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陳芳
主編: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懷孕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想要孕期能夠輕松應對各種産檢、産時分娩更容易,那麼按時到醫院建立檔案很重要,這可謂是母親和孩子的健康手冊。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圖文無關
新手孕媽的建檔之路
小玲和老公積極備孕了大半年,一直不見成效,前段時間她出現月經推遲,于是趕緊買來了驗孕棒,經過檢測,自己懷上了。
這個消息讓夫妻倆都樂開了花,但是開心之餘還是不忘将這個好消息告訴雙方的父母,畢竟老人家們也已經期待已久。
但是在告訴媽媽的時候,媽媽除了替他們開心說的最多的就是讓她趕緊去醫院檢查,小玲卻覺得沒必要。可是媽媽說:“現在應該提前檢查,等到12周的時候就要在醫院建檔了。”
小玲一頭霧水,但是在媽媽的建議下還是去醫院檢查了,并且向醫生了解建檔的意義,這才明白其必要性。
建檔的意義
簡單來講,就是在醫院建立一份檔案。
聽起來似乎很麻煩,實際上卻是一件很簡單又對胎兒和孕媽都有利的措施——
首先,從建立之初,孕媽所做的所有檢查,孕媽身體狀況以及胎兒發育情況都能留有紀錄,當出現妊娠問題或者需要更換醫院時,它能作為醫生的治療參考依據;
其次,這份檔案還會提供一些孕期知識甚至寶寶出生後的各項事宜,方便媽媽喂養;
最後,往往能夠讓孕媽将來分娩時享受一個福利——确定分娩醫院,方便醫生及時幫你安排床位。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大醫院内的床位比較緊張,如果沒有及時建檔想去特别好的醫院可能會受到限制。
注意:
建檔流程及所需物品
1、相關證件
建議提前咨詢,有些證件的辦理可能需要一定時間,還未辦理的證件需要提前辦理準備,以免耽誤建檔。
2、資料的提交
到醫院之後,告知建檔的需求,然後會進行資料的填寫,将其填寫完成并提交。
3、進行産檢
在資料審核完成之後會進行一些檢查,包括血壓、體重、腹圍等。
4、正式建檔
完成産檢的步驟之後,将其交給醫生,進行正式建檔,至此流程基本完成。
需要注意:
通常建檔時等待人數會比較多,需要做好等待的準備,穿着舒适,需要家屬陪同進行。
建檔之後意味着之後的産檢都會在此進行,因此在選擇醫院醫院的時候一定要對距離、醫療水平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考量。
知識延伸:社區建檔和醫院建檔的區别?
總體來講,建檔都是為了方便對孕媽的身體情況進行監測,會分為有兩種卡,即大卡和小卡。
大卡:主要是由醫院進行保存,其辦理地點是在醫院進行辦理,在懷孕12周左右進行辦理。(有些醫院已經取消這種方式)
小卡:這是孕婦和孩子的健康手冊(包含一些孕期及産後相關知識),孕6周左右,孕婦需要到社區居委會登記具體情況,然後在所處的地區的醫院進行辦理,由孕婦自己進行保存。
小卡不用來檢查,而是一種檔案保存,但是上面也會有一些簡單的孕期情況的記錄,比如懷孕的時間是多久、宮高是多少等。
小卡上主要顯示的隻是一些基本的資料,而在大卡上面會對孕婦的檢查結果、身體狀況等做更為詳細的記錄。
注意:對于已經辦理過生育險的媽媽,在建卡的時候需要到指定的醫院進行,這樣才能享受到生育報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