上色後加點湯汁,燒開後再用中、小火把魚頭裡面的鮮味燒出來。
4.等魚肉入味,湯汁燒至粘稠後,撒上一把蔥即可!
02 鮸魚頭骨醬
1.将洗淨的鮸魚頭連骨帶肉斬成1厘米見方的小塊,然後放在油鍋裡煸一煸。
2.炒煸後,放上姜末,倒點黃酒、香醋、醬油、辣椒、鹽。
3.最後用澱粉勾芡上盆。
03 抱鹽鮸魚
1.将新鮮鮸魚肉用食鹽腌制。
2.腌制完成後蒸熟即可食用。
春天要吃鳓魚哦
鳓魚(lè yú),别名:鲙魚、白鱗魚、克鳓魚、火鱗魚、曹白魚。暖水近海中魚類。味鮮肉細,營養價值極高,其含蛋白質、脂肪、鈣、鉀、硒均十分豐富;鳓魚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對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等有益處。鳓魚在中國漁業史上是最早的捕撈對象之一,已有5000多年的曆史。
01 鳓魚的生活習性
鳓魚為暖水性近海中上層洄遊的重要經濟魚類。喜栖息于沿岸及沿岸水與外海水交彙處水域。黃昏、夜間、黎明和陰天喜栖息于水的中上層,白天多活動于水的中下層。遇大風、淡水或打雷時則沉入海底。遊泳快,晝夜垂直移動現象不明顯。喜集群,産卵前有卧底習性。
02 鳓魚的産地
鳓魚是暖水性近海中上層洄遊性魚類,幼魚主要以桡足類、箭蟲、磷蝦及蟹類肉體為食,成魚時則以蝦類、頭足類、多毛類及魚類為食。常見體長220~390mm。廣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海域,在我們南北沿海均有分布,以東海産量最大,是我省海域重要的經濟魚類之一。
03 鳓魚的價值
鳓魚味鮮肉細,營養價值極高,并且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對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等有益處。鳓魚為我國重要的海産魚類之一,經常鮮銷或制成幹品銷售。全國年産量保持在2萬噸左右,但産量變動的幅度較大。
鳓魚怎麼吃?01 三抱鳓魚
1.鹹鳓魚清洗一下,注意不要把魚鱗洗掉了,魚鱗最是鮮美的。再用水泡一個小時,去除多餘的鹽份。
2.五花肉剁成肉碎,加生抽、紹酒、姜末和生粉打攪上勁兒,在盤子裡摔打幾下
3.盤子裡先鋪肉餅再放魚,在魚身上撒一勺紹酒,擺上姜絲,最後在上面打一兩枚雞蛋。開水上籠大火蒸20分鐘。正宗的三抱鹹鳓魚 是很容易爛的, 吃起來是粉粉的。
02 清蒸鳓魚
1.準備一點蔥姜,洗淨。比砧闆長的一條鮮鳓魚,去鱗鰓和内髒洗淨後一切三段。
2.取中段,用鹽抹遍,肚子裡也得抹一遍。用保鮮膜覆蓋後入冰箱冷藏幾個小時以上。
3.取出沖洗一下,重新放入盤子中,加姜片,和料酒。蒸熟後,開蓋撒入香蔥焖5分鐘後取出即可
03 醬汁鳓魚
1.鳓魚清理幹淨,切段,并在兩面切上數條劃痕。
2.姜切片,蒜拍碎。熱鍋放油放入鳓魚煎,翻面再煎。
3.放入蒜姜辣椒,倒入料酒,放入生抽,鹽糖調味,加适量的水煮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