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缺氧的措施?中國水産頻道報道,魚類缺氧是指魚體内部組織、細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氣供應以維持其正常機能的狀态魚類缺氧最終會有兩個結果:即浮頭和窒息浮頭,就是養殖生産上常見的供氧不足緻以呼吸不暢的表現;窒息,即呼吸困難,則是缺氧時因呼吸困難而有可能危及生命的現象,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魚缺氧的措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國水産頻道報道,魚類缺氧是指魚體内部組織、細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氣供應以維持其正常機能的狀态。魚類缺氧最終會有兩個結果:即浮頭和窒息。浮頭,就是養殖生産上常見的供氧不足緻以呼吸不暢的表現;窒息,即呼吸困難,則是缺氧時因呼吸困難而有可能危及生命的現象。
無氧性缺氧:水中缺氧或水中欠缺一定量的氧氣,魚類缺氧多以此形式為主。當水中溶氧不足、氣壓過低時,即使魚的呼吸機能正常,體内組織細胞也無法獲得充足氧氣,而發生"無氧性" 缺氧。
生物缺氧: 水質變(惡)化伴随水中生物(物質)發生一系列變化而帶來的氧氣量減少,從而引起魚類呼吸不暢導緻缺氧浮頭。
組織(器官)缺氧:魚兒生理器官不适或魚體患病形成的機體器官組織氧氣欠缺。當魚體的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出現機能障礙時,雖然水中溶氧含量不低于魚的正常需要,也會出現生物缺氧、發生窒息現象。
池塘水中氧氣的來源:主要有水中浮遊植物光合作用、空氣中氧氣的溶解、機械增氧和水源的補給四個方面。其中浮遊植物光合作用産氧占70%以上,是氧氣的主要來源。
氧氣的消耗:由魚蝦的呼吸、水中微生物的呼吸、池搪底質耗氧、水中氧氣的逸出等四個形式,其中微生物耗氧約占70%,是氧氣的主要消耗形式。
既産氧又耗氧的物質:即浮遊植物,浮遊植物在白天是最大的氧生産者,而晚上卻是繼細菌之後的第二大氧消耗者。因此,池塘中浮遊植物的變化是引起池塘溶氧變化的主要原因。
魚類缺氧,可引起嚴重貧血、生長緩慢、背部體色變淡、下唇肥大并伸長等。當溶氧低于其最低限度時就會引起窒息死亡。
不同養殖種類、不同年齡及不同季節對池水溶氧的要求各不相同。青魚、草魚、鲢、鳙通常在水中溶氧低于1毫克/升時開始浮頭,當低于0.4毫克/升時就窒息死亡;鯉、鲫的窒息範圍為0.1-0.4毫克/升。缺氧浮頭多發生在夏季,通常野雜魚先浮頭,鯉、鲫開始浮頭時表明缺氧已相當嚴重。
夏季如遇連綿陰雨、大霧、光照條件差時,浮遊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弱,水中溶氧的補給量減少,而池中各種生物的呼吸和有機物的分解要消耗大量的氧造成溶氧不足。
炎夏晴天,特别是一些精養魚池,其水質濃肥,白天上下水層氧差很大,至午後,上層水的氧過飽和(産生氧盈),下層水嚴重缺氧(産生氧債)。由于上層水水溫高,其密度小,所以上下水層不易對流,傍晚以後,如遇雷陣雨、刮大風時表層水溫急劇下降産生密度流,使上下水層急劇對流,溶氧量較高的上層水迅速對流下沉,很快被下層水中的有機物耗盡,償還氧債,而上層水氧量又得不到大量補充,因而使整個池塘的溶氧量迅速下降,極易造成浮頭甚至泛池。
處理措施:增加換水次數,使水質的肥度下降;在晴天的中午可以開動增氧機,使上下水層的水對流,提高下層水中溶氧量。
淤泥較厚的魚池、冬天未清塘的魚池及放水淹草養魚的魚池都有較大氧債。這種魚池由于其中還原性物質較多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而使池塘中的溶解氧不充分。在氣溫較高時,底質中的還原性氣體有時形成氣泡逸出。這類池塘容易引起浮頭。
處理措施:在天氣晴朗時,向池塘潑灑生石灰水,以中和底質中的有機酸;開動增氧機,一方面增氧、另一方面使池水上下攪動從而使底層還原性物質得到氧化。
大量浮萍分布于水面,嚴重阻礙光線進入水體,使水中的浮遊植物光合作用大量減弱;同時大量浮萍也阻礙空氣中氧氣的溶入而引起浮頭。而浮萍太多又易造成魚缺氧浮頭時不易觀察。有人以為浮萍是綠色植物會進行光合作用産生氧氣,但浮萍也可能要産生一定的氧氣但大部分逸到空氣中去了。
如施用藥物不但殺滅了浮遊動物而且殺滅了浮遊植物,影響了氧氣的産生。因施藥,水中氧氣減少造成當天魚攝食減少,第二天早上可能産生缺氧浮頭。又如春季輪蟲或水蚤大量繁殖,他們大量濾食浮遊植物,使水轉清,而且浮遊動物的呼吸作用增強,溶氧遠遠不能滿足耗氧要求。
處理措施:及時消滅部分浮遊動物;計劃施藥時間,控制藥量,施藥後應加強巡塘。
該類浮頭多由爛鰓病引起。爛鰓病可以使魚體呼吸器官鰓發生病變,影響其正常呼吸而遊于水體上層。這類浮頭一年四季均有可能發生,無論是晴天還是陰雨天,魚類長期浮于表層,加注新水或開增氧機也不下沉。如病情嚴重再遇上天氣突變,往往造成大批死亡。
處理措施:對症用藥,如果是寄生蟲為主引起的,依據寄生蟲種類不同采用相應的殺蟲藥并結合内服抗菌藥;如果是細菌性的則采取内服抗菌藥,同時全池潑灑殺菌藥物,結合采取防止缺氧浮頭措施。
其主要原因是池水的氨、亞硝酸鹽和硫化氫等物質濃度過大造成魚類中毒,實行增氧措施也不見好轉。
處理措施:定期清除池底過多淤泥和腐殖質;合理投飼,及時清除殘餌;分不同情況潑灑生石灰水或用光合細菌等等改良水質;禁止污染水體再次進入魚池等方法。
水環境pH的改變,可以通過氫離子的滲透與吸收作用使水生動物血液産生相應的pH變化,從而破壞其輸氧功能。堿性過強會直接腐蝕鰓組織造成呼吸障礙而窒息。pH的變化尤其對水産動物的幼體有極其敏感的影響。
處理措施:調節水體水質使pH在6.5-8.0之間,養殖水體的總堿度應大于1毫摩爾/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