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曹魏古城?農曆七月半是傳統節日是我國的中元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節日之一,俗稱“月半節”民間有“年小月半大”的俗語,意思是“過月半”比“過春節”還隆重,當然這也隻是形容“月半節”的重要而已“月半節”又稱“鬼節”,主要活動是祭奠去世的親人,稱“祭祖” 他們為亡人燒紙化錢,當然活人也跟到享幾天福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十月一曹魏古城?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農曆七月半是傳統節日是我國的中元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節日之一,俗稱“月半節”。民間有“年小月半大”的俗語,意思是“過月半”比“過春節”還隆重,當然這也隻是形容“月半節”的重要而已。“月半節”又稱“鬼節”,主要活動是祭奠去世的親人,稱“祭祖”。 他們為亡人燒紙化錢,當然活人也跟到享幾天福。
七月正巧入秋,尤其七月半之後,秋意就逐漸顯明了,南宋陸遊的《老學庵筆記》所說的“故都殘暑不過七月中旬”了。夏去秋來,從氣學理論來看四季,春主滋長,秋氣蕭殺,是萬物凋零的季節。按古代禮俗,天子要在西郊迎秋,民間風俗也有不同規模的迎秋活動。所謂的迎秋,迎來的也就是刑殺之神;秋後算賬或秋決的,那還是順應天時地氣的人事活動呢。這天人合一之思想與實踐背後,還是陰陽五行的大框架。因此,七月半的祭亡魂加上清明時節的掃墓祭祖,也就成為華夏的兩大冥節,七月半尤其還演化成鬼節了。
秋嘗首先是一種禮制,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官·司尊彜》:“秋嘗冬烝,祼用斝彜黃彜。”按,《禮記·王制》:“天子諸侯宗廟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嘗,冬曰烝。”後來再把孝道的精神提煉而出,并且貫徹其間,成為後來佛道二教在七月半超薦祖先與亡靈的依據。隻是,有些民俗學者提出,說包括中元在内的節日,其中包含了先秦楚文化與印度吠陀和佛教文化交流的結果。
據宜昌作家和文史專家曹宗國老先生回憶,民俗有說,月半之際,亡故親人的魂靈都會回家耒看看,所以各家要擇日(不一)叫飯奠祭。是謂過月半。據說這段日子飛進屋裡的蝴蝶等,包括在外落到身上,都可能是親人亡魂,不能打滅的。是謂鬼節。
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打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锢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國一年一度的“鬼節”中元。佛教中稱為“盂蘭節”,相傳到了這一天,閻羅王就會打開地獄之門“鬼門關”,讓關押的鬼類出來自由活動,直至七月結束才回歸地府。因此,民間便盛行在這段時間對死去的親人進行拜祭招魂,燒冥錢元寶、紙衣蠟燭,放河燈,做法事,以祈求祖宗保佑。
不過,流行在夷陵區霧渡河、下堡坪、曉峰一代,雖然也是祭祖,但是過月半有着另外民俗。據推測這一帶屬于土家流行過地區 跟恩施土家族一樣非常更重視過月半,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說。本來是農曆七月十二為月半節,但因過月半須全家團聚,并接回出嫁姑娘,這在時間上就有“婆家過月半走不脫,娘家過月半必須去”。因為打着祭祖名譽,婆家也隻能放人。
特别有意思的是,“年是拜,月是接”的鄉俗,意思就是說,過年的習俗興上門拜年,而月半則是将親人接回來團聚。臨近月半的時候,嫁出去的姑娘和遠離家鄉的遊子都要回來團聚。俗諺裡也說:“姑娘回娘家,腿子像揚叉。在月半節裡,出嫁的姑娘們要穿上最好的衣服,攜帶夫君和子女高高興興地回到娘家,與親人們團聚,吃幾天母親親手做的飯菜,同親人們叙說分别後的情況,講講收成,一起燒香紙,祭祖宗,迎亡人,沉浸在融融的溫馨之中。
不過,第一年的新出嫁姑娘,娘家一定要組織接親儀式。月半節前兩天,,娘家就開始張羅去婆家接姑娘之事。因為所以接新姑娘回家都是跟她同輩的,姑舅姨,堂兄堂妹什麼的。反正到堂人越多,娘家人越有面子。頭一天,娘家就有安排桌席的把所有參加接的人到婆家,半年了第一次人聚起,所以幾乎整夜都是在一起日白粉抛(宜昌話,其實就是聊天 ),因為那個時候沒有微信啥的,大家半年見一次面,當然要好好說些話。
筆者曾經兩次接過新姑娘,第一次是去霧渡河的幺子河結果的大表姐陳小梅,還有一次是去下堡坪的磨坪接二表姐杜翠芳,後來由于改革開放,這些習慣就慢慢消失了。
接新姑娘當天,娘家幾個兄弟拿着娘家給新姑娘置辦的全套新衣服,當給新女婿一件襯衣啥的,記得當年梅姐姐已經生了小高照,所以大姨媽還給小外甥弄了全套的衣服啥的,記得當時小幺幺還給做了一個紅襖子。我們其他人一個人拿着一把才買的新傘。後來一直納悶,傘在中國文化諧音文化裡并不吉祥,但是為啥在過月半裡卻獨有情中,筆者推測,是因為七月還是夏季,暴風雨時有發生。如果真遇到我,傘還可以遮雨,這樣接送的人不會由于自然原因去不了。
我們一路二十幾個人,又都年少,所以走在路上就是一道靓麗風景線,記得當時從姨媽家開始走的時候按照農村習慣,舅、姨、姑、叔、伯、自家順序,但是不多久就幾乎按照年齡混成一夥了。一路有說有笑,開心極了。
到了婆家,首先是一碗糯米糖雞蛋。:将糯米酒放入煲裡,加清水1碗,煮滾後10分鐘将雞蛋打破去殼,放入煲裡,再加入紅糖,煮至糖溶解即可食用,記得當時在雞蛋裡,還加了化豬油,表示婆家對我們的重視,否則得一個“集松”(宜昌土話不舍得)不劃算。
一般接新姑娘的老俵堂兄堂妹,都會在婆家住上一個晚上,主要是熟悉姐姐或者妹妹生活環境,将來也好走動。不過那天婆家會請廚子,通常就是農村宴席上的八大碗,其實就是采用蒸籠的方式,一共八道菜全部用碗當作容器,故稱八大碗。八大碗,講究的是四葷四素,互相搭配。蒸方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肴,屬于峽江菜系。豬肉甘鹹性平,具滋陰、潤燥之功效。 此菜顔色紅亮,質地軟爛,鹹甜适度,肥而不膩,香濃味美。蒸扣肘,肘子是大件,幾個小時完全蒸透,軟爛可口。蒸蘿蔔,與肉菜的完美結合,清淡可口。蒸丸子,個頭雖個,但入味很深,霧渡河那兒是用糯米和肉一起做的。大骨海帶湯,算當時唯一一道海鮮。肥肉炖粉條,煎豆腐,一般婆家會提前打好豆腐,還一碗就是炸麻葉。當然還有時令蔬菜,隻不過當時我們油水都差,隻有這八大碗才算菜,其他都是配盤的。你想想,當時農村條件那樣,設酒肉宴席招待,還要搞兩天,所以一種說法叫做“脹死娘兒舅子”。
新姑娘接回娘家,當然除了在自己家玩兩天,很重要的也是祭祖,給各位仙人燒紙磕頭。然後就是串門子。七月半,去各家串門,原則上不需要拿禮品。所以月半節前後幾天,姑娘、女婿、外甥(孫)在外公、外婆、舅舅家。幾家供飯,有互相觀望的情況,稱“餓壞姑爺”。但是小孩子一般還是喜歡到外婆家玩。有的姑娘出嫁後,由叔伯幾家輪流供一餐飯,後有幾姊妹掉号的情況,改為一家供一天。
據宜昌文史專家歐陽運森老師說,其實過月半在夷陵區日期也不盡相同。過月半節的日期,各地各有不同,它是以“調凡”過來的人的到來先後和各自的土地爺安身之日為過節日——月半節。例如下三峽為七月十三日,或七月十五日為月半節。上三峽(巴東)以七月十一日,或十二日為月半節(上三峽的人稱月半節為中元節)。一個村落各姓氏過月半節的日期也有不同的,宜昌市夷陵區黃花鄉楊家河村,楊姓、張姓、宋姓、鄧姓人家以七月十五為月半節,而該村的易姓、聶姓、秦姓、鄭姓、黃姓人家,又是以七月十三日為月半節,而黃花鄉其他村子的楊姓、張姓、朱姓、鄧姓人家,也是以七月十三日為月半節。
過月半,對于夷陵西部一些具有土家色彩的地方,既是一個祭祀祖宗的濃重節日,也是相當于親友聚會一個節日。家家戶戶都擺上魚、肉、酒等,充滿了一種喜氣洋洋的溫馨氣氛,更是我們童年的一種記憶。現在回想起來,那甜蜜。隻可惜,這種具有民族味道節日,慢慢地就消失了,平時老俵和堂兄妹之間通過網上說幾句話,彼此感疏遠多了。真希望,過月半這種節日,應該引起大家重視,至少它是我們三峽人一種久遠記憶,亦是一種文化,讓它永遠傳承下去!
(2018年8月于宜昌市尚書巷弄石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