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趙雨潼
編輯 / 董雨晴
開通會員,已經成為互聯網服務中最常見的消費類型之一。
對許多消費者而言,付費帶來的最直接影響是服務升級。無論是暢享劇集、專屬下載、減免運費、還是個性裝扮、内容訂閱、點單優惠,隻要點亮會員标識,就相當于擁有了一張通行證,從而以更低的價格、更少的時間、更快的速度享受到更簡潔的界面、更豐富的内容、更多元的權益。
然而,成為會員容易,告别這一身份卻難度頗大。
最近,不少用戶在黑貓投訴平台反饋,稱其遭遇了知乎鹽選會員自動續費而自己并不知曉的情況,聯系客服申請退款,卻未能得到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其中一位用戶寫道:“自動續費會員扣款未提醒,應該2022年3月3日到期的會員在2022年3月2日扣款198元,聯系知乎客服電話無人接聽,無合理退款途徑。”
事實上,不止是知乎,自動續費的套路在App中層出不窮,“續費兩秒鐘,退訂兩小時”是無奈的調侃,也是最真實的寫照。
“我的會員怎麼還沒到期”
餘思玲心裡一直有一個疑問,她于幾個月前購買了為期一個月的知乎鹽選會員,但始終沒有收到“到期提醒”。在她的印象中,如果再次續費,每個月都應該收到來自知乎的提醒。“難道我當初開通這個會員買的不是包月,買成包年了?”
和餘思玲一樣,直到收到支付寶的扣費消息,江蕾才意識到,自己又為知乎鹽選會員的自動續費買了單。她将其稱為“App操作大坑”,因為“既不能勾選‘拒絕自動續費’,又無法直接在App内取消這一功能,必須通過第三方付費平台操作”。為此,她甚至去消費者協會進行了投訴。“我說怎麼一上來就是連續包月,結果人家給我打電話說往後再翻翻就有單月購買的,我一看,還真有。”
的确,點進知乎鹽選會員的開通頁面,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連續包月、連續包年、連續包季三個選項,默認為連續包月,左滑後才能看到季卡、年卡以及位于最後的月卡。
有類似經曆的用戶不在少數。黑貓投訴平台上,知乎近一個月以來的投訴,多數與自動扣費相關。有用戶表示,自己已經成功注銷了知乎賬号,依然遭遇自動扣費;有用戶稱,從來不使用知乎卻在不知不覺中被扣除了18個月的會員費用;還有用戶提到,隻想開通一個月的會員,但到期前一天就被自動扣費,卻并未收到短信提示。
公開資料顯示,知乎鹽選會員上線于2019年3月,其以“超級會員”為基礎進行了再次升級,可享受包括内容特權與功能特權兩大類,前者主要指知識付費項目,覆蓋Live講座、鹽選專欄、雜志期刊、電子書等權益;後者則與社區相關,例如專屬表情、評論發圖、動态置頂、關鍵詞屏蔽和專屬客服等均歸于此類。
該業務也在知乎營收中有着不小的占比。知乎2021年第三季度财報顯示,得益于整體用戶群數量和用戶付費比例的增加,其本季度付費會員業務營收為1.78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110萬元同比增長了95.8%,在總營收中占比為21.7%,在2021年第二季度前,其始終是知乎的第二大營收來源。
《财經天下》周刊就用戶反饋的問題向知乎求證,後者回應稱:“用戶訂閱知乎的付費業務有嚴格的訂閱流程,同時給用戶提供了連續訂閱和非連續訂閱的選項。知乎對于用戶付費情況有标準的通知流程,會員業務開通連續訂閱,我們會在續費前的5天私信提醒,不存在用戶不知情提前下産生扣費的情況。”
但不是所有用戶都為此買賬,在這方面吃過虧的穆子林反問:“App每天的推送那麼多,大多數還都是無用消息,會一條一條仔細看的人有幾個?”
App自動扣費何解
知乎不是孤例,僅在黑貓投訴平台,搜索“自動扣費”或“自動續費”,顯示的被投訴對象幾乎囊括了日常涉及的所有App。事實上,此前各大App均存在此類為用戶诟病的操作,随着消費者協會加以密切關注、工信部等部門出台相關規定,一些App經過整改,情況有所改善。
某種程度上來說,用戶苦自動續費久矣,但其作為互聯網公司吸引留存、保證營收的手段之一,想要順利取消卻并沒有那麼容易。
直到看到信用卡的扣款記錄後,穆子林才發現自己交了多少“冤枉錢”,從視頻網站到外賣平台,應有盡有。她毫不猶豫地将支付寶支付設置中的自動扣款全部關閉了,“别想再騙我的錢!”
關閉操作同樣是問題所在。以取消知乎鹽選會員連續訂閱為例,iOS用戶需要打開蘋果手機“設置”選項,進入“iTunes Store與App Store”并點擊“Apple ID”,選擇“查看Apple ID”,進入“賬戶設置”,點擊“訂閱”後選擇“會員”取消訂閱;而Android用戶按支付方式分為微信與支付寶兩種途徑,各自解決;且兩者必須提前至少72小時完成,否則訂閱将繼續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知乎在《連續訂閱服務協議》中寫道,部分蘋果用戶未登錄知乎賬号仍可購買付費産品,知乎會按照其後買産品時使用的設備(IMEI碼)記錄購買情況,并将第三方支付賬戶或銀行賬戶與該設備綁定。也就是說,用戶必須主動加以關閉,否則,無論卸載或放棄使用鹽選會員服務,扣費行為會一直存在。
但卸載也意味着不再接收站内消息。而《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第十八條規定,網絡交易經營者采取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方式提供服務的,應當在消費者接受服務前和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日期前五日,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由消費者自主選擇;在服務期間内,應當為消費者提供顯著、簡便的随時取消或者變更的選項,并不得收取不合理費用。
對此,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李旻告訴《财經天下》周刊,App與消費者的矛盾在于提醒義務和取消操作的繁瑣程度。“個人認為,App自動續費應當在辦理會員、到期提醒、自動續費成功這幾個階段做到充分的提醒告知義務,除了App内進行提醒外,還應當進行短信提醒,并在會員服務界面設置‘管理自動續費’選項,讓消費者通過簡單的操作即可取消、變更自動續費服務。”
具體到辦理會員這一項,李旻認為,盡管連續訂閱服務協議字體遠小于金額,但是相關字眼經過加粗并使用了區别于其他字體的顔色顯示,App關于協議的提示義務已經履行。不過,在浙江曉德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陳文明看來,互聯網公司在付費問題上,尤其是涉及商品或服務的費用、履行期限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内容,應當使用與其他文字顔色、大小相同的字體,并放置于顯著位置。
除了互聯網公司自身的改進之外,也有用戶給出了不同的看法。孟齊坦言,因為擔心自己忘記,他常常在選擇連續包月購買會員後,立刻取消。“免得之後還要後悔,再和客服拉扯也不值得。”這也是李旻和陳文明給出的建議之一,一方面,消費者在辦理相關服務時,要看清條款内容,防止“入坑”。另一方面,如果權益已經被侵犯,要及時與服務提供方進行協商,協商不成,可選擇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向工商、消協投訴,也可通過法律訴訟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餘思玲、江蕾、穆子林、孟齊均為化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