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小樓
倚劍聽雨樓
我剛寫精讀《唐詩三百首》的文章的時候,沒有想過順序,所以就按着《唐詩三百首》的編排順序來寫,寫得有些吃力。
《唐詩三百首》的編排順序是: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絕,七絕。
其中最難讀的就是五古跟七古,這兩部分裡有好多長篇,讀得我頭都大了。
照這樣寫下去,寫到《琵琶行》這樣的長篇時,我又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寫完一篇。
所以,我決定調整一下寫作順序,由易入難,先寫五絕七絕,再寫五律七律,最後再回到五古七古。
這樣的順序,一來我可以保證更新的速度,二來也符合學詩先易後難的學習規律。
那麼,我們就先跳到後面,讀五絕。
今天讀五絕的第一首,王維的《鹿柴》。
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
在一片空寂的山林中,偶然傳過來一聲人語,然而舉目張望,滿眼都是荊棘草木,看到不一個人影。人語在山林中沉寂,一縷落日的陽光穿過濃密的深林,照在潮濕的青苔之上。
這是一種極緻幽微的感官體驗。
這首詩,也回到了文學的本真——美。
而我們現在,似乎忘掉了這種美。我們更容易欣賞宏大的、喧鬧的美,對這種孤寂的、幽深的美已經因心靈的麻木而難以體驗。
老子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我們不應該太過放縱自己的感官,沉溺于聲色犬馬。
不然,我們以為自己獲得了許多,其實卻失去了對真正的美的體驗的能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