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社交,也就是基于視頻展開的實時社交,在當下異步社交”需求已經高度滿足的背景下,實時娛樂産業正在興起,而這也是視頻社交發展的良機。
讨論視頻社交還要從YouTube的創立說起:
2005 年初,26歲eBay工程師陳士駿離職創辦 YouTube。「You」代表社交,「Tube」代表視頻,這個名字揭示了創始人對它的初始定位:YouTube 要用視頻的方式來颠覆社交。但上線僅 3 個月,「視頻約會平台」的想法就被放棄了。陳士駿事後有一段這樣的反思:
“ 2005 年 5 月,我們很快放棄了交友和約會網站的方向。實際上,我到現在還都認為 YouTube 是一個獨特的網站。它沒有太多互動社交的元素,人們的社交圈子不在上面。也許你在 YouTube 上也會認識新朋友,但這通常是因為你就是喜歡他放到網站上面的内容,而不是因為你跟他是朋友。YouTube 上的一切社交都是以内容本身為核心的。”
今天的中國創業者們有另一種論調:社交軟件是有生命周期的,如今 00 後已經成年,他們會有自己的社交平台,而視頻是這些伴随網絡長大的年輕人的語言。一批新的創業者以「視頻社交」為名,再一次對社交巨頭發起了挑戰。
本文目錄
一、視頻社交的市場現狀
- 視頻社交的市場現狀
- 視頻社交的本質
- 視頻社交為什麼出現
- 視頻社交有什麼特點
- 視頻社交的用戶是誰
- 視頻社交還可能怎麼做
“視頻社交”通俗來講就是基于“視頻”的社交。視頻在這裡有兩層概念:一是指内容樣式,二是指技術形态。這個在下個章節在展開細說。我們先來彙總看當前市場圍繞視頻領域做“社交”的五個流派:
1. 直播
16-17年“千播大戰”之後,直播行業馬太效應凸顯。除了具備社交屬性之外,直播形态由傳統的秀場逐漸向細分垂直領域轉型,且通過“直播 ”不斷融合新場景,滿足新需求同時帶動了上下遊一系列産業的發展,也造就了「口紅一哥」李佳琦。
2. 視頻群聊
直播鼻祖Meerkat失敗後,下一個産品便是Houseparty,一時間風靡歐美。Houseparty模式更接近qq上的“讨論組”,可以随機拉好友開啟群聊。
另外一種模式主題聊天室,可以理解為語音房間的升級版。有房間和管理,用戶可以選擇圍觀、上麥、語音、視頻。
以上兩種模式都是直播形态下滿足【視頻陪伴】的心理需求。
3. 短視頻社區
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15秒UGC短視頻。陌陌升級「用視頻認識我」、騰訊重啟微視、微博推出故事……巨頭紛紛入場,短視頻已經成為一個産品的基建标配。
4. 随機匹配
韓國産品azar最先使用這個模式,随機匹配的兩個陌生人直接開啟視頻聊天。本地化之後的Tiki加入了送禮延時、美顔濾鏡、AR表情等功能。半年後被copy to world,icon同樣是猴子的monkey上線。之後陌陌也推出了随機匹配功能,soul推出臉基尼虛拟表情匹配。
5. 溝通工具派
簡言之就是類似微信的理念,做熟人的視頻溝通工具,代表如snapchat、多閃、DOV等。
這五個流派總結起來是目前市場上三類産品定位:内容社區,陌生社交,熟人工具。
視頻社交産品矩陣
二、視頻社交的本質“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隻夠愛一個人。”
從寫一封信要好幾個月寄到,到有了火車、汽車、飛機,再有電話、互聯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一直是從異步到同步的發展。
Snapchat 真的隻是隐私限時看,然後看過銷毀嗎?不是。其實它想表達的狀态是“我那時候的狀态”——喝醉酒的樣子,你看完就結束了,就不應該被保留下來了,于是它才會有時限的需求,比如局限在 10 秒之内。
按照這個理解,相對應的,視頻社交是表達“我現在的樣子”和“我想看你現在的樣子”。
因此,“視頻社交”的本質是一種“實時社交”。
三、視頻社交為什麼出現?技術背景:硬件與通信技術的數次變革改變着人們的溝通方式。
從信件、電報到有線電話,人類實現了跨距離的實時溝通。
BB機(尋呼機)的出現又解決了電話固定而人是移動的問題,被呼叫、然後回撥在某種程度上保證了一定的時效性。
移動電話的發明完全解決了随時随地實時溝通的時效性問題。
互聯網IM工具的發明,實現了多媒體和實時畫面傳輸。也産生了陌生人之間的社交。
智能手機和移動網絡的普及,使得視頻這種社交媒介有了具備普及的基礎要求。
目前的問題是受制于手機這樣的硬件設備,實時視頻在某些場景下是不方便不容易進行的。比如手機忘記帶了,比如在擁擠的地鐵上或會議室等。也許未來借助眼鏡、手表等可穿戴設備、加上全息投影等技術,可以實現随時随地可接通且為安全的狀态。
随着5G的來臨,傳輸更高速、資費更便宜、耗電發熱更低,會徹底改變即時通訊的“帶寬”,帶來高可靠超低延時的通訊體驗。這讓視頻這種社交媒介有了具備普及的基礎要求。也給超高清視頻和虛拟現實技術的應用鋪平了道路。
8K超高清視頻擁有更大的亮度動态範圍、更廣的色域範圍以及高度清晰等特征,高達7680×4320的分辨率像素和100°水平觀看的角度,能夠為觀衆展現更多視頻信息和真實感細節。5G技術的高速率、低延時,能讓用戶體驗8K視頻的高分辨率以及逼真的成像還原,帶給觀者近距離觀看的舒适感和沉浸式的臨場感覺。
現如今的社交方式還局限于雙方在不同的場景下進行溝通與交流,因為空間的不一緻,導緻雙方無法進行深入的互動。未來VR(虛拟現實)技術的應用使視頻社交進入場景化,增加用戶間的互動。而虛拟現實技術的實現需要依托高速的網速作為支撐。5G加持加持下的VR視頻通話會減少通信過程中的延遲和卡頓現象,極大的增強社交的實時性。雙方可以在不同的空間中進行互動,做相同的事情。相對于平面化的視頻,在最大程度上還原真實的三維立體場景。
Facebook近年收購的公司包括VR硬件、及雲遊戲平台等一些列動作,可以看出正在打造VR遊戲 社交王國。争奪年輕用戶,鞏固社交地位。圖為Facebook Horizon VR版社交平台,能虛拟實景分身,與他人建立社群。
社會背景:“異步社交”需求已經高度滿足,實時娛樂産業正在興起。
從微信、微博,到陌陌、快手,異步AIO消息已經幾乎是今天絕大多數社交或者社區類新創産品的标配,人們對這種“低壓力、無需立即回複”的模式已經司空見慣。
相反,優秀的“同步”社交産品反而是稀缺的。snapchat在北美高中生群體爆火,但國内的複制品卻遭遇水土不服。尚未成功不代表這種模式本身存在問題,需求一定是存在的。而長期的稀缺會不會已經累積了新的需求勢能呢?
這些年的年互聯網紅利主要集中在工具類和平台領域,解決的是“效率”的問題。現在,效率已經前所未有的提升,伴随AI技術的出現和應用,某些領域甚至有些效率過剩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消解孤獨、緩解焦慮、殺時間的娛樂類産品出現了爆發的态勢。
對年輕人來說,看一個産品,往往短期内更看重好玩,而非實用。從以往的單機遊戲到實時聯網手遊,從錄播到直播,從刷貼蓋樓到屏幕實時彈幕……王者榮耀、狼人殺、B站,這些産品的特點廣泛普适、碎片場景、在多人溝通中的實時娛樂化。
人們對“異步”已經膩了,對“同步”的需求正在增強,加之硬件和網絡基建越來越好。這就是未來視頻社交的機會點,直播的爆火已經是一次啟蒙。
實時社交體驗好壞的關鍵,就是看當下獲得的互動反饋數量和質量。是劃了無數卡片一個沒聊到,還是至少和一個妹子真正聊滿5分鐘?對于時間稀缺的上班族來說,碎片化的異步社交是能更好地适應。但是對時間大把的學生黨和下沉用戶群體來說,他們敢于嘗試更有壓力卻也更加刺激的實時同步社交。
四、視頻社交有什麼特點?内含“實時”這個基因,相對于微信、陌陌、微博、貼吧,這些壓力較低的“異步社交”,視頻社交有明顯的優劣勢:
優勢:
- 高度同步,互動性強,社交信号立刻能得到響應和回饋。
- 更加沉浸感,就和真實聊天一樣,體驗更親切自然。
- 更加豐富直觀的感官刺激,特别是連線帥哥美女時。
- 篩選出顔值自信用戶,視頻呈現“社交優勢”更直觀。
劣勢:
五、視頻社交的用戶是誰
- 社交壓力大。你的任何反饋都在對方眼裡。對于極度敏感、特别好“面子”的中國人來說,視頻社交的壓力可能與線下見面差不多。
- 無法碎片化。因是實時同步,無法做到一邊聊天一邊幹其他事情,必須沉浸其中。
- 容易太刺激。因為感官刺激更豐富,易出現暴露狂。
- 破冰很困難。異步社交有充足都時間去思考回複,突然面對面之後,很容易出現尬聊。
微信、微博、貼吧、陌陌、探探……,過去幾年是“異步社交”狂飙突進的幾年。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内心敏感、與人相處謹小慎,社交壓力已經很大。所以異步社交的模式降低了他們的社交成本,同時掩蓋了社交能力的不足,也更符合現代人碎片化的生活習慣。
那麼高壓力的同步社交會有機會嗎?這要從這部分新用戶的特點說起。
先看幾個典型場景:
01
你是廣西人,高中辍學來東莞4年了。
當年的同學很多都大學畢業在城市寫字樓裡上班。你喜歡的穿白襯衫的女生去了廣州讀大學,朋友圈發的照片都很好看。
這幾年你從橡膠廠到了塑料廠又到了玩具廠。一天工作12小時兩班倒沒社保沒醫保,加班費低得可憐,在機床從你早上站到晚上下班耳邊都是轟隆隆是機器聲音,除了下班後三三兩兩的啤酒局你也沒地方說話。
半夜下了班你坐在台階上,給伊對的“紅娘”和“相親對象”開始打賞,一百接一百,你開始講起學生時代時的故事,講你為了那個白襯衫女生在街頭單挑一群人…
02
沒人知道你為了考進一個這種類型的事業編付出了多少努力。剛來一個月你就明顯不适應。一方面,你融入不到在你身邊每天讨論婆媳關系和小孩上學的同事中去;另一方面,崗位職責之外雜七雜八的工作令你疲憊,你終于明白招聘啟事裡“完成領導交代的其他任務”的含義了。
白天你要和其他比你年長數歲的大哥大姐叔叔阿姨關在一個辦公室裡,他們的話題你完全插不上嘴;但在晚上,你十點半睡覺前會專門空出一個小時,點開 Soul 的臉基尼匹配,希望在面具的遮蓋下,遇到一個能陪你說話的同齡人。
03
你是一個“深二代”,去年被被爸媽送到美國來讀高中。爸媽是零幾年大學畢業來深圳定居的。你最有印象的是小時候你們家小區之前周圍都是土堆工地,你和小夥伴都在放學後跑遊戲廳一起打遊戲。
你最喜歡的顔色是綠色,所以今年生日爸爸送給你的禮物是這部墨綠色的蘋果手機。每天下午的課間時間你會用Monkey匹配女生聊天兒,然後和同學們比較誰匹配到的女生更漂亮。還揚言一定要約到哪個最漂亮的。其實你最喜歡昨天匹配到的那個隔壁學校的女生,因為她長得很像艾麗·範甯。
看看這些場景歸納一下會發現一個共同點:這些用戶都是年輕人。我們可以盡力去回想一下那些年我們的青春期,然後不難發現這些年輕用戶的特點大概可以概括為以下:
1.年輕用戶更多元
伴随着社會不可避免的階層分化,年輕人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分化。不同地域、不同階層家庭的孩子表現出巨大的不同,這在未來會是一個越發明顯的趨勢。有大都市初入職場的白領,有下沉市場中的廠工廠妹,有青春無處安放的在校學生…所以我們越來越難以做一個統一明确的畫像來描述年輕用戶或00後就是怎樣的。
2.年輕用戶時間更多
他們不會像我們那樣追求效率和結果,可能更加走心和興趣導向。所以“殺時間”是一個很重要的需求。這就好像我們今天約一個人出來,總是有着明确的目标性,否則就是“無效社交”,而他們不會,他們有大把的時間去浪費和消耗。在這裡不用說什麼“一寸光陰一寸金”,你下班之後還不是要打幾盤遊戲或者看幾集網綜?
3.年輕用戶的社交沖動更強
社交需求更旺盛,“嘴巴上”也會更大膽。因為他們以往的圈子比較單一狹窄,所以好奇心十足更願意嘗試新鮮事物,去看看不同的人和世界。而我們大多數人圈子已經定型,出現了社交倦怠,甯可宅着也不想太多社交。年輕人涉世未深沒吃過多少虧,所以相對而言戒備心更弱更能放得開;而我們的戒備心更足,社交中的神經敏感性更強。
六、視頻社交還可能怎麼做我們先梳理清楚與社交(我們也可以換一種說法如「關系」或「溝通」)相關的幾個維度:
- 媒介:圖文,語音,視頻
- 時間:同步,異步
- 類型:社區,社交,社群
- 關系:發現,建立,維護
- 定位:内容社區,陌生人社交,熟人IM工具
- 形态:上個章節列舉的具體産品形态
上文中已經提到“視頻”的兩層概念:一是指内容樣式,二是指技術形态。
什麼意思呢?
前者指的一種内容的展示樣式,含有名詞(n.)的含義。比如說你看這條視頻很搞笑。後者是指一種技術形态,含有動詞(v.)的含義,比如有人給我打視頻電話。前者對應的時間形态是異步、靜态的,對應的産品形态是内容社區,比如抖音。後者應的時間形态是實時、動态的,對應的産品形态是社交動作,比如tiki。
從内容樣式這個點延伸出來的産品類型是社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發現”和“關注”類的弱關系。比如你看到抖音上一個跳舞很好看的姑娘,你給她點贊,給她評論,關注她,跪舔她…不出意外是她看都不看你一眼。這是視頻内容社區定位下的異步化、中心化内涵的外在表現。
而從技術形态這個點延伸出來的産品類型,或許才真的可以稱為是社交 ,這個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可以是一種相對的“強關系”,我們通過一定的策略和玩法讓用戶相互建立關系,并且維護關系。
建立關系是從陌生人到好友的過程,狹義的講,這個環節才真正稱得上是陌生人社交,最好的産品形态是tiki那種随機匹配。維護關系是指成為好友甚者本身就是熟人之間溝通的工具,也就是視頻電話。
把視頻社交拆解後做一個整合,會發現和開始列出的社交維度可以一一對應。最終的産品形态也就是産品具體的功能導入。
設想一個産品,它的願景是希望整合以上推導出的3種形态:視頻電話、随機匹配、視頻内容流,對未來的社交工具做一個探索。
為了培養用戶打開APP快速發起視頻的習慣,首頁采用前置攝行頭和在線的人,這對應微信首頁的最近發微信的人。
以陌生人面具匹配和發現附近的人入手進行第一步冷啟動,期望可以像當年微信的搖一搖和附近的人那樣,完成初期用戶的集聚。
當然我們不希望它僅僅是個工具“用完即走”,延長用戶的停留時間,把發現視頻内容流作為異步消費的内容和場景。
它的努力方向是下一個QQ或者下一個微信,而不是下一個陌陌。
我們肯定會擔心即便人們喜歡用視頻社交,可是會不會就像陌陌、探探一樣,隻是當作“發現新關系”的工具?而一旦新關系穩固深化,又會轉移到qq、微信上?
之所以會這樣,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其溝通方式和功能(IM、圖文)和微信沒差别,從方便和集中的角度當然微信更好。但是視頻聊天是有不同的:
- 當下僅僅是需要一個人的實時陪伴,吐槽也好閑聊也罷就剛好遇到這個人而已,至于是誰并不重要,當下的需求滿足了,過期不候。所以通過視頻社交獲得的關系,沒必要轉到熟人平台。
- 視頻聊天工具一旦加了“美顔”,無疑女性用戶會更願意留下,因為微信的真實畫面沒法直視。在美顔的烘托下任何女生都會獲得男生的搭讪,這解決了部分女性在現實生活中無人問津的情況,滿足了虛榮心。
- 一般使用文字語音,更多是作為消除尴尬、試探性的緩沖。一旦雙方一上來已經使用了“最刺激”的溝通方式,再轉到微信用文字圖片這樣降緯的聊天,其實已經意義不大。
以上,就算加了微信、qq号也沒事,一來因為後兩者的視頻聊天體驗太差,二來這兩個産品目前都是越來越複雜,越來越重。如果做一個輕量化的視頻工具,用戶想要視頻了還是會回來。
視頻聊天成為主流,也許在我們心中幾乎不可想象,但是對于“互聯網原住民”的“Z世代”也許大有可為。對我們來說,使用免費、盜版幾乎是我們青春期最正常的體驗,所以今天很多内容要付費,真是有一點違和感。但是互聯網原住民的一代,版權意識、付費習慣就明顯要好很多。那麼,他們是否也更容易接受視頻聊天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呢?隻有新的生活方式的形成,才是最好的護城河。
結語和展望至此,文章已經接近尾聲。感謝閱讀!總結一下全文的内容和觀點如下:
最後想引用Tiki創始人吳永輝的一段話「Tiki創造的是一個用戶完全實時在線的場景,産品的重心在于實時而不在于視頻。用戶在Tiki上的行為邏輯分為兩個層面:首先是匹配聊天,之後才是共同遊戲,深化用戶的社交行為。」
歸根到底,“視頻社交”的本質一種“實時社交”。但反過來“實時社交”包含但不限于“視頻社交”或者陌生人社交。實時社交未來可能成為下一個QQ或者微信。未來實時社交可能會切入到更多的豐富的場景和人群當中去。它像是一個未來版本的電話,每個人可能會通過這種方式來進行通訊。
作者:曉吾:騰訊産品體驗設計師。公衆号:曉吾設計。前創新工場、新浪微博交互設計師。擅長娛樂社交、創新類産品設計。從用戶思維審視設計,用産品視角思考體驗。
本文由 @曉吾設計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