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商學院mba前50強?每經記者 夏冰2016年10月17日,英國《金融時報》全球高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Global Executive MBA,簡稱全球EMBA)排行榜揭曉,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世界商學院mba前50強?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每經記者 夏冰
2016年10月17日,英國《金融時報》全球高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Global Executive MBA,簡稱全球EMBA)排行榜揭曉。
作為中國本土商學院獨立創辦的EMBA項目,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以下簡稱交大安泰)EMBA項目排名第7位,連續兩年位列全球10強,系非合作項目亞洲第一。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複旦大學管理學院分别排名第13位、第40位。
作為一個新興國家的完全本土的商學院,交大安泰交出了在曆屆EMBA排名中取得的最佳成績,排名更是創造了曆史。連續四年FT全球排名的穩步提升的背後,《每日經濟新聞》将目光注意到了這家立足于本土、準确把握中國企業的發展脈搏,培養出一大批具有全球視野的中國企業家的商學院搖籃。
國際與本土結合培養中國式企業精英
10月12日,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交大安泰EMBA2009秋2班校友施永雷的企業作為主闆"零食第一股"在上交所鳴鑼上市。EMBA校友陳韋予開掘中國"共享經濟"金礦一角,創辦"凹凸租車";EMBA校友沈怡創立的"美人相機"APP,已完成1億元A輪融資。
"我創業最早的靈感是來自交大安泰EMBA的課堂。課程的主題思想是:未來整個社會供給是有限的,人的需求卻是不斷增長的,我們已經到了需要将現有閑置資産和資源整合起來再利用的共享經濟時代"。陳韋予分享她的創業初心。
施永雷表示,"互聯網的發展給企業經營創造了新的機遇。交大安泰的課程設置對他很有幫助。将實踐性課程與方法論結合,并運用到企業管理實踐中,令他在經營過程中少走許多彎路。國際課程也對我幫助很大,雖然國際課程時間較短,但是至少讓我們了解了國外商科教學的基本教學方法、環境,了解國外企業的經營思維,對我們日後企業國際化發展大有裨益"。
在互聯網 浪潮中,衆多安泰系畢業的學子在互聯網江湖嶄露頭角,其背後則是EMBA項目對交大創新創業基因的一脈相承。記者注意到,安泰EMBA學員中隻有17%供職于5000人以上企業,安泰的校友絕大部分是創新創業的中小企業的企業家,很多的學員進入安泰的時候公司規模比較小,通過學習提升能力,學員結合所學開展創新創業,已有一批企業上市,在業界樹立了極具影響力的品牌。這是安泰不同于其他EMBA的特色。
"中國EMBA教育為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及中國企業家自身能力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貢獻。"安泰EMBA項目主任任建标表示,國際化程度是中國EMBA項目與國際頂尖商學院的最大差距,一是國際化學員的比例,二是國際化研究的水平。随着中國經濟逐漸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中國商學院論文在國際上被接受的數量和選擇來中國商學院學習的外籍人士數量都在逐年增加。
管理教育 新興技術重塑商業教育
随着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全球技術競争、商業運作,以及新媒體的崛起和發展,正不斷将創新成果帶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商學院教育如何緊跟技術發展的腳步,如何用好創新的大環境,推動科學技術進一步發展,是所有院長和教授們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在近日召開的以"科技與管理"為主題2016年第六屆全球商學院院長論壇上,就深度探讨了科技的發展和管理教育之間相互影響。在這場亞太地區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商學院院長級盛會上,"科技發展正在重塑商業教育"、"中國商學院與"一帶一路"戰略沿線國家商學院的雙赢合作"和"國際商學院組織如何助力商業教育的發展"這些商業領域最前沿的問題被展開深入讨論。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周林表示,作為商學院,我們對于科技的進步體會很深,我們學員的創新創業項目與互聯網信息技術密切相關。未來,将會有更多關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領域的技術和創想湧現。因此,如何把握住技術進步的機遇,将管理教育和新興技術充分結合,并更新教育手段,是全球商學院都十分關切的話題。
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Edward Snyder教授從多個角度為全球化"正名"。現代經濟所倚重的是人力資本、互聯網,互動協作和技術平台,作為商業教育的從業者,商學院應當告訴學生們,當今世界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和矛盾,并非反對或阻撓全球化的理由,而隻是說明,經濟全球化的成果,需要我們掌握更多新技術,擁有更多新技能,才能真正握進手中。無論對青年學生還是商學院而言,科技和全球化,都是通向未來的成功之路。
法國HEC巴黎高等商學院院長Peter Todd教授分析科技進步帶來的挑戰:高等教育"去精英化"、公共投資減少、企業合作夥伴以及與商學院關系密切的傳媒業格局和需求發生改變……雖然未來依舊難以預測,但靈活多變、敢于試錯;深入探析"慕課"等新興在線平台背後的大數據和商業模式;設計制度,讓教授們在擁抱數字時代與傳統科研教學之間取得平衡;變"自上而下"安排一切的領導模式為"自下而上",彙聚新型人才,合理分配資源,将是未來商學院成功的關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