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在一所學校中,校長往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是學校、教師、學生的“大家長”,要為教師發展、學生成長做好頂層設計、保駕護航,明晰學校共同發展的方向和凝聚合力。
聚焦教育熱點、分享教育感悟、傳遞教育智慧。“北京教育融媒體中心”新媒體平台即日起開設“北京名校長聊教育”欄目,聚焦展現北京名校長對大家關心的教育話題的見解。本期,小編将摘編來自《中小學管理》雜志中的精彩内容,聽聽校長們
圍繞家校關系、“雙減”作業、學校管理三個話題的分享,一起看吧!
話題1:家校關系
今天辦學難不難?難。我接觸過的校長沒有說容易的。幾乎所有的校長都不再說難在缺錢、難在硬件差。大家所說的難,都指向“軟”的方面。其中,有一個重要難點就是家校關系。
——北京小學黨委書記、校長:李明新
優化家校關系應遵循三個原則
為了優化家校關系,應當讓家長感受到我們是在做有溫度的教育。
其一,用真誠赢得信賴。學校要先成為這種信賴關系的主動建構者,做家長信任的事,用真誠赢得家長的信賴。學校一是要言行一緻。如果僅僅将辦學理念停留在口頭上,說一套做一套,家長怎麼會信服這樣的學校?二是要主動聽取家長意見,不遮掩,不護短,不打擊,不報複。三是要急家長之所急,想家長之所想。
其二,用廉潔赢得尊重。今天家師關系為什麼會出現異化現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教師在廉潔從教上做得不夠好。當家師關系被異化,當師生關系裹挾了物質利益,怎麼能有真正的尊重存在?因此,學校要創建健康的家師文化,教師一定要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平等關愛學生,真誠對待家長,讓教育遠離銅臭味兒。
其三,用關愛赢得熱愛。家長為什麼會熱愛教師和學校?就是因為,家長從學校的管理與服務中,從教師的教育與交往中,深切感受到了學校和教師都是滿腔熱情地愛學生、時時處處為學生的。特别是對于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教師更應多一些關注,多一些關愛,多一些關照,做一個溫暖學生記憶的老師。
我希望每一所學校、每一位教師,不要等待,要真誠而熱情地伸出教育者溫暖的雙手,緊緊握住家長之手,滿懷信心地走好教育之旅、辦學之路。
話題2:“雙減”作業
目前社會各界都在積極關注“雙減”問題,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開展作業研究與管理,已成為當下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頭等大事。
——北京市育英學校黨委書記、校長:于會祥
“一題難稱百人心” 布置作業應分層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現在一般都是就近入學,因此班内學生之間的差異較大。教師在課堂上是面向全班幾十位學生進行“教授”,每個學生理解、掌握的情況是非常不一樣的。如果我們布置的作業一樣,那麼對不同的學生而言就很難發揮作業的診斷功能和挑戰功能。總之,“一題難稱百人心”,布置作業應分層。
如何進行分層作業布置呢?這裡提供幾種常見的形式。一是推薦作業。比如教師可以布置三個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其中的兩個問題完成;或者除布置統一必做的作業外,也可以推薦學有餘力的學生可做的作業。
二是合作作業。教師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布置作業,由小組長根據組内具體情況給小組成員安排相應的任務,小組合作完成。
三是商量式作業。這主要是針對不夠自覺的或者有特殊情況的學生。由教師提出作業要求及達成的目标,跟學生商量練習的數量、達标的途徑,允許學生因人而異,從各自的實際情況出發完成作業,以達到規定的要求。
我們倡導合理、合情地分層設計作業,布置作業,這就給不同的學生提供了選擇的空間,尊重了學生之間的差異。其實,分層布置作業也會進一步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
話題3:學校管理
系統觀念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重要範疇,是一種重要的哲學思維。從某種意義上說,系統觀念的本質是整體思考,也就是從整體性的角度來理解和處理問題。
——北京中學校長:夏青峰
四方面發力 運用系統觀念促進學校發展
中小學校長如何自覺地建立并運用系統觀念來促進學校發展?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去加強和提升。
第一,站得高一點。建立系統觀念,首先要看得到事物的全貌,要有對全局的思考能力。要“上接天線”,雖然身處基層一線,校長也要心懷“國之大者”。要“緊扣目标”。把學校辦好是手段,把學生培養好才是目的,手段和目的不能颠倒。校長要始終站在立德樹人這個高度去思考學校的發展,才能真正把握全局。
第二,看得遠一點。建立系統觀念,需要發展地看問題,需要有前瞻性眼光和動态思考的能力。要看見未來。這批孩子長大走向社會以後,世界将會是什麼樣子?未來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要看見可能。孩子們還是未成年人,校長不能機械、靜止地看待眼前的學生,一定要看見他們發展的可能性。兒童的另外一個名字就叫可能性。要着力在學生天賦所在的領域裡點亮一盞燈,鼓勵孩子朝這個方向去追求。同時,要不斷地創造條件,想方設法讓孩子們的可能性不斷地變為現實。
第三,想得全一點。校長在思考學校的課程改革時,一定要盡可能地想得周全一些,讓整體中的各個部分都能得到應有的發展。要關注個體的全面性。學生的發展,一定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關注群體的多樣性。我們需要為不同的孩子搭建不同的平台,開辟不同的路徑。
要關注生态的共生性。校長不能簡單地使用線性思維,在推進某項改革、開展某項活動時,一定要考慮到它所帶來的連鎖反應;要盡量運用正向反饋機制,促進生态的共生共榮。要關注系統的開放性。作為校長,必須要為學校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還要積極主動地争取外部資源為師生所用,讓學校能突破圍牆的界限,實現開放辦學。
第四,理得清一點。要多追問為什麼。要區分開問題的表象和問題背後的根本原因。要多建構思維框架。從某種角度上說,系統思維其實就是用框架來進行思考與表達。作為校長,要學會把系統中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間的聯系用簡化的框架建構起來。
助推本土教育理論創生 陪伴管理者專業成長
《中小學管理》2023年征訂開始啦
這期的“北京名校長聊教育”就到這了!是不是很精彩呢?以上内容摘編自《中小學管理》雜志,它也是小編所在的北京教育融媒體中心“融媒大家庭”中的一員!如果您想了解一所學校,就去這所學校看看;如果您想了解100所學校,就翻開《中小學管理》看看。這是怎樣一本超有顔值、超有内涵的期刊呢?
1987年,《中小學管理》在陶西平先生直接推動下創刊,目前發行已遍布全國,輻射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教育管理領域的領軍期刊。雜志始終恪守“助推本土教育理論創生,陪伴管理者專業成長”的價值追求,深深紮根教育一線,堅持以中小學領導者、管理者、培訓者、研究者為核心讀者群,聚焦學校管理實際問題,追蹤教育研究前沿理論,搭建理論與實踐之橋,發現教育與管理之美。
01 連續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目錄以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02 連續16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中小學學校管理》上全文轉載量居同類期刊之首
03 2016年10月被列入教育部《中小學圖書館館配期刊目錄》,成為中小學圖書館必備的20本教師類期刊之一
《中小學管理》為月刊
180元/12期/年
郵發代碼:82-372
開戶名:中小學管理雜志社
開戶行:工行北京德外支行
賬号:0200001309014441950
銀行行号:102100000136
以上校長排名不分先後
來源 | 《中小學管理》雜志
部分圖片 | 攝圖網
責編 | 李培 主編 | 張雪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