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曹操舉例論證

曹操舉例論證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4 16:04:18

大家好,歡迎收聽本期的《鸮胖說千字文》,我是鸮胖。在節目開始之前,鸮胖想托付一下,如果您喜歡鸮胖的節目,就請您多多關注,并幫鸮胖轉發分享一下,您的舉手之勞,就是對鸮胖最大的鼓勵。提醒您一下,您點開鸮胖文史的圖标,就能完成關注鸮胖的工作,鸮胖在這,謝謝您啦。

咱們閑言少叙,說一說本期内容。上一期鸮胖給您講了家風的重要性,提到了首先提出家風概念的,是一位美男子,跟您聊了聊《顔氏家訓》的意義以及顔真卿的故事,如果沒有印象的聽衆朋友,可以返回上一期再溫習一下。今天咱們接着往下講,講講“容止若思,言辭安定”。這八個字的指向很明确,是說人的言行舉止。今天的内容主要出自《禮記》:“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辭,安民哉。”大緻内容是說,人的儀容舉止,要非常安詳從容不迫;言辭要非常沉穩有力。這樣,才能做到“安民”,就是服衆。

不知道您發現了沒有,鸮胖剛才說的《禮記》的内容,有一個字沒有體現,沒錯,就是容。容,很簡單,就是容貌。說白了,就是看臉。但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指代容貌的字不是,不是容,而是頌,就是稱頌的頌。《說文解字》中說,頌,貌也。右邊的頁字旁,表示的是人頭。那“容”,是指什麼呢?是指盛,就是盛滿谷物的意思。所以您看容字的下半部分,會是一個谷字。那什麼時候“容”開始指面容了呢?這個确實說不清楚了,估計是後來使用的時候,出現了一些變化,擴充了字義,就用面容之意了。

《千字文》的這一條,把容放在第一位,其實表示出一個意思,就是當時人們看人,重視面貌。這不是說先秦時期不重視容貌啊。不知道您有沒有印象,鸮胖在講《墨悲絲染,詩贊羔羊》一講中,就提到了,《詩經》裡的《關雎》一篇,已經表明,古代人就是顔控。當然,也因為顔控,孔子失去了一位有天賦、有才華的學生。

您别看孔子的形象不怎麼樣,但他喜歡長相好看的人。有一個學生,複姓澹(談)台,名滅明,字子羽,咱們就叫他子羽吧。《史記》中記載,說子羽“狀貌甚惡”,就是長的賊難看。拜孔子為師時,因為孔子秉承“有教無類”的思想,所以就收了子羽為徒。但心中,已經将子羽化為不成才的弟子的行列了。

曹操舉例論證(曹操不會床頭捉刀)1

澹台滅明

從孔子這裡出師之後啊,子羽就去南方發展,到了楚國。可能是審美标準不同,也可能是真的傾慕子羽的才華,所以從他學習的有三百多人。他的一套教學标準,在當地影響很大,是當時儒家在南方的一個有影響的學派,他的才幹和品德傳遍各諸侯國。這件事自然也傳到了孔子的耳朵中,孔子慨歎道:“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因為相貌,孔子看錯了子羽,心中甚為愧疚。所以,也留下一個成語,叫以貌取人。

孔子以貌取人,并不是各例。先秦時期,已經有一套“相人術”了,就是咱們常說的,看相。隻不過,這會兒的相人術,沒有總結成具體的方法指南,具體的事例散見于史書當中。比如姑布子卿在路邊随便看到一個小男孩兒,就看出他是未來前途不可限量,這個男孩兒,就是趙國的創始人趙襄子;再比如,唐舉給一個叫李兌的人相面,說他“一百天内将掌握一國的大權”,後來果然應驗,李兌成為了趙國的相邦。這倆人雖然不像别的帝王将相那麼出名,但在當時也是轟動一時。荀子在他的書中,就寫道:“古者有姑布子卿,今之世梁有唐舉,相人之形狀、顔色而知其吉兇、妖祥,世俗稱之。”

曹操舉例論證(曹操不會床頭捉刀)2

趙簡子與姑布子卿

如果說先秦時期,相面是民間或者個人小打小鬧的行為,那麼到了兩漢魏晉,就上升成了國家的準則。公元前196年,漢高帝劉邦下《求賢诏》,就是要招納賢良方正的人來輔佐他。他昭告全國,如果有合适的人,就要送到相國府,并寫下“行、義、年”。“行”,是行動的行,在這裡是指品德;“義”,是義氣的義,在這裡是指儀表,年,就是年齡了。可見,雖然是選拔人才,但劉邦還是不忘看看他是不是一表人才。劉邦通過诏書下達了求賢的诏令,其實無形中就奠定了一個要求,就是相貌,是選官的标準之一。尤其是負責禮儀的官員,更是在儀容上有特殊要求,比如威容嚴格、儀容端正、美須眉、大音等等。至于具體參照标準是啥,确實沒有提及,但鸮胖覺得,至少得我和一樣帥吧。

兩晉時期,鸮胖上一講也提到了,随着世家大族勢力的興起,士族們對容貌、舉止更為關注,發生的與容貌相關的故事,也越來越多,有意思的事情呢,更是不少。

漢明帝劉莊,是東漢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間,境内安定,民安其業,邊境和平,史稱“明章之治”。他的臣子中,有一位,叫承宮,聽起來和成功學的成功同音了。但他是承接的承,宮殿的宮。這承宮素有威名,匈奴聽聞都拜服,所以想得見一面。漢明帝許諾了,讓承宮整理一下儀容儀表。這畢竟代表大漢的容貌,肯定不能差。承宮對明帝說:“匈奴隻知道我的名氣,沒見過我的樣子。我知道自己樣子醜,在朝廷上别人認識我就行了,丢人丢在家裡,如果見匈奴來使,我的相貌确實不适合見面。所以,您還是找個儀表堂堂的人代我見匈奴吧。”漢明帝琢磨一下,他說的也對,所以就讓大鴻胪魏應代替承宮。

這個故事您聽着可能陌生,但這個故事的文學演繹版,您應該聽過,就是曹操。這個故事最初出自東晉裴啟的《語林》,隻不過這本書已經找不到了,現在咱們看到的是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大概是講,魏武帝曹操要見匈奴使者,但因為自己長得不好看,所以選擇美男子崔琰代替,曹操作為侍衛,挎刀立于床頭。三國兩晉時期的床,主要是指座榻。等到會見完匈奴使者,曹操派人去問:“你覺得我們魏王如何?”使者回答:“魏王一表人才,但‘床頭捉刀’之人,才是英雄。”得,曹操苦心經營的一出戲,差點被人識破了。之後,也就流傳下來一個成語,叫“床頭捉刀”。

曹操舉例論證(曹操不會床頭捉刀)3

床頭捉刀

其實從古到今,才貌雙絕之人,是有極大概率從人群中脫穎而出的。找對象界有一句話,叫始于顔值,陷于才華,忠于人品的。不過鸮胖覺得,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這句話都是适用的。畢竟你不能強制要求人,第一眼的時候,就透過現象看本質嘛。所以言行居住,都要争取上檔次,才能為成為人上人,增添砝碼。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歡迎您的收聽,我們下期再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