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媽咪
孩子都是可愛的小天使,可有時候,他們也會成為飚着髒話的“小惡魔”。
前幾天,表姐家的優優來家裡,一起與福林玩兒。
本來倆人在旁邊玩兒得挺和睦的,隻是因為一輛玩具車,畫面就變了,開始“掐架”了。
優優拽着車頭,福林扯着車尾,倆人嘴裡還念念叨叨的各抒己見,對玩具車都是誓不罷休的模樣。
見慣了小孩子争奪東西的我,沒太去關注他倆的戰争,直到傳來一聲:
“你滾吧!”
意識到情況不妙的我,決定開始幹涉這場“戰争”。
“剛才是誰說了一句‘你滾吧’?”
問了三遍,倆人都在沉默,終于在第四遍的時候,福林看看優優,又看看我,開始解釋事情的經過。
“是哥哥先說的,然後我學哥哥說的。”
“我也是學我幼兒園裡的小夥伴那樣說的。那個小夥伴在跟其他小朋友争東西的時候,隻要一說‘你滾開’,其他小朋友就會害怕,然後,東西就是他的了。”
我喜見孩子這樣的天真單純,卻不得不感慨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福林從優優那些學到這樣的話,而優優是從幼兒園的小朋友那裡聽到的,那小夥伴又是從那裡聽到的?
或許也是從其他幼兒園的小朋友那裡,也可能是從大街上的人群中偶爾聽得,也可能是從家裡人的口無遮攔的對話中聽到的。
不管孩子是通過哪種方式聽到的,面對孩子說髒話的時候,我們該是強行打壓還是置之不理?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話用來解答這個問題是再好不過的了。
别看孩子說髒話隻是一時興起,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孩子的錯誤行為沒有被糾正,才讓孩子變成了人們眼中的“熊孩子”。
對于如何糾正孩子的說髒話,我們完全是能從日常生活中來糾正孩子的。
先要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具體情況。
在溝通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知道孩子是怎麼學會那句髒話的,又是在什麼樣的狀态下說出來。
優優和兒子說髒話的情況,我也是在仔細詢問中才了解得到的。
而在這個過程中,爸爸媽媽最需要的就是平靜的情緒,畢竟太激動的情緒會吓到孩子,收獲的效果也是甚微的。
了解到情況,接下來就需要我們來解釋這樣的行為。
“優優是覺得如果自己像那個小朋友那樣,就能得到玩具,是這樣的嗎?”
“是。”
“可現在來看,你的認為也有錯誤喲,因為事實上,弟弟沒有害怕,甚至還反駁了你,知道是為什麼嘛?”
“因為我們都知道人隻能是走着出去的,怎麼能用所以‘滾’字呢,這是不尊重人的,所以,對方才會生氣的反駁。”
“怪不得,我們班裡的那個小朋友,有時候也會被别人說‘你才是’!”
“媽媽,我就是聽見哥哥說我,覺得很生氣,這才用他的話來說他的!”
簡單的對孩子們說的髒話進行了解釋,孩子們也就能那些髒話的“含義”,在理解的基礎上去就糾正,往往會更容易讓孩子們接受。
解釋完還是不夠的,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要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并能在以後的生活學習工作中少出現,甚至是沒有這樣的爆髒話的習慣。
在解釋完“滾”字所代表的含義後,我開始詢問倆孩子的意見。
“現在,你們知道這個‘滾’字就代表不尊重人了,那以後你們也希望别人這樣反駁你們嗎?”
“不希望。”
“哥哥不那樣說我,我就不會那樣說他。”
“這當然是好的,可是在面對别人語言攻擊的時候,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才是最棒的。”
“你們不想成為最棒的人嗎?”
“為了成為最棒的人,我決定不學哥哥說話,把車給哥哥玩兒。”
“很好,能控制好情緒,還能與小夥伴分享玩具,這就是最棒的人。”
“我也要成為‘最棒的人’,那玩具我也給弟弟玩兒,我還要給弟弟道歉。”
看着倆人能握手言和,我也明白孩子們是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并且在努力改正的過程中。
說到孩子們說髒話的問題,我們也該反思我們自己,生活中的我們是不是也有情緒失控,爆粗口的習慣?
環境影響人,說得很有道理,孩子們會爆髒話,很有可能就是受我們的影響。
為了給孩子們起到榜樣的作用,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那樣才不會因為自己的壞習慣而影響孩子習慣的養成。
每個孩子都有犯錯的時候,不要認為小的錯誤就可以被忽視,往往忽視掉的就是最容易傷害孩子的。
及時糾正孩子們的錯誤行為,給孩子們樹立正确的榜樣,讓孩子們有一個正确的認知,這是每個爸爸媽媽都應該做到的。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