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一斤25元時,覺得35元一斤的魚貴,豬肉漲到45元時,立馬覺得35元的魚是可以接受的。
剝皮魚,是很普通的一種經濟類的魚,以前價格也很便宜。很多地方的叫法不同。
因為它的皮又厚又韌,在做魚之前會把魚皮剝下來,所以這種魚最簡單形象的稱為:剝皮魚. 因為它的頭很像馬的頭,也叫馬面魚。
在潮汕,這種魚方言叫法“迪仔”。
潮汕菜的做法以突出食材本味為主,做魚的方法都極為簡單,盡量體現魚肉的鮮美。煮剝皮魚的方法也跟其他地區不同,不用油炸,不是紅燒,而是半煎煮,不需要加鹽,也不會用到醬油,蚝油之類的調味品,隻用普甯豆醬調味,煮好的魚,沒有魚腥味,肉質鮮嫩,而且金黃色的湯汁特别誘人。
普甯豆醬也是使用黃豆制作的一種醬,跟其他地區黃豆醬的最大區别:很多的黃豆醬,顔色很深,棕褐色為主,普甯豆醬,色澤金黃。 醬給人的感覺是非常的濃稠,特别是有些菜在使用黃豆醬時,需要用水來調和到稀一點的程度,普甯豆醬,液體含量比較高,成流動狀态。味道方面:通常黃豆醬,非常的鹹,體現的是醬香味。普甯豆醬鹹味适中,鹹中帶鮮。可以當作蘸料,也經常用來煮魚,能去除魚腥味,提升魚的鮮美味道。
普甯豆醬煮剝皮魚
食材:剝皮魚,普甯豆醬,香芹,新鮮紅辣椒,姜絲
做法:
剝了皮的剝皮魚,有點繞口。市場買的時候,賣家都會給剝掉皮。
魚肚子裡面的贓物和魚鰓要去除,清洗幹淨,控幹水。
輔助食材會用到下面的香芹,不是西芹。香芹纖維不硬的,氣味芳香。
還會用到姜,切絲。新鮮的辣椒。辣椒選辣味适中的,在調味中,辣味并不是主味道,魚鮮為主,微微的辣輔助。
鍋燒熱。我使用的是瑞典斯肯特鑄鐵炒鍋,鑄鐵鍋的好處是吸熱後,能儲存熱量,放進食材後,食材受熱快。做菜通常做法鍋燒熱,放油。熱鍋涼油,油溫沒有那麼高,更健康。
油熱後,放入姜絲,爆香。做魚一般都要放些姜,能夠去除腥味。
放入剝皮魚,初略的煎,不需要煎到皮焦,隻要肉質縮緊,有點顔色就好。
可以煎二面,也可以隻煎一面。過度的煎會讓魚肉變得幹硬。
普甯豆醬出場,普甯豆醬本身是有鹹味的,所以放入後,就不需要再加鹽了。
再加入少許的水,煮開。
儲熱好的鍋,加入水後,能馬上煮開。如果用普通的鍋,要用大火。
魚很容易熟,不要煮太久,煮久的魚,口感不好。加入香芹,1分鐘出鍋。
總結&小貼士:
1.買魚時,可以通過看魚眼睛,魚鰓魚肚等判斷魚是否新鮮。新鮮的魚,眼睛是亮的,魚鰓是鮮紅色的,暗紅色的會差些。魚肚不會破,輕按有彈性。
2.剝皮魚,去魚皮的方法:可以剁掉頭,或者把背部的硬刺部位剪掉,從切口出入手,撕開魚皮。市場賣魚的手法是肚子剪一刀,背部剪一刀,魚嘴剪一刀,把魚皮和魚鰓弄掉。
3.做魚時,鍋要熱,全程用大火,時間不要長,魚肉很容易熟的。
4.香芹是不可或缺的,煮普甯豆醬魚正宗的做法是用香芹而不是蔥。
5.普甯豆醬本身有鹹味,不需要再加其他的鹹味調料。
我是愛美食的樂樂,美食頭條号“樂家享食”,美食書《hello 酸奶》的作者。用心記錄分享健康美味的家庭美食。感謝您的支持!,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