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業十四年(618年),唐公李淵受禅于隋恭帝,建唐朝,改元武德元年。
武德四年(621年)七月,中原地區的各路煙塵逐漸被唐平滅,大唐朝廷決定廢除隋五铢錢。取而代之的是唐流通貨币開元通寶。
乍一聽,開元通寶是一種年号貨币,因為開元契合了唐玄宗的年号,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開元年号與開元通寶的重名純屬巧合。開元通寶是一種非年号貨币。元者,始也,開元通寶包含新王朝的流通貨币之意。
開元通寶錢币直徑八分,一改之前以铢的計量單位,改為以文計算,十文為一兩,一千文重量六斤四兩。錢币上銘文為歐陽詢所書,讀法是先上後下,次左後右。
唐高祖李淵恩賜給秦王和齊王各三爐鑄造新貨币,由于李淵與右仆射裴寂關系特别好,所以他也被恩賜了一爐,有了發行貨币的權力。當時法律明文規定,民間私鑄錢币者當死罪,家屬連坐。
乾封泉寶民間私鑄錢币之風漸起,顯慶五年(660年)出現了質地低劣、缺斤少兩的惡錢泛濫的現象,朝廷以一文品相良好的善錢收五文惡錢,如此低廉的兌換價格民間并不買賬,這次收購的行動最後以失敗告終。于是,乾豐元年,朝廷發行了“乾封泉寶”錢,直徑一寸,重二铢六,重量比開元通寶的二铢四略重,新錢一文頂舊錢十文。由于乾封泉寶的實際價值超過了其内在價值,這種人為拉高面值的行為引起了市場的用腳投票,乾封泉寶的出現擾亂了市場規律,引起物價的飛漲和通貨膨脹。商人們不願使用新錢,乾封泉寶的市場流動性也大幅減弱。
第二年,新币就退出了流通改回了開元通寶。乾封泉寶發行量不大,物以稀為貴,所以在收藏市場乾封泉寶的價值一直不低。
武則天長安年間,唐朝廷讓市場懸挂标準樣錢,讓百姓依樣用錢,在交易過程中,小買賣受到的影響有限,可是稍微大一點的交易,對依樣挑選錢币有一定困難,浪費時間,造成了貿易交易的停滞。為了活躍市場交易,國家下令放寬了對貨币的要求,實際上放寬了民間鑄錢的自由度。在江淮以南,盜鑄貨币的人将生産場地轉移到了深山大澤、人迹罕到之處,如此一來,增加了朝廷緝拿私鑄貨币者的難度。市面上,惡币再次泛濫,導緻市場的物價上漲,同時也增加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開元五年(717年),宋璟上疏要求禁止一切惡錢,第二年正月,唐玄宗下令展開一次全國性的銷毀惡錢行動,凡是不夠标準的惡錢,一律銷毀重鑄。宋璟安排監察禦史蕭隐出任江淮使,由于蕭隐用力過猛,市場上的流通性受到了限制,導緻物價上漲,于是流言四起。蕭隐被貶官,宋璟也因此罷相。雖然張嘉貞為相後,有所松弛,但是對于私鑄行為還是進行了有效的控制。
開元年間對惡錢的有效控制,官府加大了官鑄的善錢力度,穩定的開元通寶币值,使大唐經濟空前繁榮,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乾元重寶安史之亂發生,唐肅宗繼位後,改元乾元元年(758年),禦史中丞第五琦提出改鑄新錢,這就是“乾元重寶”錢,一文乾元重寶兌換十文開元通寶。第二年,又發行了一文抵五十文開元通寶的乾元重寶。這樣做的後果,直接導緻物價飛漲,一鬥米的價格竟然漲到了七千文。
民間盜鑄的行為再次成風,之後通過多次的降低乾元重寶的币值,才逐漸平息了風波。
唐朝開元通寶錢的發行,在我國的錢币發展史上就有劃時代的意義,之後千年銅錢的形制都基本上依照開元通寶的樣式。
無眠心語:
縱觀唐朝近三百年間,除了唐高宗的乾封泉寶和唐肅宗的乾元重寶之外,基本上使用的都是開元通寶。
善錢的穩定使用,造就了公平的市場交易,創造了大唐的盛世繁榮。唐肅宗的以一抵十和以一抵五十,實際上是對民間财富的變相剝奪,嚴重擾亂了市場規律。這種錯誤的币值嚴重背離了貨币的實際價值,給了盜鑄充足的生存理由。導緻誇張的通貨膨脹,使得民不聊生。
開元通寶是盛世大五帝錢之一,其他四種是秦半兩、漢五铢、宋元通寶和永樂通寶。這五種錢的發行人契合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和明成祖這五位古代偉大的帝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