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枉過正以身試法? 中國有個成語叫“矯枉過正”,與“過猶不及”是近義詞,意思是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是一樣的,都是不合适的實際上,事情做過了頭,比沒有做危害更大,尤其是有關國家大政方針的事,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矯枉過正以身試法?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中國有個成語叫“矯枉過正”,與“過猶不及”是近義詞,意思是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是一樣的,都是不合适的。實際上,事情做過了頭,比沒有做危害更大,尤其是有關國家大政方針的事。
中國曆史上有很多過矯枉過正的例子。比如,有人把先秦的“春秋無義戰”與戰國紛争,歸罪于“分國土、建諸侯”上,秦國建立後,就實行了郡縣制。漢朝取代秦朝後,劉邦認為秦之所以完蛋,是因為秦帝隻搞郡縣制,沒給自家兄弟封王,結果江山危急時,沒有同姓兄弟出來搭手幫忙,所以本朝就封了一大堆劉姓兄弟當王,後果是中央與諸候之間的争奪不斷,比如“七國之亂”。
從開元盛世到宋朝建立的二百二十年間,中國都是在打打殺殺中度過的:先是生靈塗炭的安史之亂,然後是動蕩不安的藩鎮割據,後來又是亂成一團麻的五代十國。
在那個武人當道的時期,不但老百姓流離失所,連當皇帝也成了高危的職業。梁太祖朱溫、閩主王延鈞、趙王王容,義武節度使王處直等人都是死于兒子(或養子)之手。兄弟相殘更是司空見慣:梁太祖的兒子們互相殘殺,到梁朝滅亡時,八個兒子(養子)一個不剩。五代十四帝中,除唐莊宗、周世宗留了幾個子嗣外,其餘十二位皇帝的子嗣,都被人斬草除根。
因此,宋代政治設計的第一個特點,就是對武力的全方位防範。開國不久,趙匡胤就通過“杯酒釋兵權”,戲劇性地解除了幾位最有實力的将軍的軍權。接着他又在制度上奉行強幹弱枝,以文節武的策略,結果導緻國防虛弱,最後被外族入侵,大宋王朝也就走到了盡頭。
這些都是矯枉過正的教訓,曆史事實告訴人們:做事時,要盡量把握好度,做事不要做過了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