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手工刻和機器有什麼區别?筆者最近一段時間看到“文化”老師在講解印章的比對與鑒定時,心裡着實有一些話想要講就此機會小聊幾句,隻為分享經驗,不涉及版權與經濟問題,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印章手工刻和機器有什麼區别?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筆者最近一段時間看到“文化”老師在講解印章的比對與鑒定時,心裡着實有一些話想要講。就此機會小聊幾句,隻為分享經驗,不涉及版權與經濟問題。
自古以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将印章的防僞看作是一件非常安全有效的手段,可是到了現在,卻總是有那麼一群人認為“世上一切皆可造假”,似乎在他們的世界裡一切都是假的,隻怕就連他們自己所存在的時空都是假的,不“打假”會死一樣。本着誰質疑誰舉證的原則,我今天就來與大家聊一聊印章的制假有多難。
你有可能不是你父母的娃(了解下嵌合人),印章都不可能用兩個印章蓋出兩個一模一樣的印鑒來!
筆者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來談一下印章的制作。現代的印章雕刻,大約有幾種材質:鋼印、銅印、金屬印、膠印、塑印、光敏、石制等等材料繁多,不再一一列舉。
不過在上述印章中,又可分為三個大類和幾個小類。
1. 機雕類:
機雕類印章顧名思義,就是以機器作為雕刻手段,以電腦排版,逐行掃描雕刻,這樣的印章有一個共同點:底闆幹淨平整存有掃描雕刻痕迹,字迹、排版工整,類似打印,但是放大500到2000倍下,甚至不放大肉眼都可見逐行掃描痕迹,簽名印章亦是同理。此類印章被我們現代社會大量制作使用,因其制作便捷,雕刻快速、精準而受人們所青睐。
不過此類印章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在制作時,隻要掃描必會出現誤差,即便拿同一枚印章排版來制作,每一次制作都會存在不同的激光定位掃描痕迹。這與雕刻材質無關,但就現今工藝,筆者暫時還未了解到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而金屬與石質、甚至木質(木質是最容易變形的材料之一,木質細胞的失水與吸水,收納時的一不小心和磕碰都會造成變形,甚至溫度變化也會造成變形)。現今大量使用的是數控機床雕刻。雖然數控機床雕刻起來能夠很好地解決定位與精準的問題,但是依然存在着掃描雕刻的痕迹問題,這個問題幾乎是所有機雕印章現今都無法繞開的一個問題,因為都是需要電腦掃描,無論是逐行掃描,還是立體掃描,都離不開掃描雕刻這一步。除了手工雕刻,暫時無解。
當然,除去掃描誤差問題,還有一個問題非常重要,就算是同一個印章模闆用來制作,依然還是會存在不同之處。首先就是材料的問題,就算是同款材料,出産方不同,出産批次不同,激光定位找平不同,激光掃描誤差不同,甚至就連刀頭損耗,供電穩定,機器型号,機器磨損,甚至排版人的心情(抱歉提到這個問題,筆者當年就是排版。)等等問題所造成的原因,都會對印章雕刻所造成細微影響。
刀頭的下刀痕迹,就算在肉眼看來已經如同鏡面,但是數千倍,甚至上萬倍、數十萬、百萬倍的顯微鏡下,依然存在差異。
筆者曾經也經曆過,有人印章丢失,先在公安備案之後拿來了原來的印鑒資料,想要制作一枚同樣的印章,以便于合同的繼續使用。結果無一例外,無論怎麼制作出來的印章之前所留章之間依然存有差異,甚至筆者找到了當初制作印章時留案存檔的電子印版,出來依然是失敗的。印章“指紋”不同,磨損痕迹不同,雕刻出來的字間,依然存在差異,無奈那家公司隻能拿着舊印鑒與公安備案批文,在媒體登報作廢,重新啟用新制印章并加入全國防僞入庫編碼。
還有一類機雕為倒模類印章,例如現在流行的倒模印章和光敏印章。這類印章多用于财務報表和方便攜帶,如今已經成為批量化印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這類印章的缺點就更加明顯,因為此類印章多為壓制成型,整體來說筆觸較粗細節不足。光敏印章印油要求和蓋章環境要求較為苛刻,紙面必須平整光滑,如若不然就會出現一邊印油多一邊印油少的問題,壓重了印章還會損毀,出現漏油等情況。光敏印章極其脆弱,印油為專用印油,不可與其他油類混加,也不可以印于水上。筆者就曾經無數次見過不照說明使用而直接報廢的光敏印章。
此類印章的仿制印鑒,筆觸光滑,初看似打印,細看平面化失真,沒有真實印泥的立體感。說是低仿也不為過,一眼即能看出差别。
2. 手工雕刻:
手工印章雕刻,現已不再普及。但在筆者看來,這卻是一個最能“近乎以假亂真”的好方法。但請記住“近乎”而不是真的可以,狐狸再狡猾也鬥不過好獵手,奉勸各位,不必想着用此方法做違法亂紀之事,畢竟你所做的一切,都會留下痕迹可查,在2000倍的覆膜比對和折角比對之下,你所做過的任何一個操作,都逃不過計算機的眼晴。且此兩種對比方式也早已運用于司法鑒定。
印章的鑒定與印鑒比對:
1. 首先,筆者就來先講一下什麼叫覆膜比對。覆膜比對之前很多人都用過了,就是将兩個印鑒1:1掃描,其中拿得準的一個作為母版使用,另外一個作透明化處理,兩張圖片疊圖放大對比。這個方法成本較低,比對也方便,對于普通初步篩查足以說明問題。
2. 其次,折角掃描比對。此方法現如今大量運用于司法微觀鑒定所用,其準确率極高,但成本較高,費時費力。
衆所周知,每個人的DNA都是不同的,除非你是“同卵雙胞”能夠近似相同,但由于環境的影響,細胞質中的DNA,也就是存在于線粒體内的DNA,在數量上可能會存在一些差别。所以同卵雙胞胎或許并不是完全一緻的。
印章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折角比對,就是将大量的印章痕迹掃描入電腦,再将電腦上的印鑒痕迹自動切分成N個對角線,運用計算機的強大算法,與庫中樣本印章進行比對。計算機會自動生成一個比對近似值,這個值一般在2000倍以上放大比對中完成。此方法要求比較苛刻,要掃描足夠多的清晰印鑒作為母版,和對比子版本印鑒。當然,不夠清晰系統也會給出一個相似度近似值作為參考,此方法也多用于司法鑒定的指紋和DNA比對。
綜上所述,筆者總結的經驗:想要刻一枚一模一樣,能夠能過2000倍以上電子掃描比對的印章,必須做到幾點要求。首先,你必須要有大量原章印鑒作為參考;其次,必須要在高倍顯微鏡下進行雕刻,(此處首推2000倍以上光學顯微鏡);其三,刻刀必須與原章相同鋒利度與轉速;其四,必須有相同密度與軟硬度材質,不得有雜質;其五:雕刻下刀時間、下刀力度、呼吸、下刀位置必須高度同步,不然一刀下錯滿盤皆輸。數控機床雖然可以做到雕刻時機器的問題,但是又會因逐行掃描的問題而有所偏差。在上億個折角切線掃描點中,仿品越新越好區分,自然老化痕迹與化學腐蝕磨損一目了然。自有磨損區間值會自動出具,多點比對之下,真與仿一目了然。
不過筆者也不得不承認,手工老匠人的确技藝了得,但是再厲害也必然會有個極限。不要過分神化他們!
我見過手工将印底銑雕成像電腦一樣平整的,也見過刻出來極其相似的,但是真心想要做到比對之下一模一樣的,那就隻能基于現代科技來科幻一下,隻怕是要用到“納米物質重組技術”了。
3. 3D打印技術
言至此處有人就要說了,現在不是都有3D打印技術了嗎?像什麼3D打印關節置換,3D飛機零件等等,甚至還有人說到“納米機器人”技術等等。可筆者還是那句話——仿不了!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掃描技術。
3D打印技術,與筆者上邊講到的電腦機雕印章的原理一樣,都是需要電子排版或掃描刻版,精确到像素點上進行雕刻,但是這樣的雕刻同樣存在一個問題,就是雕刻的材料與雕刀等受外部不可控環境影響,都會存在不可控的細微差别,在無限放大折角比對中依舊會出現誤差。
筆者倒是非常期待此項技術能夠發展,從而更多的運用在中國的航天等精工領域,能夠更快的成熟起來,早日生産出中國第一台納米級别的光刻機,讓漂亮國再不能卡住中國芯片的脖子。也希望此技術能更好地服務于醫學,能夠解決更多病人的煩惱。
文終,再次感謝一下“文化”老師一直以來的指導,但注意最近似乎“狂犬病毒1450号”,大肆流行,此病毒會掏空人的大腦,請注意好個人防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